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实现途径,低碳城市是伴随着低碳经济提出的发展目标.对及时、准确掌握城市经济运行状况、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确保低碳经济系统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研究科学、全面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综合运用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等相关理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构建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赋权,克服了多指标评价中主观确定权重的缺陷.利用主成分投影法评价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并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对其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江苏省低碳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科学地构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模型,是全面描述和正确评估城市低碳经济的现状,改善城市低碳经济实际效果的关键。文章通过建立多指标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综合评价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以广西梧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该市发展城市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建立对于评价低碳城市建设水平,引导低碳城市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尚缺少针对性和操作性好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城市复合系统、低碳城市发展特征、国内外已发布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设计思路,同时结合区域能流分析指标,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重点选取国家已发布指标体系中的相关指标,使其更具操作性,同时提出了能流密度、二氧化碳排放弹性系数等指标,并依据国家已颁布的相关指标标准或国内先进城市的现状值确定了指标的参考标准值。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低碳城市绩效考核、发展规划、政府决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理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政府以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英国政府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之后日本政府提出建设低碳社会,2007年中国开始出现低碳城市的提法,之后国内专家学者也更多地关注低碳城市的研究。文章主要梳理国内外研究者关于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目前低碳城市研究的背景现状,然后从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内涵和特征目标等方面总结我国专家学者的一些研究进展,对当前发展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梳理,最后总体概述了我国专家学者对构建低碳城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有效地对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进行测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关键因素,论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对指标优化并赋权,建立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模型,采用贡献度和障碍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指标,最后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18年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整体基本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绿色交通水平等级由“较差”转变为“中等”;(2)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等驱动力层面因素和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影响层面因素是影响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3)人口密度、人均GDP和万车事故率是制约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发展的关键性指标。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其他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提供借鉴,还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制定绿色交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建设低碳城市确定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也日渐丰富。但总体看来,大多数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关注了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缺少对特定城市特色功能定位的关注。而客观上,低碳经济却要求各区域按照特色条件探索特色发展道路,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主要结合对临港新城特色功能定位的分析,初步探索既反映低碳经济发展共性要求,又体现临港产业发展和新城建设独特定位的低碳城市实践区指标体系构建框架,从而为更好地发挥指标体系在引领、规范和调控低碳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认为,适应临港以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和现代化新城区为主要功能定位的特色要求,从低碳能源、低碳研发、低碳制造、低碳物流和低碳社区等五个领域,构建低碳城市实践区评价体系是合适的,这也表明,适应城市特色功能定位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低碳经济为背景,在已有的财务评价指标基础上,引入反映企业低碳业绩和低碳能力的指标,并结合财务评价动态指标,构建一套符合低碳经济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2003年-2013年近十年的湖南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环境保护等相关统计数据,构建旨在评价湖南各地市州低碳城市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全面、有效评估湖南省各地市州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为城市规划、经济发展以及项目引进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五因素模型框架,构建了低碳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2007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低碳经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由西部向东部逐渐提高、由北部向南部逐渐提高、局部地区表现突出的格局;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及其利用情况和政策扶持力度等因素决定了各地区的低碳发展水平;中、西部地区的低碳经济建设是我国低碳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城市智能化发展理念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和接受,且已成为研究城市问题的热点,许多城市的智能化建设已逐步付诸实践。然而,针对我国城市智能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比较匮乏,基于城市类型的专项评价研究更少。城市规模、定位、特点和发展阶段不同,其智能化发展模式、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也会有所不同。在分析城市智能化发展要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心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要求,提出包含城市智能发展支撑能力、智能发展现状水平和智能发展核心动力三大系统的国家中心城市智能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丰富城市智能化发展理论体系,提高城市智能化发展水平,促进城市智能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平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8)
文章简要概括了低碳经济的概念、由来,指出虽然低碳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低碳技术的突破,但更离不开低碳金融的支持。与传统经济相比,低碳经济对金融有更加严格的资本密集要求、技术创新要求、环境互动要求、产业合作要求与国家政策扶持要求等新的特点。据此,提出构建基于低碳经济的金融体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杨平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10)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人们对低碳经济的关注与行动也日趋强烈,水电资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资源,对污染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低碳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丰富的水电资源是四川实现低碳发展的最佳能源,对四川水电资源概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开发四川水电资源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并阐述了开发四川水电资源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了大力发展四川水电资源建设将为四川的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有研究文献和低碳交通实践,对城市低碳交通发展进行了理论阐释。依据城市低碳交通概念、福利经济学、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并科学设置了指标阈值。提出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测度方法,并以中国6个典型城市为例进行应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指数具有明显的绿色低碳价值导向作用和政策导向作用;目前中国城市交通碳生产力较低、交通污染较大;中国城市急需优化交通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塑造城市低碳形态。 相似文献
16.
化工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加强对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投资绩效评价,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坚持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综合性等原则。化工企业"节能减排"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从节能效果、减排治污效果、"节能减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方面设计。节能效果指标可以用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率、单位能耗收入、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率和投资节能率;减排治污效果指标可以用"三废"回收利用率、"三废"排放达标率、单位"三废"排放收入和投资减排率;"节能减排"经济效益指标可以用"节能减排"投资收益率和"节能减排"成本费用收益率;"节能减排"社会效益指标可以用居民生活环境满意度、环境质量优化度。 相似文献
17.
18.
在考虑企业过度自信的情况下,建立了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与企业的风险规避度、外界不确定因素方差、努力成本系数负相关,与企业节能减排产出系数和过度自信水平正相关;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满足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激励补贴强度以及期望环境收益都要大于企业完全理性时的情形;当企业的过度自信水平超过一定约束条件时,政府的最优激励补贴以及期望环境收益小于0;企业过度自信的容忍度与企业风险规避系数以及外界不确定因素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有代表性的40篇研究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秉承求同存异的原则,构建一个比较公认的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