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重建新型银企关系的若干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凌江怀中国银行广东省国际金融研究所黄真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同企业的关系基本上是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银行以政府机关的身份,过多地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和监督,企业只有无条件服从,是一种以行政控...  相似文献   

2.
一、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的必要性(一)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银企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转变的客观要求。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银行的业务分工按产业结构划分,即称为国有专业银行,企业对国有专业银行更多的是依赖和无奈,银行处于主动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无法向银行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服务方式,这样银行和企业的公平对等地位在无形中被扭曲了。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有商业银行需要自己寻求业务市场,对银行来说,拓展优质客户,建立一批稳定优质的客户群,构建良好新型银企关系是业务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赋予银行的政策性职能,决定了银企关系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它突出表现在银行职能的政府化、银企关系的从属化、放款的信用化和信贷资金的财政化。由于专业银行的分工,决定了  相似文献   

4.
多年以来银行一直是我国信贷资金分配体系中的绝对主体,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融通资金完全依赖银行。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社会融资结构逐渐发生变化,非金融企业融资渠道逐渐拓宽,居民可投资的金融资产种类越来越多,银行的融资中介地位逐渐下降,由此引发出一个热议的话题“金融脱媒”。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银行与企业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两个中心环节,如何在新旧体制转轨阶段,建立新型的信用关系,对整个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国经济运行的现状来看,银企关系被严重扭曲。其主要表现:一是企业过度依赖银行。银行贷款占企业负债比重高达*$+以上。这类企业全凭银行不停地“输血”“供氧”,银行一旦“怠慢”,企业便难以为继。二是银行不良资产居高不下,信贷资产质量有所下降。银企双方常常因债务问题而对簿公堂。这种对立情绪和做法对双方的发展都极为不利。三是在…  相似文献   

6.
建筑业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土地管理、勘察设计、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工程承包、物资供销、房屋装饰以及维修管理、水电热气供应等企业事业单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些单位与建设银行的关系较为密切。但那只是一种行政性的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已无法维系。那么,新形势下如何稳固建设银行与建筑业的关系呢?从总  相似文献   

7.
《金融研究》1987,(6):31-34
平衡,在生产和流通领域?意指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协调。反映在资金领域,则是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适应。由于银行信贷活动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在货币形态上的综合反映,因此信贷资金是否平衡是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与否的客观反映,实现信贷平衡又是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信贷资金结构平衡的重要性通常,人们把信贷收支的总体关系概括为:信贷资金供应量=信贷基金量+存款量+市场货币必要量,等式的右端是银行放款的最高额。这个公式大致反映了信贷资金总量平衡的关系。在过去我国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银行实际上只是财政的出纳部门,仅参与企业超定额流动资金管理,因为银行与财政是吃大锅饭,矛盾被掩盖着。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构计划经济时期,基于我国财政预算制度,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全都被纳入财政预算,在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虽然企业的预算管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种预算机制完全是与财政预算融为一体的,企业的预算只是附属于国家财政预算而成为国家财政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的部分企业开始实行定额管理,60年代推广了班组核算管理,及至80年代又推行了内部银行、责任会计制度以及经济责任制、全面质量管理、市场预测、目标管理等多种企业管理方法,这些管理方法对强化企业管理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计划经济时期,基于我国财政预算制度,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全都被纳入财政预算,在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虽然企业的预算管理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种预算机制完全是与财政预算融为一体的,企业的预算只是附属于国家财政预算而成为  相似文献   

10.
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直接管理企业并直接组织其生产经营活动,而企业只是国家机构的附属物,不存在独立的财务活动,其财务活动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财政(包含企业财务)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不难看出,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及其财务实施管理的目标是促使企业完成和超额完成预期的产量、产值指标。  相似文献   

11.
转轨期银企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与企业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与珠内在联系决定了银行企业的重要性,银行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是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当前体制改革的两大热点和难点问题,能否妥善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因此,重建新型改革的进展问题,因此,重建新企关系,积极探索银企改革的新途径,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企关系谭照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是改革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多年来,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模式影响,我国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呈畸形发展的势态。因此,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的银企关系,建立新...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7月1日起,沿用了几十年的、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我国企业财会制度宣告结束,适应市场经济、符合国际惯例的新的企业财会制度正式施行。这是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措施。银行信贷管理与企业财会管理有密切联系,我国银行现行信贷管理制度、办法,大都仍是建立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近年有所改革,但仍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缺乏超前性、独立性,特别  相似文献   

14.
<正>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即为双方间的权利义务的关系.表现为存款关系、借款关系、委托劳务关系及相互的合作关系等。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银行与企业间那种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的制约办法来维系两者关系的做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已经不再适用,因此重塑银行和企业的法人关系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了。笔者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重塑银行与企业的法人关系。1.作为专业银行应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向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转变,以纯粹的利益动机为经营目的,终止现阶段专业银行所执行的经济行政权力及承担的政策性义务。为此必须着手清理银企之间业已形成的债权债务,按照《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条文要求,认真核实每笔债务及担保、诉讼时效等有关问题,特别是对计划经济下不完整的及无保障的借款合同,应立即着手修正完善与合同条款,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企业财务目标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建明 《上海会计》1998,(10):26-27,40
财务目标是指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从根本上来说,财务目标取决于企业生存目的或企业目标,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模式。我国传统国有企业处于产品经济模式的背景下,计划经济的体制和...  相似文献   

16.
适应银行财会改革 改进银行财务稽核卢拔英一、银行财会制度的重大改革我国现行银行财会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产品经济管理模式下制订的,它以统收统支的行政管理方法,适应了当时银行信贷资金高度集中的分配管理方式,对加强银行管理、发展金融业务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淑明 《新金融》1995,(10):26-28
全国银行业经营管理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为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指明了方向,也对交通银行进一步按照商业银行的规范要求,切实加强成本管理,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和盈利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这次会议精神,结合交通银行的一些实际情况,就强化商业银行成本管理,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强化成本管理是商业银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 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但我国银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却被当作国家机关,不讲经济核算,费用开支在相当长的时期实行行政预算管理供给制。银行成本管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  相似文献   

18.
"银行法"起草的由来改革开放前,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银行业务比较单一,财政统收统支,银行统存统贷。国家习惯于采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管理银行。这种运用行政手段的直接管理方式,都是以下发文件得以实施。以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例,根  相似文献   

19.
一、转变全业发展的动力与机制,确立以资本经营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确立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以生产组织为中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管理逐步转向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束缚,即使有些企业进行了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管理模式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一些同志在分析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时,往往很少研究企业管理模式的负作用和企业内部管理薄弱的因素,而把企业出现的困难归咎于历史因素…  相似文献   

20.
银企关系问题是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之一。企业沉重的债务负担,严重地制约了当前企业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形成,已经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严重障碍。这两方面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银企关系的正常发展。本文就目前银企关系的现状、产生原因和如何建立新型银企关系问题谈一些看法。一、当前银企关系的现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是银行扶持的结果,从而形成目前企业高负债经营现象,许多企业的银行债务占企业债务总额80%以上。企业的高负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