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2001年10月1日起,国家人事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颁布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外资将有条件地进入中国人才市场,这既是人才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市场适应加入WTO,提高我国人才服务业竞争能力的需要,也是国家加强人才市场监督管理、保证人才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人才市场对外资有条件开放,将有利于人才市场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机遇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2.
陈海燕 《人力资源》2001,(10):28-29
2001年8月16日上午,国家人事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中国包头高新技术人才市场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庆典,这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人才市场.国家人事部部长张学忠为市场题词:"建设好包头人才市场,为实施好西部开发做贡献",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明祖、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白志健、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周维德等领导同志也分别为市场题词.在开业庆典的同时还召开了市场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国家级人才市场负责人座谈会.  相似文献   

3.
从今年10月1日起,外资可以进入中国人才市场.国家人事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近日发布的<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给外资进入中国人才市场颁发了进入许可证.在中国入世谈判划上句号、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人才市场管理规定>的颁布,标志着中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中国人才战略的实施,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去年12月1日,是个不平常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我国允许外商以合资、合作形式有条件地进入中国职业介绍服务市场,无疑这将给本土人才中介机构带来冲击.如何应对挑战?也就是这一天,中国沈阳人才市场员工能力建设启动仪式举行.  相似文献   

5.
隋淑坤 《人力资源》2001,(12):34-35
10月30日,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迎来了国家人事部和辽宁省人事厅领导,还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国家级人才市场、东北地区各主要城市、环渤海省市、辽宁省各市人才工作代表,他们是来参加由国家人事部和大连市政府共同组建的中国大连高新技术人才市场开业典礼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日资企业对粤投资力度加大,人才市场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面对这一新形势,我省各类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增设商务日语专业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但商务日语专业在发展与运行中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明显的结果表现为所培养的人才还比较缺乏市场的认同与接纳,因此本文从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人才市场的热闹场面,这个极其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招聘形式起源于八十年代中期,也是中国开始打破人才流动屏障的标志之一。迄今最大的人才交流会是上海人才市场于2001年举办的春季人才市场,共有1092家单位设摊,招聘岗位达15000个。 然而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当网络浪潮席卷而来时,人才网站的兴起使人们开始质疑人才交流会的未来。甚至还有人预言,人才市场将会在三五年内被网络招聘取代,真是这样吗? 本刊邀请了北京、上海两地人才服务机构,中国、东南亚地区的人才网站以及企业的HR分别谈谈他们的感受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如何面对假文凭,如何辨别假文凭,这是一项日常工作,天天见到,习以为常。在人才市场上,经常看到有公司公开标出:持假证者免谈。国家成立中国学历网,专门对学历进行电子注册;人才市场也开辟学历验证,协助招聘单位辨识人才,不让“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这样层层把关,确实是好事。毕竟假的东西,欺骗,虚伪,不踏实。但为何一边喊打假,人才市场的门口,办假证件者叫嚷声仍不绝于耳?有需求,才有供应。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益饱和的人才市场和不容乐观的就业前景,对即将迈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是一场考验、一种挑战,如何使自已在强手如林的人才市场脱颖而出,迈进理想的职业大门,笔者调查了部分企业的招聘情况,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从而赢得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2002年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起,其人才市场和产品市场一样也面临着融入世界市场规则体系所带来的冲击.从近两年的人才市场的发展状况看,我国在人才竞争和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首先是高层次人才受外资企业冲击跳槽现象严重.其次是实用性、技工类人才奇缺.这种状况给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带来了潜在危机.为此,我们必须把握基本矛盾,分析深层原因,加快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兰天 《人力资源》2001,(5):22-23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人才市场有了一定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人才市场发育滞后,功能残缺,许多市场有"场"无"市",成功率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我国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不灵活,人才市场供给主体、需求主体没有真正到位,供求衔接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加快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建设,目的在于使人才供需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最终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加快人才市场运行机制改革,就是要构建人才市场供给、需求、衔接三种机制.  相似文献   

12.
振友 《人力资源》2003,(7):11-12
这个春天,在全国人才市场,并没有因为SARS而改变其绚丽多姿的本色。相反,因为SARS改变了人才市场的招聘形式以及人才中心与求职者的沟通方式,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人才市场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使得求职者与电子商务“亲密接触”。很多行业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各种症状,同样的,中国人才市场也没有幸免,在经历了数年的连续求职火爆之后,突然遭受了SARS的严重打击。我们根据现在已经得到的信息,来看看中国人才市场随之而发生的SARS病症,北京市人事局在SARS时期及时诊断并开出了处方。这一个案已得到业内专家的首肯。  相似文献   

13.
高莲  隋淑坤 《人力资源》2002,(11):51-52
本来就人气很旺的中国沈阳人才市场,在今年9月17日上午,又一次掀起人海潮涌.来自吉林大学的300多名师生、校领导与沈阳市人才中心员工、市政府领导聚集在中国沈阳人才市场,举行"吉林大学沈阳就业与科研基地"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4.
杨沛东 《公司》2002,(7):44-44
随着各类人才数量的增多和人才流动的频繁,人才市场几乎是“人才爆满”。用人单位面对这么丰富的人力资源,对其要求也越来越直接和苛刻:除了经过层层筛选外,还要求被聘用者在试用期内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以省去企业  相似文献   

15.
一、领导者"情商"命题的不容回避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要克服困难,必须注意领导者的"情商"修养.?国家人事部行政科学院曾经发表过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未来的中国人才市场,有8种人将处于"滞销"状态.其中,报告特别提到了"情商"(EQ)的重要性,指出:情商低下的求职者,在人才市场将遭遇尴尬.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日资企业对粤投资力度加大,人才市场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面对这一新形势,我省各类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增设商务日语专业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但商务日语专业在发展与运行中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其明显的结果表现为所培养的人才还比较缺乏市场的认同与接纳,因此本文从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记者:杨所长,我们注意到自去年1 0月1日起国内人才市场正式对外资放开后,去年11月20日,麦肯锡咨询公司首先在清华大学展开四场招聘会.而后,欧莱雅、IBM、壳牌、英美烟草、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等著名跨国企业陆续进入北大争夺人才.去年11月10日,在南京结束的"2001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会暨项目洽谈会"上传出消息,国家外专局首批通过资格认定200多家境外人才中介机构正式进入我国人才市场.从国内看,截至2000年底,全国共有人才流动机构4100多家,挂牌人才市场2600多家.在北京举行的2001年全国人才交流大会暨第二届高级人才洽谈会,集纳招聘单位1200个,6万多应聘人员.据有关资料统计,去年全国人才的流动量预计将逼近1000万.综合以上种种迹象,我认为人才供需双方已在极力热身.这是否预示着入世后,大规模的人才争夺战从真正意义上拉开阵势?  相似文献   

18.
收与放     
近期,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首次公开面对媒体,引发了人们对于她将成为华为接班人的广泛猜想.观察孟在华为的成长经历,精心"培养"的痕迹非常明显,此时走向前台,引发猜想也顺理成章.毕竟任正非已经年近七旬,权力交接的那天对华为来说不会太远. 任何一家足以称得上伟大的公司,都要经历一代代权力交接的过程.中国的民营企业,目前多还处于创始人掌控阶段,但第一代企业家年事已高,未来几年将有一批企业集中面对传承这道坎.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人才招聘“是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部门最熟悉、也最常用的一个词,社会各界几乎所有的人也都对这个词“耳熟能详“.什么人才中心呀,人才市场呀,它们做的就是“人才招聘“的事.特别是这几年,快退休的人也会遭遇下岗,新毕业生也会一时找不工作.究其原因,除了就业岗位还不足以满足就业需要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聘“!为什么一定得“聘“呢?“租赁“就不行吗?还别说,人才市场近来真的有一新动向,人才“租赁“真的向我们走来………   ……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华南地区的求职者和招聘单位已经形成了现场——南方人才市场,报纸——前程无忧和广州日报,网络——中华英才网的共识。尽管网络是人才市场的大势所趋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且较为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路也证明了这一趋势,但在中国目前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