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对可转换债券的深层次分析。2001年4月28日《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及其三个配套文件正式出台,这标志着可转换公司债券成为我国一种常规的融资品种。截至2002年10月31日,已经有阳光转债、万科转债、水运转债、丝绸转债以及燕京转债等5家陆续在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上市,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发布了发行可转债的消息。  相似文献   

2.
可转换债券及其会计处理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何大庆可转换债券是国外60年代以来较为流行的长期筹资方式之一。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这一筹资方式对我国企业界和投资者来说已不再陌生。1992年深圳宝安公司发行了我国第一张可转换债券,时隔一年之后,上海中纺机公...  相似文献   

3.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Bonds)是一种兼具股权和债权性质的组合金融工具,债券的持有人可以在债券发行一段时间后至债券到期日止(即转换期限内),按照内定的条件(转换价格或转换比率)将其持有的债券转化成为该公司一定数量的普通股股票。当然,如果转换对债券持有人反而不利,债券持有人可以放弃转换,在到期日收取本息。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可以从债券投资转换为股权投资的债务凭证,兼具债券的安全性和股票的灵活性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颇具魁力的筹资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已被上市公司广泛应用。我国也已有数家上市公司发行了可转换债…  相似文献   

4.
一、可转换债券会计处理上的两种不同观点长期以来,人们对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日和以后期间利息费用的会计处理存在着分歧意见。分歧的原因在于对可转换债券性质认识上的差异。一种观点认为,可转换债券具有负债和权益的双重特征,应将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价格在负债和可转换权利之间进行分配。即发行证券收入的一部分应作为将耍转换普通股的权利,贷记资本公积帐户,其量度为此项债券的发行收入扣除不带转换权的类似证券估计价格的差额。其剩余部分才计列为负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第40号准则(金融工具》(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凡附有可以…  相似文献   

5.
任壮  李艳 《上海会计》2000,(6):37-38
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一种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创新金融产品,是现代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1997年3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制定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由中国证监会负责组织实施。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步伐也将会大大加快,因而需要研究并规范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实务处理。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基本理论可转换公司债券又称可转换债券,就是在一定期间内根据一定条件可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持有该债券的投资者,不仅享有债券还本付息的权益,而且还有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约定价格以债券换…  相似文献   

6.
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我国证券市场的创新产品,自证监会2006年5月公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提出了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概念后,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就受到市场的热切关注,多家上市公司纷纷提出发行分离式可转债的申请,并成功发行。本文拟对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8.
刍议中国证券市场上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早在1992年,深圳宝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已发行了中国第一个可转换债券。可是,直至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可转换债券仍然是屈指可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投资者对它还不太了解,投资热情不高。而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证监会对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主体规定非常严格,有资格发行的企业非常少。按现行的可转换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可以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只有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重点国有企业,也可以说,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主体只是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但是从可转换债券的本质特征来分析,可转换债券主要适合于成长期的企业。近几…  相似文献   

9.
一、融资优序理论与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现状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都是为了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企业需要新的资金是为了创造新的利润,股权和债权作为金融资产,其作用是对于这些创造的新利润进行再分配。所不同的是,在股权融资的情况下,投资人通过占有一定的企业  相似文献   

10.
借用备兑证思路,分拆可转换债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可转换债券进行创新,分拆成为标准的企业债券和权证,可以让承销商、上市公司高级管理层、投资者、证券交易所等市场参与者和组织者都能够从中分享收益。……  相似文献   

11.
如何按可转换债券的经济实质确认、计量和报告其发行收益,是可转换债券与生俱来的难题。从一般债务法到分离债务法以及我国新准则的处理方法,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真正触及到经济实质的会计处理方法仍需继续探究。  相似文献   

12.
万辉 《国际融资》2003,(5):43-44
2003年1月22日,本年度获准发行的第一只可转换债券——新钢钒可转换债券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其所制定的“无条件向下修正条款”更是激起了一阵狂澜。此前,上市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败,有研究将其归结为可转换债券发行方案设计者的牛市思维,而新钢钒可转换债券的发行转向熊市思维,这是否意味着2003年及其以后的可转换债券就是一块无风险的奶酪,就可一路凯歌了呢?请看  相似文献   

13.
14.
上市公司选择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文远怀 《新理财》2006,(6):45-47
引言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进行再融资的途径主要有三个:配股、增发与发行可转换债券。为使读者对我国证券市场再融资方式的演变有更清楚的了解,笔者对我国证券市场自1993年以来的再融资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1。  相似文献   

15.
16.
浅析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可转换债券的运用尚处于试点阶段。国有非上市公司曾发行了两支转债 (南宁转债和丝绸转债 ),这两支转债的“必转换”特性使其成为非规范意义上的可转换债券。上市公司先后发行了机场转债、鞍钢转债和茂炼转债。这一金融工具的正式引入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方式,还为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但由于我国转债市场尚未成熟,企业和投资者对于可转换债券的本质属性缺乏全面深刻的了解,所以探讨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债公司的风险及防范 对于发债公司来说,运用可转换债…  相似文献   

17.
1996年4月8日国务院证监委正式决定在我国进行可转换债券发行试点、1997年3月25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又颁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这对我国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建立我国自己的转债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从我国公司转债发行两种途径的情况比较可发现,境外发行与境内发行在融资规模、转换价格、债券利率和顾及投资者利益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转债发行存在“双重标准”,产生“双重标准”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我国转债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下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19.
20.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具有债权和股权相融合的组合金融工具,一方面其给证券市场的证券需求者提供了一项可以自由选择转换为股票的权利;另一方面,发行证券的公司能以更低的利息成本筹集资金。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可转换公司债券单独确认转换权的价值,并采用增值法进行计量。本文立足于新会计准则,对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