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一)鄂伦春地区2012年粮食生产情况。鄂伦春自治旗耕地面积413.93万亩,北部乡镇以种植马铃薯为主,粮食主产区分布在南部乡镇,以大杨树镇为中心。大豆每年平均播种面积209万亩,产量平均在21万吨左右,是呼伦贝尔市大豆主产区之一。通过走访鄂伦春旗农业生产、粮食及相关部门了解到,鄂伦春旗地区大豆的种植面积为157万亩,较上年下降15万亩,原因是调整种植结构,主要向玉米种植倾斜。2012年亩产预计282斤,较上年增产8斤,总产量预计4.5亿斤,由于种植面积的减少,总产量预计较上年下降0.3亿斤。  相似文献   

2.
全州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县共耕地71.7万亩,其中水田55.2万亩。近几年来由于党政的重视和信用社的大力支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1986年全县粮食比上年增产6600万斤;1987年比1986年又增2789万斤,实现全县平均亩产1150斤,农村人均产粮960斤;1988年早稻总产达2.9亿斤,增产1500万斤,晚稻实种42万亩,预计全年总产突破65500万  相似文献   

3.
灵山县地处桂南,属半丘陵地带,气候温和,交通方便,是钦州地区农村商品生产比较发达的一个县,也是全国水果、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县共18个公社,96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89万人17.8万农户;拥有76.6万亩耕地,水田占75%.这个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种植业以稻谷、甘蔗、花生、茶叶和柑橙、菠萝、荔枝等水果为主;养殖业以养猪、禽、鱼为主;加工业以水果、茶叶加工和建材、竹编、爆竹生产为主.1983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5250万元,比1978年增长42.8%,其中农业总产值占73.5%.从1979年到1983年的五年间,全县农业总产值由18163万元增加到25912万元,增幅为42.7%,平均每年递增8.3%;粮食总产量由6.14亿斤增加到8.51亿斤,增幅38.5%.其他几项主要农副产品的总产量均比1978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4.
蚕丝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出口商品。我区蚕业生产。解放以来有一定发展。1950年生产蚕茧0.39万担。79年3.66万担,增长了8.4倍。但与全国比起来绝对产量很小。如79年我区桑蚕茧产量仅占全国桑蚕总产量426万担的0.8%。全区成片桑园面积2.6万亩,占全国406万亩桑园面积的0.6%。现蚕茧产量还没有达到我区历史最高年(1931年)6.56万担的水平。我区蚕业生产这种落后状态,主要原因是三十年来对蚕业生产重视不够,抓的不力,没有为蚕业生产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实际上,我区发展蚕业生产的条件良好。只要我们切实抓好,如同甘蔗一样,也可成为我区的拳头产品:(1)优越的自然条件。根据全国桑蚕区划,我区东部列为全国最适宜发展桑蚕的地区,我区养蚕季节可长达8—9个月,比长江流域长2—3个月,桑蚕年可养7—8次,比江浙一带年可多养1倍次。桑蚕茧平均亩产达100来斤。梧州地区有53个生产队已超过200斤,而全国平均亩产仅67斤。另外,全区尚有1000万亩柞蚕茧。200万亩木薯,可用来发展柞蚕和  相似文献   

5.
我县是一个拥有83万人口,167.5万亩耕地的农业县。近几年来,由于落实了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每年粮食产量都在8亿斤左右,向国家交售粮油3亿多斤,银行发放的粮食贷款最高达6,060万元,占我县商业贷款的70%。当前粮食经营项目不断  相似文献   

6.
湘阴是地处南洞庭湖滨的农业大县,是全国百个粮食生产和销售先进县之一。全县有39个乡镇、421个村、13万多农户、60.5万亩耕地、15万亩山林、50万亩水面。1990年粮食总产9亿斤,农业总产值2.8亿元,分别比联产承包前的1981年增长23%和100%。该县的农业能有所发展,是由于农业服务体系的投入为农业生产改善了条件。但是,农业服务体系仍不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地区以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属典型的资源型地区。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等政策的相继实施,绿色产业已成为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主力军。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目前,大兴安岭绿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74.44万亩,占耕地面积28.4%;国家级绿色产业基地1个,面积50万亩;绿色食品产量3.3亿斤,占粮食总产量36.6%,绿色产业总产值91000万元,占第一产业产值21.3%;牵动农户22000户,绿色产业人均收入0.37万元,占农民人均收入45.0%。  相似文献   

8.
数字     
《财政监督》2014,(1):77
正1.52亩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均耕地0.101公顷(1.52亩),较1996年第一次调查时的人均耕地0.106公顷(1.59亩)有所下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全国耕地按地区划分,东部地区耕地2629.7万公顷(39446万亩),占19.4%;中部地区耕地3071.5万公顷(46072万亩),占22.7%;西部地区耕地5043.5万公顷(75652万亩),占37.3%;东北地区耕地2793.8万公顷(41907万亩),占20.6%。  相似文献   

9.
我县今年农業生产規划粮食在去年产量3.6亿斤的基础上,增加到5亿斤,平均亩产800斤,力爭900斤,比去年增加260斤到360斤;甘蔗35,000亩,每亩产量要求达到10,000斤,比去年增加一倍,新开油茶7万亩,蚕桑3万多亩,茶叶2万多亩,养猪要从去年的11万头增加到66万头,农業总产值將达到5,662万元,比去年增加33%。此外,还要社社办工厂,力爭兩年內实現机械化、电气化。实現这个規划所需资金是很大的,而国家农貸、预購款和信用社资金,全部只有216万元。据我們計算,單是春耕解决肥料、种子、水利和母猪的資金需要,就差120多万元,春耕后追肥和帮助貧困农民渡过夏荒还差30万元,合計上半年就要缺少150万元。资金問题如不解决,实現生产規划就会遭受影响。在国家农貸和預購款不能增加的  相似文献   

10.
三年来全州县农业信贷工作在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全县粮食连续三年获得增产12200万斤,1988年全县粮食总产达66420万斤,年均向国家交售商品粮12000万斤,三年营造杉木用材林11万亩,新种柑桔7万多亩、生猪、家禽、水产都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使资金的供求矛盾进一步突出。如何解决资金问题,本文拟就目前农业信贷资金筹集和供应对策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我县农村有45万多人,有田地187万多亩,主产粮食和棉花。我县1958年的农业生产规划是:全县粮食总产量为62,365万斤,比1957年增长66.3%;棉花总产量2,236万斤,比1957年增长44.8%;油料3,761万斤,比1957年均长86.8%;牲猪18万头,比1957年增长88.4%。其他农村副业产品也都有相应的增加。朱德副主席在全国财政厅局长、税务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柑桔生产的历史和现状.金秀县桐木镇位于大瑶山脚下,地处象州、鹿寨、金秀三县交界,是一个交通方便,土地资源丰富的乡镇.全镇有14个村委,331个屯,7964户,农业人口(85年)4.1万人,土地总面积为28.89万亩,其中水田3.91万亩,旱地15.87万亩(绝大部份为红壤土).由于受大瑶山地势延伸和气候的影响,该镇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均气温为20℃—21℃,积温为6800℃—7000℃,年降水量1300毫米—1800毫米.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都是柑桔赖以生长、发展的前提.尽管如此,桐木镇柑桔生产的历史却十分短暂,发展速度缓慢.该镇从67年开始种柑桔,到76年的十年间,只有20个果园,27100蔸.第二阶段从77年到79年,柑桔生产很不景气,三年间种植量曾下降到一万多蔸.第三阶段从80年至今六年间,发展快、势头好,是柑桔种植的全盛期.挂果树从80年的14880蔸发展到85年的85000蔸, 年均净增95.21%,社会产量由80年的28.67万斤发展到85年的120万斤,年均递增69.76%.86年挂果树子测是10万蔸,社会产量160万斤,分别比85年增加17.64%和33,33%. 目前,全镇共有柑桔约5000亩,32万蔸,其中85年冬到86年春种下的就有21万蔸.柑桔发展已初具规模.桐木镇柑桔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反映党在农村经济政策上不断落实、完善的过程,也是价值规律作用不断增强的表  相似文献   

13.
百马乡地处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西部大石山区,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较差,是广西扶贫的重点乡之一.全乡7985户、38387人,有耕地23588亩(其中田437O亩).1985年全乡人均收入92元,比上年只增加4元;人均口粮243斤,比上年减少5斤,大部分农户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方针的贯彻执行,衡东县在粮食连年稳产高产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对农业产业结构实行了大幅度调整,商品生产蓬勃发展,农村经济日趋活跃。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4,503万元,“六五”期间每年平均递增8.3%;粮食产量在人均只有O.8亩耕地的情况下,人均占有粮食1,327斤;多种经营产值五年平均递增14.21%,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六五”初期的32.3%上升到55.36%;乡镇企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怀化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农村改革实验区,也是湖南省山区开放开发试验区。为推进山区改革、开发,怀化地区农业银行提出了“将山区农行办成开发银行”的改革战略,把农村金融工作的重点放到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建立山区小康经济上。“七五”以来,先后累放中长期开发贷款3亿元,支持全区建起了独立的地方电网,每年人工造林100万亩,发展多种水果98.9万亩,乡镇企业由1980年的1.2万个,发展到6.5万个,安置农村剩余劳力16万多人,农民人均收入由1980年的210元上升  相似文献   

16.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司最近的统计:1985年全国现价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63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0年增长90.9%,平均每年增长13.8%.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1.26亿亩,但亩产平均每年提高10公斤,总产量增加5,855万吨,增长18.3%;经济作物面积增加9,685万亩,增长40.6%.种植业内部产值比重的变化为:粮食作物由72.6%下降到62.4%,经济作物由15.7%上升到20.5%.农作物种植业产值五年增长36.2%.  相似文献   

17.
1989年以来,玉林地区开始探索冬季农业开发的新路子,经过几年的实践,至1991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冬季农业开发.全地区冬种面积达278万亩,占晚糙面积的70%,其中冬绿肥156万亩,冬玉米12万亩,冬甘蔗18万亩,冬菜92万亩.据初步统计,1991年冬种总产粮食3770万公斤,人均增加粮食4.9公斤;冬种总产值33171万元,人均增加收入40元,其中北运冬菜一项达23.2万吨,总产值2.18亿元,许多农户纯收入超过5000元.一在冬季农业规模开发中,玉林地委、行署主要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去年以来,在玉林地委、行署的精心组织下,全地区8个  相似文献   

18.
建湖县地处苏北平原,是盐阜地区重点产粮县之一。全县粮田面积近70万亩,1982年粮食总产9亿多斤,向国家出售商品粮3.72亿斤。这两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涌现了大批粮食专业户,全县年产万斤粮的有7,560户,人平产粮1吨的有9,850户,粮食商品率占50%以上的也有3,600多户。为了支持粮食专业户健康发展,促进商品粮生产,近年来,我行认真抓了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罗城县13个乡(镇)有5个属贫困乡,占38.4%;123个村,其中极贫型的27个村,占21%,农业人口48000户,28万人,其中有41000户缺吃少穿,占85%.人畜饮水尚待解决的有47000人,占农业总人口的15%.1985年人均收入不到100元的有4个乡,人均口粮200公斤以下有3个乡.人们不能不问,解放三十多年了,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八年了,党在农村实行了一系列的富民政策,罗城县为什么还富不起来?是国家关心支援不够,还是本地无资源,不毛之地无所作为?不!都不是.“六五”期间,财政扶贫资金共450万元,年平均90万元;农业信贷资金每年递增150万元以上;财政补贴资金共3950万元,年均790万元;还有棉粮配套物资,补助,救济等每年流入罗城的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相当于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5%,85年农业贷款余额占农业总产值的25%,这样能说资金不足,上级关心支援不够吗?再看看罗城的自然资源概状,全县总面积392万亩,其中石山10万亩,占28%,土山211万亩,占53%.现有林木5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5%,人均占有林1.3亩.尚有宜林荒山160万亩,人均3.16亩,经土壤普查其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适宜林木生长.现  相似文献   

20.
两水一牧“经济开发”的重要意义钦州地区有浅海滩涂面积约594万亩,其中近期可开发利用的有40万亩.截至一九八六年底止,全地区海水养殖面积50800亩,仅占近期开发利用面积的12.7% .全地区可开发利用适宜发展具有亚热带特产水果的香蕉、菠萝、荔枝、龙眼、柑橙等岭南佳果和玉桂、八角等土特产品生产坡地497万亩,截至一九八六年底止,仅开发种植水果面积为44万亩,占可开发利用坡地面积的8.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