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加速折旧法对企业纳税及现金流动的影响□黄华黄艳加速折旧法又称递减费用法,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所计提的折旧额呈递减趋势的一种折旧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每期计提的折旧数,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目...  相似文献   

2.
加速折旧法是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体现了谨慎性会计核算原则。本文介绍了利用Excel建立加速折旧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模型的方法,以便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不同固定资产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  相似文献   

3.
付艳 《会计之友》2008,(13):42-43
加速折旧法是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体现了谨慎性会计核算原则.本文介绍了利用Excel建立加速折旧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模型的方法,以便快速、准确地计算出不同固定资产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固定资产折旧,就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除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根据计提折旧额的变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有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本文主要论述加速折旧法。  相似文献   

5.
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期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作为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税收挡板”的作用。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法是人为地规定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早期多计提,后期少计提,以此来相对加快固定资产价值回收速度的折旧方法。本文针对加速折旧法的相关问题进行换位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如果只对最后两年采用直线法平均计提折旧,就会产生最后两年的折旧额大于前期所计提的折旧额的情况,这与加速折旧法产生背离。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采用Excel的倍率余额递减法函数来弥补其不足。  相似文献   

7.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问题翻阅近几年来有关的会计教材 ,总会发现这样一个公式 :当月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上月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 +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按规定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当月不提折旧 ,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或停用的固定资产 ,当月仍提折旧 ,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因此 ,企业各月计算提取折旧时 ,可以月初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依据 ,在上月计提折旧的基础上 ,对上月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行调整后得出当月应计提的折旧额。乍一想 ,这个公式似乎没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是企业在对在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总额和年限不变的情况下,在使用初期多计提折旧额,在后期少提折旧额,以保证所耗资产的价值得到及早补偿的一种方法。由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我想到了财会人生的点点滴滴。如果把人的生命比作是"固定资产",那么在漫漫岁月的长河中,那一根根白发、一张张病历、一道道皱纹,都是"累计折旧"的点滴体现。很多人在年轻力壮之时,自认为身体底子好,如同新投入的固定资产一样不知疲  相似文献   

9.
马圣君  沈阳 《财会月刊》2008,(10):74-74
(一) 计提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小于不计提减值准备时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因此,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不变的情况下,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应小于不计提减值准备时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相似文献   

10.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现行财务制度中规定的加速折旧方法之一。制度规定,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年折旧率为直线法年折旧率的2倍。其计提折;日的基数为各年初固定资产的帐面净值。即:各年折旧额一各年初资产帐面净值X年折旧率。如果资产’使用年限为n年,那么:资产最后两年年折旧额一由公式知,要计算某一年的折旧额,就必须先计算出到这年为止的累计折!口额及资产的帐面净值。例:某固定资产原值为2O0000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8000元。各年折旧额计算如下:能否像其他折旧方法一样,直接根据原值和折旧率计算出各年的折旧额呢?我们不…  相似文献   

11.
在实务工作中,会计人员会经常遇到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调整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折旧要素的变动和折旧方法的变更两方面因素所导致的,现试析如下:一、折旧要素变动导致的折旧额调整及会计处理折旧基数、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是固定资产折旧的三大要素。其中,折旧基数一般指固定资产原始成本,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是根据有关制度规定预计的数值。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取决于拆旧基数和净残值,即,“应计提折旧总额一固定资产原始成本一预计净残值”。各期折旧额取决于折旧总额和使用年限。因此,这三个折旧要素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折旧额。(一…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使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这种方法使企业能够在短时期内尽快收回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企业加快技术更新改造,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加速折旧法有很多优点,但当前要在我国普遍推行,还受多种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3.
屈静 《财会通讯》2006,(7):49-49
许多财务人员认为,企业应尽最大可能采用加速折旧方法,以减少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对:企业如果不计提折旧,会增加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也会增加许多;如果计提折旧,会加大成本费用减少利润,从而使所得税减少。折旧抵减税赋的作用,称之为“折旧抵税”或“税收挡板”。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可以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中选择。其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方法,可以在资产使用的前期多提折旧,抵减应纳税所得额,以少缴税款。而无论采用哪种折旧方法,所计提的折旧总额都是相同的,总体上不会减少企业所得税。加速折旧的意义在于加速折旧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内加快得到补偿,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前期会计利润后移。企业前期利润少,纳税少;后期利润多,纳税较多,从而使所得税递延缴纳。但是,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般应采取平均年限法,需要加速折旧的须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执行。因此,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筹划时,除了考虑是否可以采取加速折旧外,选择加速折旧法还应考虑以下几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有一种叫“余额递减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固定资产在各个使用期间内所发挥的功能大小来计算其应计提折旧额的。目的在于使其.所提供的功能与应计提的折旧额相配比,例如机械设备、电子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使用初期所发挥的功能大、故障少;使用时间久了,则功能差、修理费用大,且此类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期短,无形损耗大。因此,在预计此类固定资产的使用期后,根据净残值大小,可计算出一个固定拆旧率,用这个折旧车乘以各个计算期的期初净值,作为该项固定资产本期应计提的折旧额。用这方法所计出的…  相似文献   

15.
应重视对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监督张晖最近,在对我系统几个公司进行年终审计时,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方面发现不少问题:一、不按规定计提折旧1.计算折旧额时没有考虑残值。固定资产一般在使用期满清理报废时都有一定的残值收入,这部分残值在对新增固定资产计算折旧额...  相似文献   

16.
王晓东 《价值工程》2013,(20):177-178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本文主要讨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对市场竞争力不断加深,其在使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会计信息、企业所得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对固定资产进行加速折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使用加速折旧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会计信息、所得税税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如何选择加速折旧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一)计提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小于不计提减值准备时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因此,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不变的情况下,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应小于不计提减值准备时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相似文献   

19.
加速折旧通常指为加速资本投资的回收,把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成本,大部分在其使用初期各年内进行摊销而计提的折旧,为达这一目的而采用的折旧方法,称为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产生于西方,并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1981年在外商投资企业采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1989年在股份制试点企业也相继采用了此方法。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1993年7月开始,所有的境内企业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  相似文献   

20.
张雪梅 《铁道财会》2004,(Z8):55-57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中规定:企业应当于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如发现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计提减值准备。准则同时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