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相融合是解决廉政文化建设困境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相关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在分析廉政文化建设与旅游业融合具有的关联度大、针对性强、贯穿性深、资源丰富、方式创新等先天优势和廉政文化建设大兴其道、两大产业政策鼎力相助和文旅结合发展推波助澜等历史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认识、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彰显特色、注重宣传等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展现出了明显的产业融合特征。对于会展业及旅游业的发展亦是如此,产业融合无疑是未来二者发展的重要趋势和驱动力。会展旅游融合发展,对两个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可以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实现1+1>2的联动效应,有助于带动地方经济的更大发展。通过在产业融合视角下,对山西省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实证分析,客观提出两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为今后会展旅游发展做出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这一大背景下,如何加快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文章通过对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大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金融业、房地产业也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最后,针对海南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北京地区体育赛事活动越来越频繁,关注体育赛事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体育赛事对北京体育旅游业带来的影响,然后针对这些不利影响,提出了几点有利于体育赛事与北京体育旅游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对于研究北京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朱迎  尚徐艳 《商》2014,(21):248-249
本文从分析文化创意产品国际贸易结构的视角出发,通过研究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比重和其国际贸易竞争力,探寻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途径。然后,从企业行为和融合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相关建议,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6.
贵州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旅游资源,将中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成特色产业,可以给中药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带来“双赢”的效果.分析贵州中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找出中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贵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中药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选择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产业融合的视角出发,以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标准,在对旅游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类型和产生的新业态进行初步划分和界定的基础之上,立足四川旅游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实,重点探索实现四川旅游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与模式,并提出推动其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薄 倩王维俊  王华哲 《商》2014,(20):166-16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其增长年均速度高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分别对旅游各产业链讨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并发现在一些特定的产业环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刘丕业 《北方经贸》2013,(12):195-195,199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产业融合的发生.从此,产业融合不断扩散到其他传统行业,乃至新兴产业.旅游业本身作为综合性较强的行业,自然也出现了“跨界”发展的迹象,影视旅游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新业态,是新的价值增长点。无锡市旅游业和农业发展基础好,农旅融合发展具有优势条件。本文以无锡市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无锡市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力,还提出了无锡市旅游业和农业融合发展主要依靠资源、技术、功能和市场四个路径。最后根据无锡农旅融合的现状提出了四点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东北体育旅游产业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夏学英 《商业研究》2008,(3):167-172
东北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景观,成为体育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也较早,但目前从区域产业总体来看,存在开发零散与不足造成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区域特色不明显,市场无序化等问题,使东北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整体发挥,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制约其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整合,加大开发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合力,塑造区域体育旅游形象,促进其快速发展,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问题分析与培育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过去旅游产业的竞争状况,而且是评价一个城市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潜力,对一个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竞争力的提高提供着重要的依据。我国目前在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从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产业市场、政府等各个角度提出了提升我国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较为可行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过去旅游产业的竞争状况,而且是评价一个城市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潜力,对一个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竞争力的提高提供着重要的依据。我国目前在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从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产业市场、政府等各个角度提出了提升我国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较为可行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旅游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一个高速度、高增值、高就业、高创业、高效应的新兴产业,在世界经济及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通过对哈尔滨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分析,提出打造强势品牌,全面树立"冰城夏都"城市形象;重点挖掘发展潜能,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重点塑造整体形象,增强开拓旅游市场能力;重点夯实发展基础,努力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等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岩  甘永萍 《江苏商论》2014,(12):44-48
旅游业作为南宁市国民经济产业的一部分,近年来在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文章以近八年来南宁市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收入变化情况来分析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性,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旅游业与农林牧渔业等七大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测算,得到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农林牧渔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邮电通讯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并结合南宁市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发展战略,以此促进南宁市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有章可循,通过类似本文的分析,可以强化关联性,可操作性很强。  相似文献   

16.
文尚卿 《中国市场》2009,(32):61-62
当前,发展旅游产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政府要在旅游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农村旅游、农业旅游、农民旅游、民俗旅游;大力发展自驾游;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17.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时尚的、更具有刺激性和趣味性的专题旅游,以其参与性、健身性的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滁州市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但尚存在着当地人们对体育旅游的认知度不高,发展体育旅游的观念尚未形成,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发展体育旅游应该成为滁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当地政府应发掘体育旅游资源,开创体育旅游品牌;注重体育旅游人才培养;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区域联合;加强体育与旅游及其它部门的合作。此外,政府还要协调体育、旅游等相关部门制定体育旅游的发展规划,使之成为全市旅游规划的组成部分,建立统一的旅游市场体系;加快城市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提高城市综合接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论旅游业发展中的有限型政府主导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2020年实现从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前旅游业发展该选择何种发展模式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内经济、政治及旅游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实施有限型政府主导模式,促进政府在经济转轨时期对旅游业发展管理模式的转变,是我国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与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王健 《中国市场》2009,(36):86-8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对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现状进行分析。产业结构调整、2008北京奥运会、消费水平提高等为休闲体育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管理的滞后性、市场体系不完善性、商务人才匮乏性、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性等因素制约了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从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河南文化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加之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趋势明显,有力的推动了河南的产业创新发展,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但合作体制不顺畅、信息技术融合深度不足、高素质人才缺乏等原因阻碍了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顺利融合。河南省政府应加快建立文化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力拓展旅游和文化市场,培养复合型创意人才,从体制、资源、市场和人才四方面上达到产业融合,从而有效推动其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