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坏帐准备金●计●提●要●点□余德新笔者在从事会计辅导和审计活动中,发现一些财会人员对计提坏帐准备金帐务处理比较生疏,经常出现差错。有的在年终结帐前简单地按年末应收帐款余额乘以相应比率所得结果计入“管理费用”和“坏帐准备”帐户,而忽略了“坏帐准备”帐户...  相似文献   

2.
蔡晓燕 《上海会计》2000,(12):61-63
新财会制度对坏帐损失的核算与管理作了较大幅度的改革 ,规定企业可以按应收帐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坏帐准备金。坏帐准备在会计报表中作为应收帐款的备抵项目列示。经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 ,已提坏帐准备的 ,应当冲销坏帐准备 ;未提坏帐准备的 ,应当作为坏帐损失 ,计入当期损益。这一改革 ,使会计的“谨慎性”、“配比性”、“权责发生制”等原则得到进一步体现。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一、核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1 直接转销与备抵法不统一。坏帐损失的核算方法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种。新的准则规定直接转销法和…  相似文献   

3.
孟屹 《中国工会财会》2001,(9):31-31,30
新《工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以来,对加强管理和核算日常财务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感到有些不足之处。现就以下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建议在资产类科目中增设“坏帐准备”科目   事业单位应收帐款中,难免有些帐款收不回来,造成事业单位的损失。这些无法收回的帐款称为坏帐,也就是坏帐损失。它在处理上有两种会计核算方法,一是直接核销法,二是备抵法。直接核销法是指实际发生坏帐时,将实际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同时核销该笔应收帐款。备抵法是指按期估计坏帐损失,计提“坏帐准备”,当某一应收帐款全部或部分被…  相似文献   

4.
论“坏帐损失”的处理——读“资本主义财务会计”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会计实务中,应收帐款中总有一部分因各种原因不能收回,称为坏帐。应收帐款成为坏帐而造成的损失,称为坏帐损失。 现行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坏帐损失必须按规定报批同意后,注销“应收销货款”,在“企业管理费——坏帐损失”中列支。 这种做法,相当于资本主义财务会计中的坏帐损失的直接摊销法,即坏帐损失在发生坏帐时才确认。只是在帐户处理上,我们将坏帐损失转入企业管理费,在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也应提取坏帐准备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杨凯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收帐款”可以计提坏帐准备。而对于“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却没有如此规定。笔者认为“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也应计提坏帐准备。从理论上讲,计提坏帐准备是因...  相似文献   

6.
刘明娟 《新金融》2004,(10):9-10
从广为人知的垂直化、扁平化管理,到近期的数据大集中工作,组织架构再造正在中国的各家商业银行内部悄然酝酿和稳步实施。组织架构再造,不仅是中国银行界管理理念和管理流程的再造,更是中国银行界摆脱“官气”、向真正商业银行转变的变革。本刊记者就此话题专访了毕博大中华区副总裁施能自先生,对组织架构再造中的各种疑难问题一一求解。  相似文献   

7.
银行家     
经济萧条企业利润大减 韩国银行首季利润猛跌 韩国金融监督机构5月18日表示,由于信用卡坏帐和经济萧条导致的企业利润大减,韩国银行业绩在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出现97.4%的下跌。 韩国金融监督院表示,韩国14家商业银行和5家政府投资银行的净利润在首季仅465亿韩元(387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则有1.7万亿韩元。韩国金融监督院认为,银行业绩下跌是由于处理坏帐的开支越来越大。 韩国媒体也报道说,去年一度迅速增长的信用卡公司却创下大规模赤字,再加上韩国SK全球公司假帐案导致银行界的坏帐处理开支增加,整个金融界的赤字达到4486亿韩元,自2002年来首次出现财务赤字。  相似文献   

8.
“坏帐损失”核算亟待规范高志刚我们在审计中发现,一些企业在处理坏帐损失时过于草率,核销手续不完备,且核算不规范。个别企业把收回已核销的坏帐,挂在往来帐,或不入帐而置于“小金库”等。对此,笔者认为,应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关于坏帐损失的规定,严格坏帐核销...  相似文献   

9.
“将资本投入银行就像一桶啤酒给了一个醉鬼。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是你却无法知道他烂醉如泥之后会撞向哪堵墙。”(澳)克里斯·马滕著的《银行资本管理——资本配置和绩效测评》开首这一辛辣的讽刺反映了银行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无助,对于目前中国的银行界尤其具有警世作用。 2004年,是中国银行业进入改革攻坚的关键年头。长期以来,我国银行  相似文献   

10.
在银行界,乃至金融界,张在荣以其才气、睿智、志向、拼搏和业绩令人侧目。他,是银行界的“黑马”,是国际金融界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新星。  相似文献   

11.
坏帐准备金不能计提应收票据刘慧民在企业审计中,发现有个别单位按应收票据余额的3—ski计提坏帐准备金。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7条规定“应收帐款可以计提坏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在会计报表中作为应收帐款的备抵项目列示。”应收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  相似文献   

12.
计提坏帐准备的帐务处理□员鸿琬商惠民会计制度规定,对采用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提取坏帐准备的企业,首次计提的帐务处理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但以后年度计提坏帐准备时,按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比例计算的应提取坏帐准备数额,反映什么内容,与“坏帐准备”帐户有什么关...  相似文献   

13.
一、燃气行业应收帐款管理的现状 由于我国燃气行业大都采用先用气,后收费的收费方式,造成普遍存在应收账款的现象,加之,一些燃气企业对应收帐款的管理只限于数量方面,而对其帐龄、应收帐款成本、客户信用等级等资料不作分析,使得帐龄超过3、4年的应收帐款大有所在。而在其它国家,早就作为坏帐处理的应收帐款,在我国的一些企业却一直是放在“应收帐款”项目下而不在“坏帐”项目下,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14.
一、正确界定坏帐损失的内涵,确认坏帐损失1.现行制度对坏帐损失的界定。《企业财务通则》第三章第十三条:“坏帐损失是指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或者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由此不难理解:第一,坏帐损失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损失;第二,应收帐款只有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才能确认为坏帐损失。《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第三章第十九条明确了两点:一是企业可以采用备抵法核算坏帐损失;二是采用备抵法提取坏帐准备时,按照年末应收帐款余额…  相似文献   

15.
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其存款利息支出,贷款的坏帐损失和一般管理费用等,构成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现代商业银行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除了要积极扩大收入来源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加强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以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按照“成本效益”分析原理,商业银行对成本管理已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事中的成本核算、  相似文献   

16.
新颁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收帐款”可以计提坏帐准备金,而对于“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没有如此规定,笔者认为,“预付帐款”、“其他应收款”从理论上讲,可属于广义的“应收帐款”范畴;实际上也会有呆帐和坏帐的情况,如甲单位把贷款预付给乙单位,乙单位不按合同把货物发给甲方,甚  相似文献   

17.
几千年来,中国人的问候语最常用的是“吃(饭)了吗”,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又都有自己的“行话”,大学校园里两个研究生一碰面,喜欢问对方:“出了吗”,意思是导师出国或者出书了没有。2005年两个不同银行的员工一见面,你猜他们会问什么,“经济了吗”?其意是你们银行实行经济资本管理了没有。如果你从事银行工作还听不懂,那请赶快补上这一课,经济资本管理是当前银行界最为流行的词汇之一,它正深刻地改变着各家银行的组织生态。经济资本管理是个什么玩意什么是经济资本管理?这是一个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的概念,但一般说来,经济资本管理是一种风…  相似文献   

18.
张璐 《上海会计》1996,(6):37-38
中美坏帐处理的比较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张璐对坏帐的处理,各国会计界都比较重视,因而各具特色。在此,仅就在国外会计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会计对坏帐的处理与我国的处理进行比较。一、坏帐确认之比较在我国,坏帐及坏帐损失是指:“已发生的应收帐款由于债务单位撤销,依...  相似文献   

19.
刘洁 《证券市场导报》2008,(10):52-58,64
20世纪80年代,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一系列以提升经济效率为目标的改革,不仅没有形成类似日本的“泡沫经济”,相反大大地提升了英国无论是产业还是金融业的竞争力,成功地复兴了石油危机以来目益下滑的英国经济,更重要的是维护了伦敦老牌国际金融中心的世界地位,为20世纪90年代后英国经济超越西欧各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也处于流动性过剩的状态,英国的经验值得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组成部分的银行业,若产生风险,就会影响社会经济结构的理性发展,其危机甚至可能动摇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尤其是经济日益全球化,金融日益国际化的今天,一国的金融危机将直接波及地国。目前,我国银行进口远期信用证业务项下垫款严重,由于该业务的周期较长,受惯性作用,银行此类垫款日益膨胀,国家外汇流失严重,银行大量的呆帐、坏帐,形成量的积累便是金融危机的隐患。因此,银行界与国有企业应本着对国有资产的安全有效运用负责的态度,共同抵御风险,使我国的经济在转轨时期健康有序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