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解读"十一五"规划时提出,国家未来国债资金的80% 要投向农村,这对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一体化十分有利。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相似文献   

3.
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出现了众多的新的矛盾,需要我们去探索创新,其中作为农村中主要的资产形式之一的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也面临着新的矛盾与问题:又如新农村规划问题以及如何结合新农村,搞好土地整理工作问题等,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进行探索创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近几年,各级政府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应该看到,农村经济还很脆弱、农业生产还不稳定、农民收入还不高,新农村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鉴于此,笔者利用大量统计数据,结合实际调研,就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目的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指导和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关于甘肃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统揽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惠农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在甘肃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分析弄清甘肃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优势所在,从而把握好甘肃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时代的呼唤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工程,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些问题仍需继续探讨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背景,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作分析,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具体做出了部署。尽管这一部署,与世界上最早开展这项工作的国家相比晚了三四十年,但这对彻底改变江津区农村发展长期滞后的局面,有效缩小城乡差别、贫富差别,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仍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这一目标的确定,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来的政策和目标选择。我国“三农”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在现阶段,它与工业、城市和城市居民相比,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弱”字,即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弱势地域,农民是弱势群体。一、我国…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各级干部和农民群众认识上和做法上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偏差。这里我们提避免几个误区,也就是要处理好几对关系,即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当前行为和长远眼光、实事求是和形式主义、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谢拥军 《价值工程》2010,29(34):244-245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利益主体和实践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大量懂技术、会经营的中级、高级技能型创业型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就农业高职教育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并对农业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何素明 《价值工程》2013,(21):325-326
大众媒体已成为科技传播的主要途径。文章论述了我国大众传媒的农村现状,信息获取的渠道不畅、农业、农民类媒体少,三农的内容少、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及如何建构大众传媒的农平台,缩小城乡之间的知识沟和培养优秀的大农业新闻从业者,促使农民观念变迁这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冯飞龙 《价值工程》2011,30(5):211-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困惑,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来探索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依据和路径,提出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保护开发传统民间文化资源等举措,以期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深入实处。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目前,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实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略,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面对新世纪、新发展,面对企业新时期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把握企业员工的思想规律.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对企业政工干部素质的重大考验,是企业政工干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必须要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的城镇化建设逐步深入,农村经济改革浪潮也随之同步,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它与农民、农村构成了我国的"三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文章主要阐述科技图书资料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以激发广大农民学习和应用科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业的主人,从一定程度上说,农业、农村问题都是农民的问题。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做到一切为了农民,依靠农民,塑造农民。一、为了农民,就是把不断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条件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现状,提出高等农林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并从政府、高等农林院校和高校毕业生三个层面探析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士忠  张明  徐小娇  刘曦 《价值工程》2010,29(28):245-246
土地是十分宝贵和稀缺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土地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集体土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整理三个土地政策的分析,揭示土地政策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在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下,培育农民的主体性地位是新农村建设实效发挥以及能否真正成功的关键.而能否成为新的学习型农民又是农民能否真正发挥主体作用的最为关键的因素.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