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会计评论》已经拥有了专门办公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一号楼529室),目前正在进行改进建设。为了增进与学界同人的联系,编辑部从今年年中开始筹划、制作《中国会计评  相似文献   

2.
编委会启事     
《中国会计评论》加入中国期刊网2007年暑假中,《中国会计评论》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网)“,并已收到“全文收录证书“。编辑部已经将既往出版的第1—9期期刊全部入网。并从第10期起每期及时向中国期刊网提交。加入中国期刊网,将拓宽《中国会计评论》的交流渠道,使本刊所刊登的文章得以更广泛地被传播和引用。中国期刊网的网址为:http://www.edu.cnki.net/  相似文献   

3.
编委会启事     
中国期刊网关于《中国会计评论》的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2008年9月发布的2007年度《中国会计评论》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报告编号G07380),《中国会计评论》2007年度的机构用户(即订购者)总计2028户,分布在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内地1618户,海外410户。各类用户中,以高校最多。  相似文献   

4.
编委会启事     
中国期刊网关于《中国会计评论》的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2008年9月发布的《2007年度〈中国会计评论〉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报告编号G07380).《中国会计评论》2007年度的机构用户(即订购者)总计2028户,分布在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内地1618户,海外410户。各类用户中,以高校最多。  相似文献   

5.
斗转星移,四季更替,春逝夏迎,秋去冬来。在2007年金秋时节,《中国会计评论》迎来了2003年创刊以来的第十期。这是中国会计教育界和研究领域所有学者、《中国会计评论》各理事单位、理事会、编委会、编辑部在数年中共同努力的成果。几年来,在理事会、编委会的辛勤劳动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大力支持下,这本注重以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相结合为特色,在研究问题、研究视觉、研究风格上努力尝试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学术期刊,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编委会说明     
《中国会计评论》2007,5(1):I0003-I0003
在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的“一年双刊”模式运行以后,《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编委会联席会议”于2006年12月年度学术会议期间举行,会议决定,《中国会计评论》从2007年起向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看齐,正式改为季刊。按照理事会和编委会最初的设想,《中国会计评论》原本计划是从2006年起成为季刊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实证研究范式在我国学术界的应用和推广,提高我国会计学术研究的质量,进而提升我国会计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2005年12月10—11日,在复旦大学新落成的光华楼举办了“中国第四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本次国际研讨会由《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主办、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承办、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中国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是《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发起和组织的系列学术年会,从2002年12月吉林大学举办首届研讨会开始,相继由重庆大学、南开大学举办了三届。至今,“中国实证会  相似文献   

8.
致谢     
推动学术发展是所有会计学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的共同事业。《中国会计评论》这个学术平台是靠大家齐心协力建立的,发展强盛更要仰仗大家的热心呵护和鼎力支持。按照惯例,《中国会计评论》编委会在每年第一期向过去一年中参与审稿和点评的学者表达诚挚致谢。以下名单按学者姓名拼音排序:陈德球、陈冬华、陈宋生、崔学刚、杜美杰、方军雄、黄志忠、黄福广、姜付秀、姜  相似文献   

9.
《中国会计评论》2008,6(4):349-349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2008年9月发布的“2007年度《中国会计评论》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报告编号G07380),《中国会计评论》2007年度的机构用户(即订购者)总计2028户,分布在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内地1618户,海外410户。各类用户中,以高校最多。  相似文献   

10.
《新理财》2008,(11)
本期客座总编辑:夏冬林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兼任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主任,《清华管理评论》执行主编,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会计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会计评论》是一本与国际学术研究相接轨、积极关注中国会计与财务问题的大型会计理论学术期刊,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发起,多所综合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面向大学会计教育界和学术界发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会计评论》是一本与国际学术研究相接轨、积极关注中国会计与财务问题的大型会计理论学术期刊,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发起,多所综合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面向大学会计教育界和学术界发行。  相似文献   

13.
致谢     
推动学术发展是所有会计学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的共同事业。《中国会计评论》这个学术平台是靠大家齐心协力建立的,发展强盛更要仰仗大家的热心呵护和鼎力支持。从2007年起《中国会计评论》实现了半年刊发展成为季刊的转型(为了调整期号,2007年实际出刊3期,2008年出刊4期),审稿和编辑工作量大大增加,也就更需要大家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会计评论》是一本与国际学术研究相接轨、积极关注中国会计与财务问题的大型会计理论学术期刊,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发起,多所综合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面向大学会计教育界和学术界发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会计评论》是一本与国际学术研究相接轨、积极关注中国会计与财务问题的大型会计理论学术期刊,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发起,多所综合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面向大学会计教育界和学术界发行。本刊力求为中国会计理论界提供一个学术交流聚焦点,为会计界学者提供一  相似文献   

16.
说明和致谢     
《中国会计评论》2006,4(2):385-386
在学界同人的共同支持下,《中国会计评论》第4卷第2期(总第7期)出版了。本期是2006年度的最后一期,同时计划中也将成为一年双刊的最后一期。本期与前几期的一点不同之处是,没有安排论文点评。论文点评本来是《中国会计评论》的特点之一,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认同。不过也有评论和建议认为,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会计评论》2005,3(1):236-237
2004年12月11—12日,由《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主办,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会计学系承办的“中国第三届实证会计国际研讨会”,在南开大学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会计评论》秉承学术、中立、公正原则,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法律,参照国际规范学术期刊的管理和编辑工作方式运行,实行匿名审稿制。本刊主要面向大学会计教育和学术界。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会计评论》编辑部主办、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承办的中国会计与财务前沿问题研讨会于2011年7月23-24日在新疆财经大学隆重召开。会议围绕中国会计与财务的前沿问题展开研讨。来自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会计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0.
推动学术发展是所有会计学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的共同事业。《中国会计评论》这个学术平台是靠大家齐心协力建立的,发展强盛更要仰仗大家的热心呵护和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