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金丽 《中国经贸》2013,(10):59-60
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全局性问题。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也是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第一大国,“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河南省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中原经济区规划的核心地区,特别是当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两不三新”发展路子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后,河南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再次被社会关注。结合2072年深入粮食行业的实地调研,本文阐述了当前粮食行业经营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旨在深化粮食企业经营体制改革,实现粮食安全及粮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实现粮食供需平衡,满足粮食消费需求,始终是各级政府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头等大事。近十几年来,山西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中心,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大力发展节水旱作农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重粮兴粮,促进了粮食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省粮食供求关系得到明显改  相似文献   

3.
朱镕基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中,用了一大段文字讲粮食问题。他指出:"对于我们这个有12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在目前粮食总量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形势下,尤其不能忽视和放松农业。今年粮食较大幅度减产的情况再次提醒我们,我国农业的基础还很脆弱,抗灾能力不强。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确保粮食安全。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减缓,中西部一些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这种情况不改变,农民的积极性势必受到严重损害,农业这个基础就有动摇的危险,不仅会影响农业和农  相似文献   

4.
粮食部门是重要的涉农部门,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眼务“三农”。“十五”期闻,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十一五”期间,粮食部门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调控监管,发展现代粮食流通。引导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但是也存在一定问题。当前粮食生产的基础并不稳固,粮食市场基本上是由强大的国有粮食部门所垄断的市场结构,粮食直补未能协调好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中国粮食市场存在“政策型”波动现象,粮食市场风险还将进一步扩大。所以我国应该加强粮食生产的基础,培育中间大商业组织,综合协调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建立目标并联的、“二元”稳定的粮食政策结构,鼓励粮食期货市场发展,利用粮食期货市场解决订单农业发展的风险等。  相似文献   

6.
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处理不好会出乱子。几年来粮食生产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意见,笔者作了一些调查,现根据调查情况及掌握资料谈谈几点看法。一、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各国发展农业的根本政策。世界各国为加速发展本国农业,在不同形式、不同程度上都分别制定了发展粮食的政策。美国在1933年制定了《农业调整法》,1959年颁发了“粮食用于和平计划”;日本公布了1975—1985《农产品需要与生产的长期计划》;法国在1962—1965年间制订了《农业法》;英国1967年也修订了《农业法》;此外,德国制定了《农业指导法》,苏联也制订了《食品发展纲要》等一系列政策。英国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采用了农业计划政策  相似文献   

7.
陈加元 《浙江经济》1997,(11):44-47
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全党要继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农业的首要问题是粮食问题。这几年,一方面粮食连年丰收,为整个宏观经济成功的“软着陆”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粮食购销价格倒挂,经营十分困难,给财政、金融和粮食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亏损压力。认识新变化,分析新矛盾,采取新对策,进一步实行粮食工作的战略性转变,这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宏观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贯  相似文献   

8.
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把粮食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好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对于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河南作为我国悠久而传统的农业大省,始终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农产品主产区。新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河南要构建多元农业发展格局,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拓展农业功能。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今年作出了粮食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的重大决策,明确规定“一取消两放开”的粮食购销政策,这对各地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无疑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但如何应对粮食放开后的新变化,大田种植结构到底怎么调,干部群众对此有何想法,这是各地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诸暨市为此近日组织对该市十多个镇乡和农业、粮食等部门作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甘肃粮食生产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安全生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战略问题。本文通过对解放以来甘肃粮食生产的周期性变化分析得到:甘肃粮食生产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现在正处于第四个增长通道之中;应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灾害发生、劳动力投入及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提出未来甘肃粮食生产必须“立足于省内粮食生产总量平衡,以粮食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化生产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粮食单产的有效提高为目标,增强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一、重视和支持中西部发展是我国新时期工业化战略的客观需要 从“九五”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以重化工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新时期。我国新时期工业化战略是:从国情和国力出发,切实加强农业基础,保证粮食、棉花等重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扶  相似文献   

13.
<正> 粮食购销“双轨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双轨制”是目前我国粮食购销形式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收获     
言堂 《东北之窗》2011,(19):6-6
眼下的东北,正是深秋时节,也是收获季节。地处亚洲唯一黑土带的东北地区是中国的战略“粮仓”,关系着中国的粮食安全。粮食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核心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中国粮食安全是一个长期问题,稳定粮食生产是一项长期任务。而从东北三省一区传出的消息,无疑让中国吃了颗定心丸: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为政之要,首在足食”。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不足10%,而人口却占世界的22%。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主要农产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粮食是卖方市场,农民习惯于凭经验种植,种植什么,粮食企业就收什么,卖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消费什么,农业生产力提高缓慢,粮食供不应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日益增强,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粮食出现了买方市场,总量供大于求,出现了农民卖粮难、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然而,在粮食总量过剩的情况下,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一些优质粮油还供不应求。因此,调整粮食种植结构,逐步实现粮油品种、品质优化,是实现农…  相似文献   

17.
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重大基础性战略任务。7月16日,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启动签约仪式,由4部门组成的国家丰产工程联合管  相似文献   

18.
叶世隆  张伟 《特区经济》2014,(5):136-138
独立以来,作为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的印度,历届政府都极其关注粮食问题,从尼赫鲁政府的土地改革到后来的绿色革命等,印度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增加粮食产量,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一个最显著的成果是到20世界70年代末,印度在低水平上实现了粮食自给。粮食是农业的基础,粮食可持续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印度独立以来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分析其成败得失,不仅对印度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有现实的借鉴意义,也可丰富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过去一度辉煌的柴达木绿洲农业,曾源源个断地生产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一代柴达木人引以为豪。而如今生产出的粮食却成了滞销商品,这使人们不禁要问:“柴达木的粮食究竟住哪上销?”(一)过去柴达木地区年生产出的数千万公斤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出境外,供应省内外市场。进入九十年代,柴达木的绿洲农儿也经过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个痛楚的转变过程,粮食销售难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但足粮食放什经营,仍由多种渠道销售出去,亦可解决燃眉之急,粮食销售难的问题不1分突出。然叩1”6年以后,由于海西州不断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加之农业…  相似文献   

20.
粮食在存量的有无角度可能是政治产品、战略产品、国家安全产品、社会产品,但就增量或者边际变化而言,它只不过是普通商品而已,普通到就像街头随处可购的冰淇淋一样。粮食的边际变化并不会影响“公共安全”、“国家安全”以及“社会安全”,用不着政府费大力气进行干预。而事实上的粮食问题,正是边际问题,亦不过是如同于“冰淇淋”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