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信社贷风险管理从四级分类到五级分的转变,是提高自身信贷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的内在要求。但推行贷款分类过程中发现的许多问题仍令人深思,这也充分说明只有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好文章,切实实现信贷管理模式从“形似”到“神似”转变,才能把农信社真正打造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2.
“从2006年开始,农村信用社将用一年的时间,由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一逾两呆’贷款分类全面过渡到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五级分类。”在日前全国合作金融监管暨改革工作会议上,银监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的时间表,随即全国合作金融系统按照统一部署紧锣密鼓、全力推进贷款五级分类。五级分类重要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它不但成为今年各项工作焦点中的焦点,而且也是深化农信社改革的重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17日,银监会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正式成立。同日,由领导小组组长唐双宁副主席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标志着2006年农信社全面推进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4.
2006年,全国各级合作金融监管部门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根据银监会统一部署,圆满完成了全国21300家法人机构的26268亿元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标志着银监会提出的“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由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贷款四级分类向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贷款五级分类过渡”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按照银监会对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部署,目前,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已经进入到收尾阶段。全国农信社五级分类工作的整体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经验和成果?还有哪些方面需完善、整改?本期“焦点”对此进行了评述分析方案解读和经验盘点,以期展示全国农信社积极推进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概貌,并以此进一步推动五级分类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施贷款五级分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贷款五级分类作为一种先进的贷款管理方法,能客观准确地反映信用社的贷款质量。农信社在做好人员培训的基础上,应不断探索,切实提高贷款五级分类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增强农信社员工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工作责任心——五级分类的前提首先,要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位员工充分认识到贷歉五级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工作责任心。其次,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县级联社有关人员的贷款五级分类的业务理解能力和分  相似文献   

8.
2006年,全国各级合作金融监管部门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根据银监会统一部署,圆满完成了全国21300家法人机构的26268亿元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标志着银监会提出的“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由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贷款四级分类向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贷款五级分类过渡”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实施以贷款风险管理为主的贷款五级分类,是我国金融企业信贷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化解金融风险、加快与国际接轨、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举措。农信社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有利于客观反映贷款质量、准确预测信贷风险,有利于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监管。但从实际工作来看,由于存在地区性差异、观念上差异,农信社在实施贷款五级分类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阻力,难以客观地反映资产质量,如何全面、真实、动态地反映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已经成为农信社亟待研究的课题。按照银监会的总体安排,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时间为2003年四季度;第二阶段为试点阶段,时间为2004年;第三阶段是全面推行阶段,时间为2005年。为配合银监会关于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工作的总体安排,本刊对部分试点单位或试点单位的监督、管理部门有关人士进行了走访调查,并推出“农信社如何实行贷款五级分类”专题,供各地农信社在开展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中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10.
1996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推行信贷质量五级分类法。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各行全面施行五级分类,并与一逾两呆法并轨运行。本文就近年来尤其是2002年商业银行实行五级分类以来在贷款风险判定及质量分类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入手,剖析这一分类方法对监管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各商业银行已于2002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部分商业银行在具体分类的实践中,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尚不能抓住五级分类的核心定义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和合理的分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五级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大打折扣。本文拟就贷款五级分类实施中的难点及对策与大家共同探讨。贷款五级分类的难点(一)贷款分类不够细化,精确量化信用风险难目前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体系,只是套用了监管当局(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五级分类,贷款分类制度中只有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个等级,或者是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2.
贷款五级分类法是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贷款占用形态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类型。农村信用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有利于真实、准确地反映贷款质量,及时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促进业务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大部分农信社对农户贷款普遍采用了按季结患、收息方式。实行五级分类后,农户贷款按季结息方式存在的弊端愈益凸现。人民银行颁布的《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第二十条明确规定,“短期贷款按季结息的,每季度末的二十日为结息日;按月结息的,每月的二十日为结息日。具体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银监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指引》明确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作为改革的重要步骤,农村信用社要在一年的时间内实现贷款分类方式的转变,亦即进行一场信贷管理方式的革命。早在2002年,五级分类就已在全国银行业机构全面实行。此后,农村信用社的部分机构进行了贷款五级分类的试点。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滁州市市郊信用联社牢固树立审慎经营,风险为本的信贷管理理念,为真实、全面、动态地揭示信贷资产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扎实有效开展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他们将全辖信用社分成5个片,分片选择信贷管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点击贷款五级分类(五) 五级分类实施中的现实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级分类在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通过对所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五级分类工作的考察分析,笔者认为,以下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并应在今后的分类工作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农信社贷款管理从2006年4季度开始,由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贷款四级分类向以风险管理为主的贷款五级分类过渡,贷款管理实行双轨运行。今年是贷款管理双轨运行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全面、真实、动态、有效地开展好贷款风险分类,不但能全面真实动态反映农信社各期信贷资金占用形态、规模、质量以及迁徙、风险度、拨备等情况,而且也能保障农信社监管评级的质量,与国际金融界信贷风险分类管理标准及监管语言接轨。  相似文献   

18.
农信社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回顾试点工作稳妥扎实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共有十七个省市的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开展了五级分类试点工作,进行五级分类的县级机构达到144个,占十七省市所辖县市机构(1478个)的9.74%,占全国县市机构(2460个)的  相似文献   

19.
近日,根据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五级分类工作进展情况,为进一步做好下一阶段五级分类及监管工作,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五级分类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对各地监管部门如何进一步做好农信社五级分类监管工作进行了如下部署: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各级合作金融监管部门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根据银监会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加强协作,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国21300家法人机构的26268亿元贷款五级分类工作,实现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由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贷款四级分类向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贷款五级分类过渡”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