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资本市场日趋健全,促使我国国企并购重组活动频繁。本文以我国央企改革背景为切入点,首先对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理论基础进行概述,然后提出重组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最后进行归纳,提出对于我国央企并购重组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10年发生并购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并购前后各两年即2008年、2009年与2011年、2012年的绩效指标为研究样本,采用管理费用率和自由现金流作为代理成本的代替指标;同时,引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检验机构投资者对并购公司的市场绩效指标(Tobin_Q)和财务绩效指标(每股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公司管理者的代理成本会损害到并购后公司的绩效,机构投资者可以提升并购公司绩效,并可以抑制并购公司代理成本对并购绩效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自由现金流和并购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丽华 《财会通讯》2010,(1):128-129,144
基于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假说,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3年数据对其并购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拥有较少成长机会的公司,并购前后的经营业绩变化和其所拥有的自由现金流显著负相关;但对于高成长公司负相关关系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4.
自由现金流和并购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假说,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9-2003年数据对其并购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拥有较少成长机会的公司,并购前后的经营业绩变化和其所拥有的自由现金流显著负相关;但对于高成长公司负相关关系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5.
代理理论认为,企业过多的资源易引起出现过度决策问题.为探究企业的组织冗余是否会影响并购行为,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组织冗余与企业并购具有显著的U型关系,这表明在U型的左边,企业的组织冗余会降低并购行为,而在U型的右边,企业的组织冗余会增加并购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在组织冗余对企业并购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这说明组织冗余对并购行为的影响部分是通过股权集中度来传导.  相似文献   

6.
现代并购理论可以划分为效率理论、代理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再分配理论四大类,不同的并购理论可以推演出不同的预期财富效应。本文对并购理论预期的财富效应加以梳理,指出并购活动的收益及其分配的各种可能,说明了在并购实证研究中如何应用这种预期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由于特殊的产权结构而存在比较突出的代理问题。本文实证分析了1999-2003年大股东更迭的并购事件中代理问题的影响,结果表明:并购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上升,对第一大股东有制衡能力的其他大股东的出现有助于缓解代理冲突;当并购的结果导致大股东以增发配股方式掠夺中小股东的可能性上升时,代理冲突加剧,企业价值下降。  相似文献   

8.
张璋 《财会通讯》2021,(15):45-49,59
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沪深A股发起跨境并购交易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稳健的财务报告是否可以改善跨境并购决策质量,提高跨境并购交易效率,进而提升跨境并购交易成功性与获利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公司会计稳健性程度越高,跨境并购交易成功的概率越大,且稳健性发挥的这种促进效应在代理成本较高公司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揭示了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必要性,还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企业开展跨境并购交易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现代并购理论可以划分为效率理论、代理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再分配理论四大类,不同的并购理论可以推演出不同的预期财富效应。本文对并购理论预期的财富效应加以梳理,指出并购活动的收益及其分配的各种可能,说明了在并购实证研究中如何应用这种预期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勇  何涛 《财会月刊》2012,(20):61-62
理论界关于代理理论的研究甚多,但如何从全局把握并控制代理成本问题尚未得到真正解决。本文从代理理论变向思维角度即从代理双方的利益和风险四个要素来论述如何全面系统地控制代理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并购的动因众多,有的企业是为谋求管理和经营的协同效应;有的企业则是为实现战略重组、开展多元化经营,或者获得某项特殊资产、降低代理成本等。我国目前对并购动因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重点探讨规模经济、借壳上市、提高管理效率等经营管理动因。  相似文献   

12.
现金持有水平、内部控制与企业并购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8—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两个假设:(1)高现金持有水平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并购,并且这种关系与持有现金的动机无关,但是相对于预防动机而言,代理动机下的并购绩效更差;(2)高质量内部控制抑制了基于代理动机现金持有企业的并购决策,但是对于基于预防动机现金持有企业的并购决策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是通过缓解公司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而抑制代理动机下持有现金引发的并购行为。本文不仅提供了现金持有与企业并购行为的关系证据,而且揭开了内部控制如何抑制现金持有对企业并购决策影响的机理与路径,从而为改进企业现金持有动机与提升并购决策质量提供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并购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近期并购商誉中对未来预期的风险暴露引起资本市场震动。以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并购商誉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商誉与审计费用正相关,即审计师能够成功识别商誉风险并在审计费用上加以反应,体现出审计制度的有效性。通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代理成本和经营风险在并购商誉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考虑外部监督的调节效应,发现机构投资者能调节代理成本和经营风险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4.
运用美国上市银行1998—2014年的数据,将股票期权激励、代理成本、CEO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纳入统一的框架进行研究,以代理成本为中介变量,CEO过度自信为调节变量,以检验股票期权激励是否会影响并购决策,以及股票期权激励、代理成本、CEO过度自信与并购决策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CEO股票期权激励能够有效刺激其做出并购决策;代理成本对股票期权激励与并购决策的关系存在部分中介效应;CEO过度自信能显著调节股票期权激励与并购决策的关系;CEO过度自信对于股票期权激励与并购决策的关系的调节作用会通过代理成本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本优化——基于价值链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本过高是其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并购过程和环境因素影响角度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本由决策成本、交易成本、整合成本、机会成本和制度成本构成。基于价值链的视角,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本优化方法是重组跨国并购业务价值链和控制成本驱动因素;成本优化策略是以重组跨国并购业务价值链为主线,控制每个并购环节具体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6.
MBO,即Management-buy-outs,翻译成中文是"管理层收购",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进而通过重组目标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并购行为。由于能够将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对管理层起到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并购重组是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和跨国公司发展壮大的重要方式。市场综合竞争优势理论解释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并应用于企业跨国并购实践,进而指导确立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陈晶 《电子财会》2001,(3):64-64,F003
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最初是由简森和梅克林于1976年提出来的。代理理论主要涉及企业资源的提供者与资源的使用者之间的契约关系。按照代理理论,经济资源的所有者是委托人:负责使用以及控制这些资源的经理人员是代理人。代理理论认为,当经理人员本身就是企业资源的所有者时,他们拥有企业全部的剩余索取权,经理人员会努力地为他自己而工作,这种环境下,就不存在什么代理问题。但是,当管理人员通过发行股票方式,从外部吸取新的经济资源,管理人员就有一种动机去提高在职消费,自我放松并降低工作强度。显然,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是一个理性经济人。他的行为与原先自己拥有企业全部股权时将有显著的差别。如果企业不是通过发行股票、而是通过举债方式取得资本,也同样存在代理问题,只不过表现形式略有不同。这就形成了简森和梅克林的所说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背景,采用2005—2018年沪深A股民营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民营企业中引入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对其并购过程中代理成本的影响,并分析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国有股东能够以外部大股东和政府监管者的双重身份,通过加强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的作用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代理成本,其中,委派董事可以缓解第一类代理问题;股权制衡可以缓解第二类代理问题。这种作用关系在地区法制化水平、行业竞争程度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情况下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并购重组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并购的绩效并不理想。多数研究表明,并购整合是决定企业并购绩效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根据Prahalad和Hamel的核心能力理论,提出一个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并购整合分析框架,并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