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刘庆生 《魅力中国》2014,(11):10-10
法院司法警察是人民法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职责。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和司法改革的逐步深人,在法院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今天,对司法警察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顺应司法体制改革的高度来看,法院司法警察的警务保障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王碧云 《发展》2016,(8):62-63
一、问题背景 我国法院体系之间讲求审判独立,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也仅仅是指导和监督的关系,并非像诸如人民检察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自然决定了上级法院不得随意干涉下级法院的审判活动,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发展下进行如火如荼的司法改革,司法独立中的审判独立就显得愈发重要(司法独立要求法院独立、法官个人独立).最高院监督指导的方式主要通过审理案件、制定司法解释或者规范性文件、发布指导性案例、召开审判业务会议、组织法官培训等形式来开展.那么在这种司法改革大背景之下,具体指导性案例在我国的效力和发展就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焦杰 《中国集体经济》2013,(18):42-42,49
审判是法院作为司法机关最重要的机构职能.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独立行使审判权.司法公正最核心的问题在于确保审判工作的公正性,司法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法律的正义性和司法机关的权威性,而审判工作能否做到公正则直接决定了司法公正能否真正实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要想真正做到公正行使审判权,一方面需要确保法院能够独立行使审判权,抑制其他权力的非正常干涉,另一方面也要让审判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因为,从权力的来源看,法院所拥有的审判权也是由广大人民群众赋予的,审判权作为司法权力的一种不可能凌驾于民众之上,成为脱离民众的存在.其实,推动司法审判独立和民众监督司法审判活动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能够在两者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同时加以制度上的保障和规范,我国的司法审判工作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点赞宁波     
正余姚:市人民法院"阳光司法指数"获全省第一日前,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了《浙江法院"阳光司法指数"报告(2015)》,余姚市人民法院以74.34分的"阳光司法指数"测评成绩在全省105家法院中排名第一。为深入推进"阳光司法"工程,余姚市法院近年来不断加大公开力度。在审判流程公开平台建设上,完善门户网站服务功能,将服务功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我国司法领域对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日益深入,互联网技术对于司法审判活动的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面对互联网业态的快速更新迭代,互联网法院的管辖规则确实存在管辖范围受限、管辖连接点难以确定、管辖规则不明确等方面的现实困境,需要通过拓宽案件管辖范围、限缩管辖连接点、完善案件管辖规则等方式予以解决,进而推动互联网法院的发展,构建专门化的审判体系。  相似文献   

6.
孙少芄 《魅力中国》2014,(11):210-210
司法统计工作是对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各种数据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上报和分析利用的活动过程。它是反映法院审判工作公正、合法、效率的重要形式,是一种以数量表现、数量界限反映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法律实施情况和解决社会矛盾状况的调查研究工作,是司法决策和研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基层法院的司法统计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群体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不能单靠司法统计员个人,而是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要在思想认识、规章制度上不断强化和完善,以实现司法统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当前,执法环境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司法实践中执法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立法相对滞后,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无法可依;党政机关干预司法现象时有发生,而法院的抗干预能力较弱;办案经费不足;关系网对审判活动影响严重;部分机关超越职权活动,严重侵犯人民法院的职权;阻挠甚至暴力抗拒执法的恶性事件难以杜绝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社会方面的也有体制方面的,涉及政治经济状况、法制建设、文化传统、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社会心理等方面。因此,改善执法环境一要完善立法,确保审判工作有法可依;二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独立审判制度;三要加大司法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建立一个科学的司法体制;四要从思想认识入手,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五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法院自身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王亚霖 《魅力中国》2014,(11):380-380
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是人民法院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是提高审判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效促进法院司法水平和司法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法院跟上信息技术发展步伐的客观需要和推动审判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人民法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服务的,所以在审判工作中,加强法官对现代科技的应用,使每个人都能熟练的操作信息化设备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的审判管理模式具有行政化色彩,存在着弊端。所以,必须进行审判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新型的流程管理模式,为法院公开、公正、高效、有序审理案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人民法院是法律得以实施的最后一道关口,通过审判各类案件,打击犯罪、保护人民,教育全体公民遵法守法和护法。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法院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随 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法院的特殊地位,党和政府、广大的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如此,人民法院的各项审判活动不仅是具体运用法律的体现,也是全体公民行为规范的引导和示范。由此,社会各界非常关注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也就十分顺理成章了。 一、如何理解司法的社会效果   司法的社会效果,与司法机关的功能密切相…  相似文献   

11.
陈琪遐 《魅力中国》2013,(29):323-323
人民法院的党建工作,主要通过抓队伍并紧紧围绕法院的中心工作一一审判活动来开展,并在提高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中体现党建工作成就。因此,以党建为主线,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是推进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人民法院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有力的党建工作,是法院各项重大决策和规章制度得以有效落实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人民法院作为审判机关,是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力量.近年来,武威市古浪县法院紧紧围绕深化平安古浪建设这一主题,立足审判职能,坚持能动司法,不断创新司法服务方式和手段,努力提高审判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公正公信、高效便民的司法实践,谱写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李定伟 《魅力中国》2013,(20):234-234
司法统计工作是对法院的各项工作,主要是审判工作所产生和形成的各种数据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其他社会现象方面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保存和提供利用等工作的活动过程。它是反映法官办案公正、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形式,是反映法院工作,特别是审判工作的重要形式,是司法决策和研究的重要参考和依据。现根据我院司法统计工作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达到司法统计规范、正确、科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7月,江北区人民法院被确定为浙江省司法体制改革先行试点法院。试点启动以来,江北区人民法院围绕"优化运行管理、提高审判效率"的改革目标,系统推进以"正权、放权、管权、分权"为核心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在司法雇员招录、审判团队组建、陪审模式改革等方面探索出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和经验,改变了原有以庭室为单元的审判管理模式,大大优化了审判资源配置,大幅提高了审判效率。2016年1-6月,全院结案数同比增加36.19%。目前,江北  相似文献   

15.
李扬 《浦东开发》2001,(10):52-53
如何把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法院的各项工作中去,树立新的司法理念,提高司法效率,开创审判工作的新局面,已成为各级法院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处于开发开放前沿的浦东新区法院,自建院以来,为适应浦东开发开放形势的需要,已迈出了较大的改革步伐,一些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在全市乃至全国引起一定的反响。然而,近年来该院的收案数量一直保持逐年上升的势头。面对审判任务与审判力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态势,浦东新区法院改变一些传统的审判方式和管理模式,在保证司法公正的前提下,大胆探索不断提高审判效率的工…  相似文献   

16.
<正> 审判合议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司法制度,合议庭是人民法院的基本审判组织。在传统审判实践中,合议庭定位不准导致其职能未能充分发挥,不但制约了审判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影响了法院的审判质量和审判效率,而且还导致错案责任追究难以落实。如何正确处理合广议庭内外关系是当前司法实践中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开审判的根本价值在于实现司法透明,进而保障公众能够对审判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以促进司法公正.我国当前公开审判落实不到位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开审判具体标准的缺失.构建公开审判标准应从对当事人公开和对社会公开两个方面入手:对当事人公开要求庭审过程必须向当事人公开、裁判文书要说理公开;对社会公开的基本要求是保障社会公众(普通公民)的旁听自由和保障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公开审判是相对于秘密审判而言,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依据一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一定的手段,将审判活动的整个过程向社会公开,使社会公众(包括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了解案件的实体内容和法律规定,了解审判程序和侦查程序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一种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9.
方维军 《发展》2013,(3):75-76
近年来,武威市法院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总体思路,结合法院工作和党员队伍实际,狠抓机关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和“双联富民”“效能风暴”行动,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审判执行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20.
《发展》2013,(10):59-60
兰州市法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不断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审判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2012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两评查"活动先进集体,榆中县人民法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法院、有23名干警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17名干警和3个集体被荣记三等功。今年,市中院党组决定在全市法院开展"作风建设能力提高年"活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队伍建设,首先要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建设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队伍。理想信念是思想灵魂、是精神支柱。作为共和国的人民法官,要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事业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进一步增强和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要自觉践行"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