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现象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苏联东欧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曾面临资本外逃的巨大冲击.同样,经历体制转轨的中国也出现了资本外逃的问题,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此背景下,青年金融学家、湖南大学教授杨胜刚等数位学者在围绕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开放条件下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并隆重推出了当代中国资本外逃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资本外逃及中国的对策>(以下简称<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资本外逃的测算与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外逃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催化剂与蔓延的助动器 ,对一国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通过介绍资本外逃及其测算模型 ,运用间接法对我国资本外逃进行估算 ,结果显示中国存在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在详细分析中国资本外逃的产生原因之后 ,具体提出了一些相关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梅 《西南金融》2003,(7):26-28
中国目前有大量的资本外逃。随着资本外逃的规模加大,速度加快,其对经济生活乃至政治形态的影响也就愈大。本简要分析了中国资本外逃的原因、方式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的资本外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日益严重的资本外逃问题已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资产组合理论和角度看,追逐利益,避免风险是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成因,资本外逃削弱了中国国内建设的物质基础,影响了中国观经济的稳定,严重的资本外逃还会引发金融危机,降低国家的信用等级。防范和控制资本外逃问题应在法律上明确对私营企业的产权保护,加强反腐力度,加大对走私贩私等速法行为的打击。同时应加强和完善对金融资本账户的管制,创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建立统一高效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5.
王东纬  马培沛  颖青 《时代金融》2012,(12):247-248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吸收了大量外商投资的同时,也面临着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大量的资本外逃对国内经济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本文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设置对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策法规上提出了一些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资本外逃决定因素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分析与资本外逃相关的时间序列开始,依据现代动态计量学的理论方法,构建了一个关于资本外逃与其决定因素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得出资本外逃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系数和短期变动的最差修正模型(ECM)。结果表明:驱动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经济因素为财政赤字增加、政治金融风险和汇率高估,内外资差别待遇是产生资本外逃的重要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本外逃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本外逃曾是20世纪80年代拉美发展中国爆发国际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现在中国的资本外逃也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序,造成资本外逃的原因,既是一般性的规避风险,投机牟利的因素,也有我国特殊的因素,包括国内金融市场市不发达,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等。  相似文献   

8.
王东纬  马培沛  颖青 《云南金融》2012,(4X):247-248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吸收了大量外商投资的同时,也面临着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大量的资本外逃对国内经济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本文按照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设置对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途径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策法规上提出了一些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9.
《保险产品创新》盛和泰著定价:48.00元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多年来一直从事保险业务和产品开发实践,是金融保险领域颇有造诣的青年博士。他依据自己的保险产品开发与创新实践,对保险产品创新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资本外逃——国际趋势与中国问题》杨海珍著定价:25.00元本书作者杨海珍教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项目“资本外逃理论研究与中国资本外逃问题”,并在“资本外逃”的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她通过建立一个博弈论框架模型,分析了“资本外逃”发生的原因和存在制度缺陷的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案…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继续吸引大量外资流人的同时,资本外逃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资本外逃作为一种不正常的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安全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同时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在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及时研究中国资本外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