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学校、家庭所关注的焦点话题,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大学生谈恋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而是一种潮流。但形形色色的校园恋情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有影响的。因此,关于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进行心理分析,有益于社会、学校、家庭从多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适时和适度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2.
范小西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8):132-134,199
大学生的恋爱动机除了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之外,离不开其内在需求。大学生由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使其恋爱动机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功利化与性行为实施化、恋爱动机复杂化和实用化、选择逃避孤独和寂寞以及追求美好的爱情、炫耀和攀比以及从众的恋爱动机、积极主动和追求所谓的自由以及控制欲强等特征。  相似文献   

3.
"爱情是生活中的诗歌和太阳,滋润着美好的生活。"正值青春妙龄的大学生对爱情必然充满着浪漫的幻想与憧憬。随着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恋爱问题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态度、理想等各个方面。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主流意识是健康的,比如敢于追求理想爱情,恋爱观念开放,注重精神生活,追求富有浪漫气息的爱情生活。然而当今时代,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化交融碰撞之际,一些负效应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恋爱方面产生了一些误区,比如拜金主义恋爱、从众恋爱、攀比恋爱、以及痴迷性恋爱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谈恋爱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为高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本人做为黑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多年来讲授"爱情婚姻家庭"公共选修课理论基础上,结合我校大学生恋爱实际,从爱情本质和恋爱动机两方面探讨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表现为一种良莠并存的矛盾现状。大学生道德人格的主流是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的道德人格缺陷。本文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进行了调研与分析,认为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及家庭环境是影响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孙卫敏 《魅力中国》2009,(29):69-70
由于社会经济、科技及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新时期大学生的恋爱观及恋爱行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相关现象。恋爱观和恋爱行为的偏离不仅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幸福,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事业和前途,影响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本文基于讨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的变化,阐述原因、结果,并提出一系列加强大学生恋爱德育教育的措施建议,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存在着从众、攀比、掩饰、妒忌等心理误区,调适对策主要是教育大学生准确把握爱情,正确对待恋爱,学会积极应对和调试恋爱中的波折,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刘静 《新西部(上)》2010,(7):147-147,151
本文主要在对大学生恋爱日常行为、生理行为、心理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提出几点建议: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使学生管理工作生活化;充分发挥校园软文化对大学生的正面教育功能;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道德想象力就是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在新闻媒体报道的社会热点事件中,如果当事人能够具有道德想象力,事件肯定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因此,道德想象力在解决道德纠纷时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提升大学生道德想象力有助于大学生将抽象的道德概念具体化,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做出更为客观的道德判断,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生活中的道德难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恋爱现象呈上升趋势。对大学生恋爱增多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教育和引导的策略,给高校提供针对性工作的参考和借鉴,既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董俊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8):193-194,215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使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然而,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实现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目标。课堂教育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认知前提;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体验载体;校园文化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情感升华;网络传媒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崭新阵地。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道德越轨主要表现为违反社会公德、学校纪律和法律的各种行为.从社会学角度看,通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教育等社会控制手段,确立并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道德层面的社会设置,可以有效缓解和克服大学生道德越轨的两大社会根源--文化堕距和道德失范,进而确保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恋爱经费主要由家长提供,多花费在娱乐休闲和购物等方面,消费方式上存在着过度消费、结构失衡、跟风攀比、缺乏理性等问题。家长和学校思想教育应形成家校教育合力,通过科学的消费心理课堂教学、主题教育活动及正确恋爱消费观的宣传教育,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消费观念,确立共同奋斗目标,自觉抵制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攀比心理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费翔 《发展》2014,(12):92-93
对大学生恋爱问题进行疏导,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注重将严谨的理论与生动的生活语言、时代语言相结合,课堂讲述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典型案例与个人生活经验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在校大学生恋爱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提出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的建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与道德的关系;学会尊重对方的选择,坦然地面对失恋;要真正理解爱的真谛才能使爱情更加长久.  相似文献   

16.
李非 《重庆与世界》2013,(3):86-87,96
据南昌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其成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大学生处于特殊心理转型期,网络的自由开放迎合了大学生逃避现实的心态,网络信息多元缺乏主导控制,虚拟社会缺乏道德监督体系,虚拟与现实的反差易使大学生心理产生偏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中的蔓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道德虚无风险的产生,它不仅加剧了大学生道德相对主义的倾向,消解大学生道德精神的标杆,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学生对民族、国家和社会的道德情感维系.应对历史虚无主义下大学生道德虚无问题,必先要深化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批判,优化高校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教育,坚持信息传媒的主流价值导向,立足并解决现实问题,做到"破"与"立"结合,拒斥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弘扬道德的崇高与良善,实现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复归.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90后大学生恋爱观念与恋爱现状,随机选取31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恋爱趋向普遍化,但成功的概率不高;多数恋爱态度端正;在择偶标准上注重对方的知识能力和家庭条件,但比较忽视性情、品行;对婚前性行为既保守又开放;恋爱动机复杂;"信任"是维系感情首选因素,其次是坦诚,尊重和忠诚;恋人间依赖性强。最后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美德注重家国情怀,尊崇"仁爱",追求谦敬礼让,强调恪守诚信,塑造理想人格等,是当代大学生德行修养的文化源泉。把中华传统美德进行转化与创新,可以落实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上。当下,培育大学生道德需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培育家国一体情怀;以道德实践为依托,树立良好个人品格。  相似文献   

20.
用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塑造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情操和崇高的精神风貌,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与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相结合的主要方法,就是要通过汲取中国优良道德传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养成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