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岸银行业务是国际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的产物和重要内容,我入WTO。银行业正逐步对外完全开放,由于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有助于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接轨。恢复并发展我国离岸金融业务已成为银行界,理论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正> 离岸金融市场又称欧洲货币市场,是在一种货币发行国以外进行该国货币存储和贷款的新型国际金融市场。60年代以来,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结构性变革的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资本、生产国际化和金融全球一体化,而且也大大改变了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的地理面貌和竞争格局,并深刻地影响了相当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地位。  相似文献   

3.
离岸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以及市场所在国经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离岸金融市场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宏观层面上增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影响各国推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加大了各国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难度;微观层面上放大了金融市场上的信用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为防范风险,我国在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时宜慎重采取恰当的管理模式、严格市场准入、严格离岸业务监管、加强商业银行内部离岸业务的风险控制,同时加强离岸金融机构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翁雷离岸金融市场是经营离岸银行业务的市场.即经营非居民之间存、贷款业务的市场。它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欧洲货币市场。随着各国对外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在当今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的潮流中,离岸金融市场及其交易活动已...  相似文献   

5.
论离岸金融市场准入监管法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离岸金融市场准入是指市场所在国金融监管当局依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审核并决定是否允许有关金融机构获得入本国市场从事离岸金融业务的从业资格,这通常涉及监管原则、准入主体范围、准入主体形式以及准入许可方式等几个方面。在构建中国离岸金融市场准入监管法制时,本文认为应当在离岸金融市场上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并在必要时实施过渡安排和审慎例外的措施;应当允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离岸市场;应当要求离岸银行采取分行的组织形式;应当主要采取牌照许可方式并辅之以传统的审批方式。  相似文献   

6.
离岸银行业务与离岸金融市场离岸银行业务和离岸金融市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离岸金融发展使银行业突破了国民属性,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内容和营运机制。那么,什么是离岸银行?什么是离岸金融市场呢?所谓离岸银...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正规金融市场与民间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双轨制"的状况。我国的利率管制从资金总量与结构性融资上降低了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满足社会融资需求的能力,这促进了民间金融的兴起。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正规金融机构满足社会融资需求的能力将日益增强,民间金融的市场供需规模将被压缩,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金融会消亡,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民间金融相对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将被凸显出来,正规金融市场利率与民间金融市场利率将趋于统一,我国正规金融市场与民间金融市场的"双轨制"将被打破,民间金融市场作为正规金融市场的补充其市场定位将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8.
离岸金融市场受益于税收优惠及高度自由化的政策环境,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重要性逐步提升。与此同时,离岸市场资金短借长贷的特点也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变得更加脆弱。本文利用亚洲美元市场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就离岸市场对货币主权国金融市场的冲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离岸金融市场繁荣发展阶段,离岸市场的波动对货币主权国的冲击影响比较大,此阶段应是监管部门风险调控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建设离岸金融市场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步骤,对推动我国金融深化,引导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促进资金的快速流动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等都具有积极作用。创建上海离岸金融市场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并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加强离岸金融发展研究和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离岸市场配套措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强化离岸金融业务监管,培育市场主体等。  相似文献   

10.
<正>Libor(London Interbank Offered Rate)即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是伦敦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是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浮动利率的基础利率。LIBOR在国际金融市场交易和定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及金融企业均以此利率为基础确定自己的利率。截止2017年,全球有超过150万亿美元的金融产品(贷款、证券、利率衍生品等)以LIBOR作为定价基准。其中,利率互  相似文献   

11.
金融创新发展及其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危机频发,从1992年欧洲货币体系的破裂,1994年的债券危机和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英国巴林银行倒闭,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直至2007年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的美国次贷危机(subprime lending crisis)等一系列金融风暴,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究其原因,都与金融创新有关,金融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离岸金融业务在试点地区得到了高速发展,然而离岸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存在各种风险。本文分别从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方面对离岸金融市场风险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国际利率上升和在岸金融市场汇率降低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李振龙  镐鑫 《银行家》2024,(2):20-27
<正>英国银行业综述银行业在英国金融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伦敦是全球领先的金融中心和重要的离岸金融市场,银行业是英国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英国银行业资产总规模为11.6万亿美元(约为英国经济产出的四倍),全球排名第六、欧洲第三。英国银行业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英国银行资产的47%以英镑计价,银行的跨境贷款与借款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14%和16%,均位列首位。英国银行大致分为本地大型银行、外资银行及挑战者银行(Challenger Banks)。  相似文献   

14.
对建立厦门特区离岸金融市场的探讨陈马宝,余文建一、国际离岸金融市场概况离岸金融市场是指经营非居民之间国际金融业务而基本不受所在国法规和税制管制的一种新型国际金融市场。根据其市场业务功能的不同,世界上各主要离岸金融市场大致可分成以下四种类型:1、一体型...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对离岸银行监管的系统研究不多,对实务和政策操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探讨就更少。我们结合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内外文献,综合分析了我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离岸银行及其监管问题,重点阐述我国离岸银行的概况,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客观性、必要性,离岸金融的本质特征、运作模式和离岸金融监管重点等问题,并为监管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陆冠虚 《新金融》1994,(5):36-38
文章论述了当今世界各离岸金融市场所在国不仅具有良好的内部、外部条件,还以优惠政策大力扶持离岸金融业务:一是降低或免除存款准备金;二是取消坏帐准备金与存款保险;三是适当放宽外汇管制;四是减少离岸银行进入市场的限制;五是实行优惠税收政策。作者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离岸金融市场经验,提出了建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在税收、外汇管理、入市审批等方面应创造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最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荣芳 《上海金融》2007,(11):60-62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衍生品交易几乎垄断了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利率型产品仍是主要交易品种,但信用衍生品已逐渐成为衍生品市场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本文在综合分析中发现,信用衍生品是美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产品,然而其近几年的发展明显趋于投机套利功能,其有效分散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功能则被弱化。在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中,信用衍生品加剧了市场的动荡,使许多银行和对冲基金面临巨幅亏损。本文认为对信用衍生产品应有客观的评价,应趋利避害引入中国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8.
熊鹭 《中国金融》2012,(17):83-84
离岸金融业务指在一国金融市场从事不是所在国货币的金融业务,包括离岸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和衍生金融交易业务等。离岸金融业务可分为外币离岸金融业务和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两种。全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有利于深度参与国际金融竞争并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取得一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走向成熟的关键是优化其存款创造机制。欧洲美元市场以其极具竞争力的利率水平和投资便利,吸引大量初始资金流入;因其极低的存款准备金而强化存款创造功能,促进欧洲美元市场繁荣。政策推动下建立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在初始资金转移、存款派生、存款漏损各个环节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应借鉴欧洲美元市场经验,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存款创造机制,促进其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0.
虽然离岸市场的资金收付最终都要通过在岸银行账户完成,但欧洲美元市场与人民币离岸市场不同的清算渠道必将对本国的货币政策产生不同影响。本文从资金清算角度分别就欧洲美元市场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对本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的基本结论是:与欧洲美元市场不同,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会对我国货币供应产生直接影响,但受汇率制度、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等因素制约,目前离岸市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