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高田 《经贸实践》2016,(1):104-105
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将于2016年10月加入SDR,这将是国际货币体系发展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将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提高中国金融市场在国际上的地位,标志着人民币跻身全球主要货币之一.人民币加入SDR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以外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挑战,甚至是风险,这将转化为不可逆的金融自由化进程,加剧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为了应对相应的风险,本文就此提出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和路径选择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共同呼吁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主张实行国际货币多元化,这对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尚处于初期阶段.根据美日欧货币国际化的经验,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选择可以借鉴日元和欧元国际化经验教训,在现阶段可通过市场行为与政府政策相互作用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2016年10月1日我国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初始权重为10.92%,紧随美元、欧元成为第三大储备货币."入篮"意味着我国人民币开始享有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同时也是倒逼国内汇率改制,逐步取消资本管制,开放资本账户,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整个过程中,跨境资本流动所引起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将加大我国相关企业的汇率风险压力.本文以人民币"入篮"后为背景,浅析我国企业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面对汇率波动风险而采取的对冲策略.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和债务可持续性问题暴露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完善,人们已经开始质疑主要国际货币的长期储值能力.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币不断升值,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难得的时间窗口.中国政府抓住历史机遇,迎合市场需求,积极推出相关政策,从贸易领域推动了人民币的跨境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自2009年4月8日试点以来,得到了指数型增长.但是从长期来看,人民币与已有国际货币在诸多方面还存在差距,必须清楚认识制约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的因素,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讲程.  相似文献   

5.
刘长花  孙健 《经济师》2010,(6):12-13
文章阐述了货币国际化的现实意义、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的下降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至2015年4月1日,亚投行成员国已经扩大到50个。亚投行的成立将致力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虽然在初期还是会用"美元"结算,但在运作成熟后,将鼓励使用人民币,这样以投资的形式将人民币带出去,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从而使人民币在亚太地区广泛使用和流通,因此亚投行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为方便人民币出海,在有可能在参加亚投行的50多个国家中,会用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根据其他国际货币的经验来看,一旦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严峻挑战,而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正逐步增强,这为人民币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三大货币国际化的发展模式,结合人民币自身发展状况,为人民币国际化找到一条更适当稳妥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完成特别提款权审议,同意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这将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历程中具有实质性意义的重大事件。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将使得货币篮子多元化和更加具备代表全球主要货币的特征,从而有助于提高特别提款权作为储备资产的吸引力;同时,这也有利于促进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对中国来说是难得的机遇。但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后,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加快,人民币需要承担国际资本流动的责任,国际收支监测体系的压力也会日益显现,金融市场的多元化会给国内金融市场体系带来较大的潜在冲击。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我国不断壮大的经济金融实力、不断扩展的全球政治经济影响力很不相称,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并不天然地需要将其货币提升到第二大国际货币的地位。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的国际地位主要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主导货币对货币地位的滥用以及履行国际储备职能的缺陷,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迫切性所在。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不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通过市场竞争优选主权货币充当国际货币是方向所在,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必须占有一席之地。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对我国的损害,主要体现在货币被动投放和外汇储备损失两个方面,本币国际化将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部分对冲储备损失。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潮流缩小了人民币在履行货币基本职能方面与现有国际货币的差距,国际化面临机遇。目前"管制是前提、政府来主导、离岸做平台、升值为驱动"为特征的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模式有其合理性,进展超过预期,但潜在成本巨大,可持续性存疑。应着眼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对冲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对我国带来的损失,以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为目标,以国内金融改革开放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发育为基础和平台,以资本项下人民币流出入为主要渠道,不拘泥于周边、区域,直接面向全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履行国际价值尺度职能不是短期政策重点。无须制定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表,不预设分阶段定量目标。相当长时期内,国际化的人民币仍需美元信用背书。对人民币国际化过程的主要风险,应有所预见、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IFM(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对中国而言,这是其在国际经济金融治理舞台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事,它关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提升.对此,在当下很多媒体的报道下,大家认为这一事件是指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了,直接减少了货币兑换的麻烦和成本等.这一想法是对于人民币"入篮"的一种误解.人民币加入SDR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这次加入只是人民币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并且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与其他"入篮"货币相差甚远,尽管长期影响积极正面,但短期仍有会导致人民币贬值、会加大国内货币政策调控难度等问题.对此,我们应理性的去看待这一事件.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的程度是比较低的,这种低的最重要标志是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远不及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虽然有媒体报道说,有40个国家的央行把人民币作为储备性货币来看待,但它毕竟不是一个可自由交易的货币,所以不能说人民币是一个全球重要的储备货币,所以我们必须要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有两个目标,一个就是要它成为可自由交易的货币,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汇率制度改革能够达到的目标.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人民币可自由交易的几乎所有的条件,如果我们和  相似文献   

12.
王博 《时代经贸》2012,(10):167-168
全球金融危机和债务可持续性问题暴露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完善,人们已经开始质疑主要国际货币的长期储值能力。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币不断升值,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难得的时间窗口。中国政府抓住历史机遇,迎合市场需求,积极推出相关政策,从贸易领域推动了人民币的跨境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自2009年4月8日试点以来,得到了指数型增长。但是从长期来看,人民币与已有国际货币在诸多方面还存在差距,必须清楚认识制约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的因素,才能更好地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巫彬 《商周刊》2011,(3):60-62
从30年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无名小卒,到今天走进越来越多国家的货币兑换点、ATM机,乃至中央银行储备库。人民币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国际化道路;从1996年12月1日,中国接受国际货币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到“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央行1号公告,人民币正在以全新的步伐加速走出国门;从结算货币向投资货币、储备货币分阶段地逐步过渡的过程中,人民币的国际化路线图已变得越发清晰明确。  相似文献   

14.
曹标 《当代经济》2016,(33):111-113
以SDR将人民币纳入货币篮子为标志,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阶段性成功,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将如何推进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汇率制度对于货币国际化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以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这四种主要国际货币为例,分析了它们在国际化过程中的汇率制度选择,总结其利弊得失,得出结论认为,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该国国力累积的结果,不能一蹴而就,为了确立本国货币的国际信誉,应采取稳健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人民币国际化开始提速,这标志着国内、国际金融领域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人民币国际化还面临一些现实障碍:中国经济规模足可支撑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但中国不是经济强国;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现代金融体系业已形成,金融大国初见端倪,但中国也还不是金融强国;中国经济实力逐年增长,但是中国政治军事的全球影响力还有待提升。最终,只要中国经济保持长期的繁荣稳定,人民币国际化就能成功。在2020年左右,人民币将取得日元、英镑的国际地位;建国100周年前后,人民币将加入美元、欧元及人民币的三极国际货币大家庭。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14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主要表现在人民币离岸市场快速发展、境内外人民币投资渠道的增多、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量的加大等多方面。央行2014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央行已经或准备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七大储备货币。随着沪港通、RQDII及金砖银行等新机遇的出现,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已驶上快车道,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厘清形势,为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逐渐走出国门,被其他国家所接受,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因素,以期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对症下药,快速而顺利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利用美元、英镑和日元1987~2011年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国际储备货币份额的决定因素。利用模型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预测,得出到2020年人民币的国际储备份额将会在10%左右,预测结果显示,对中国来说,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邵华明  侯臣 《财经科学》2015,(11):23-33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正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货币国际化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美元国际化的历程,以及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世界主要货币的国际化指数和外汇储备份额状况,并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指出人民币国际化应以渐进的方式推进,即人民币自由兑换,利用我国现有的优势实现人民币区域化,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最终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是本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重要体现,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使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已经成为国家、广大学者、相关行业人员的关注重点.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大课题,是一个探索性的前沿问题.本文立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有利条件,比较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从整体上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利大于鼻.我国应该有计划地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建立引入中间品生产贸易、出口品定价方式变动、资本不完全流动以及冲销干预的开放新凯恩斯模型,在外国进口关税冲击环境中,在不同程度的汇率管理和资本管制下,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差异性影响.结果表明:(1)货币国际化通过提高出口品本币定价比例,降低了因外国关税冲击导致的本国经济波动和福利损失;(2)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逐步放松汇率管理和资本管制能够提升货币国际化对本国经济的改善效果;(3)随着汇率管理的不断放松,相较于最终品,出口中间品本币定价比例提升对本国经济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因此在不确定性增加的全球贸易环境中,应坚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放松汇率管理和资本管制,并重视出口中间品人民币结算比例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