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的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问题促使低碳经济转型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转型的研究成果从概念解析、转型意义、情景分析及对策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与评价,进而指出了低碳经济转型研究的进一步方向.  相似文献   

2.
发展低碳经济是嘉兴市的必然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嘉兴市能源资源匮乏,环境保护时不可待,低碳经济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是顺应时代的。我市将开展低碳经济宣传教育,全力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是新的一种经济的发展模式,其建立在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的基础上,强调的内容是排放较少温室气体获取较大经济产出,目前这种经济模式普遍得到认可,影响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尤其是中国。我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国,在逐步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但也有一些潜在的优势。我国既要有效解决这些制约因素,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潜在优势,并提出有关策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真正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发展。本文重点探讨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人类社会以低碳经济发展为背景的第三次能源转型即将到来。以辽宁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仍处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重化工业结束以前的碳排放强度上升时期,要实现预定的碳排放量目标困难重重。从长期发展看,仅仅靠改变能源消费模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不够的,还需转变当前的能源消费模式,发展新能源产业,以此解除化石能源对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文明建设的制约,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总被引:129,自引:2,他引:129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时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转型:政策、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不仅是一个选择、一种必须,而且是要解决在怎样程度的速度和规模上促进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问题。世界各国各级政府和商业部门在调整贸易、融资和生产计划方面的决策上,提出了无数的低碳政策措施,发起各种低碳倡议。为避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必须借鉴国际经验教训,中国要以超前的眼光对低碳经济进行战略部署,尤其要避免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被高碳排放锁定。  相似文献   

7.
浅议低碳经济与中小企业战略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低碳经济与中小企业战略转型的关系,提出了中小企业战略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将取代传统经济成为引领下一个经济增长点的引擎,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对我国来说有着特殊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本文总结了苏州市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转型的举措和面临的难题,提出今后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河北区域经济如何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快速发展中的河北来说,如何从本省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具有河北特色的向低碳经济转型之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人工智能时代以及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产业智能化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实现低碳转型的有效途径。本文借助网络爬虫、手工搜集数据等方法,围绕智能化条件、智能化创新和智能化应用三个维度构建出中国283个地级市的产业智能化指数,探讨了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将产业结构升级划分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探析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在产业智能化与低碳经济转型之间的作用机理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较大的低碳转型压力,产业智能化能够显著促进低碳经济转型,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产业智能化能够通过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技术创新水平推动低碳经济转型。进一步研究表明,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转型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槛特征。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位于中等水平时,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转型的推动作用最强;当技术创新跨过门槛值后,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才得以显现。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产业智能化主要作用于低碳试点城市、高碳排放强度城市、东部城市和一线城市的低碳经济转型。本文研究结论为促进我国产业智能化升级,推动低碳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  相似文献   

11.
经济崛起与生态脆弱之间的矛盾为低碳经济时代的变革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该文通过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生产转型内涵的定位与分析,考察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碳排放现状及现实困境,指明了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的未来路径。  相似文献   

12.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协议  相似文献   

13.
从低碳到静脉的经济转型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迪 《经济导刊》2011,(3):36-37
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致使气候变暖,危及地球的生态系统平衡,威胁人类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为应对气候变暖的影响,圳氐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即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 Low - carbon Economy)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本文从低碳经济理念出发,探讨了我国能源结构现状,分析了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国际新挑战,从而提出了我国出口企业转型发展的相关对策,即企业必须优化能源结构,优先开发低碳技术,强化环保意识等.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背景下,山东省传统的加工贸易已经不能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转变加工贸易发展方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研究我省加工贸易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面临的问题,提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经济的发展过度依赖于煤炭资源,对山东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桎梏,无论从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能源消费结构还是目前的环境污染状况来看,都迫切要求山东省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型,迫切要求走低碳发展之路。文章分析了山东省煤炭产业低碳发展存在的能源结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发展模式未从根本上转变等问题,以及在低碳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从煤炭生产的低碳转型、煤炭利用的低碳转型、煤炭技术的低碳转型、煤炭业务的低碳转型等方面提出了山东省煤炭产业低碳转型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背景下,山东省传统的加工贸易已经不能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转变加工贸易发展方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研究我省加工贸易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面临的问题,提出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化石能源耗竭与气候变化约束下的经济低碳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锋 《当代经济科学》2012,(3):1-11,124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产品生产、技术研发、新能源生产和温室气体减排四个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并运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了在化石能源耗竭与气候变化约束下,经济低碳转型中的一系列关键变量的长期行为方式和中短期平衡增长路径;进而刻画了劳动力在各部门间的配置和转移、化石能源价格、排放空间价格对能源结构、碳强度、消费、单位劳动碳减排量、单位劳动产出等变量的影响机制;同时揭示了运用一些政策工具实现经济低碳转型的时机选择。  相似文献   

19.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夕,我国公布了自己的碳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标志我国已经开始发展"低碳经济",所以作为我国传统重工业基地的山西,煤炭产业能耗高、污染重,二氧化碳排放多,其转型是否顺利成功,"低碳经济"是否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我国减排目标的实现。文章具体阐述了山西省的煤炭产业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深入分析了煤炭产业转型的方向,并提出了转型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占中国国内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9%,预计到"十二五"期间这个比例都不会改变。在此背景下,煤炭产业粗放经营导致的环境污染与低碳经济之间的矛盾凸现出来。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为破解这一矛盾进行了有益探索,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方向。经过整合,煤炭产业开发格局由过度竞争、无序竞争向适度竞争、有序竞争转变,生产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逐步实现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