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2年11月20日,东亚系列领导人会议期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宣布启动,标志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RCEP由东盟主导提出,谈判成员包括东盟10国和与其签订了自贸协定的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东盟希望通过推动RCEP谈判来强化东盟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促进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并推动地区产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2.
澳大利亚的乳制品生产技术高超,中澳之间的乳制品贸易频繁,发展迅速。从目前中国乳制品进口量来看,进口总额呈现持续上升状态,其中对国外奶源的依赖更是日益迫切。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与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一协定的签订虽然解决了国内乳品企业的优质奶源问题,但是却给国内乳制品行业带来了挑战。因此,认真分析自贸协定签订前中澳乳制品贸易状况、签订后给中澳乳制品贸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自由贸易区终将取代世界贸易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新生 《大经贸》2008,(5):34-34
中国与新西兰在今年4月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自贸协定。笔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和双边自贸协定终将取代世界贸易组织。早在几年  相似文献   

4.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已与东盟、智利、秘鲁、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瑞士、冰岛、韩国和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3个自贸协定,其中50%以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自贸协定的实施,特别是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的使用,对出口企业享受进口方关税减免,促进贸易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2010年到2012年,韩国与美国、欧盟签署的自贸协定先后生效,中国—东盟和韩国—东盟自贸区的经济效应也逐步显现,这都使中韩两国的进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一定变化,进而影响到中韩自贸协定的经济效应。本文将已经生效的自贸协定的关税减让情况和中韩两国可能作为关税减让的例外部门考虑在内,采用GTAP模型对中韩自贸区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再研究,从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和生产部门3个方面比较了中韩自贸协定经济效应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我国制定相关谈判战略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程度持续加深,我国在自贸区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中国已签署自贸协定14个,涉及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瑞士、韩国和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正在谈判的有中国-挪威、中日韩和中国-斯里兰卡等8个自贸协定。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作为自贸协定的重要内容,在实现关税减免待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逐步成为企业享受国外关税优惠的“金钥匙”和“优惠券”。  相似文献   

7.
肖琳 《中国商人》2024,(1):196-197
<正>《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2012年由东盟发起,历时8年,由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同制定,并于2020年11月签署,是亚太地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亚太地区带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RCEP签署前已和中国签署FTA(自由贸易协定)的RCEP缔约方贸易和关税减让情况在RCEP签署前,中国已和东盟、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缔结了自由贸易协定,整体自由化水平较高,仅保留了部分敏感产品。其中,中国的例外敏感产品主要是粮油糖棉等部分农产品、木材及纸制品、汽车及其零部件等。而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对中国的自由化比例也普遍较高,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盟的新加坡实现了100%零关税。  相似文献   

9.
"我们与全球最大的市场—美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后,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成了重要课题。"韩国主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权五奎表示。中韩自贸协定还处于研究阶段,但签订也许指日可待。自贸协定对中国产业、企业影响如  相似文献   

10.
《国际商务财会》2013,(7):91-93
中瑞正式签订自贸协定 近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瑞士联邦委员兼经济部长施耐德一阿曼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瑞士联邦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签署的首个自贸协定,也是近年来中国对外达成的水平最高、最为全面的自贸协定之一。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协定的零关税比例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