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边缘区是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快的地区,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掌握土地利用现状特征,了解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对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2006年北京市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利用多种数学模型分析大兴区土地利用结构特点,探讨其存在问题及土地合理利用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土地利用呈现"北城南乡"格局,具有明显城市边缘区特点;土地整体功能较强,但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不均衡,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后备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长株潭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区域土地利用战略应为:统筹兼顾,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协调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集约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严格管理,加强土地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3.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边缘区是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快的地区,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掌握土地利用现状特征,了解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对合理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2006年北京市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利用多种数学模型分析大兴区土地利用结构特点,探讨其存在问题及土地合理利用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土地利用呈现“北城南乡”格局,具有明显城市边缘区特点;土地整体功能较强,但区域间土地利用结构不均衡,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后备资源不足。  相似文献   

4.
根据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原则,通过中原城市群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文章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入手,阐述了中原城市群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中原城市群地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思路,即加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研究,促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王晓丹 《当代经济》2018,(13):89-92
随着海西建设的深入,福州的经济建设对土地利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福州市的概况以及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探讨了福州市目前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与所面临的机遇,进而提出福州市土地利用战略措施,以期为今后福州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辽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测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以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辽宁省为样本,选取2000和2009年辽宁省14个地市的土地利用结构数据和相关指标,对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进行了系统测评.结果表明,在辽宁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现状不理想,尤其是工业用地结构效率低于农业用地结构效率.在分析影响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对如何优化辽宁省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结构效率设计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宋鸿  龙丹  柯尊礼 《当代经济》2009,(22):102-103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对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增长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针对城市圈内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现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土地利用结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益三个方面,对1996~2008年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类型仍以农用地为主体,但其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有所下降,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逐步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指数逐年上升,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基于对土地利用变化态势的分析,提出优化结构、集约利用、强化生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
范维正 《当代经济》2006,(12):14-15
土地利用规划实质上是人类对未来土地利用及其发展趋势所作的预先估算过程,其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群众利益.土地规划是以追求效益,兼顾公平为职责对土地供需做出预测,协调供需矛盾,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引导持续土地利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主体已经由以往的国家集体逐渐向多元化主体过渡,市场化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作用越来越高,公众参与土地规划的意识不断增强,需要建立磋商机制,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协调.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土地利用规划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结合实际发展的需要,提出一些关于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建设的初步意见和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成因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宋戈  吴次芳  魏东辉 《经济地理》2006,26(2):313-317
不同城市由于职能定位不同,其城乡结合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土地利用结构。文章从哈尔滨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结构形成的机理和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入手,选取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这一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带为研究区域,以民主乡的现状数据为依据,运用线性规划模型,以SPSS和LINGO软件为计算手段,对这一特定地域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分析优化结果,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综合指数模型的焦作市土地集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持续利用四个方面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对焦作市2000—2009年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焦作市土地利用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增加趋势,但是存在阻碍土地利用集约利用的因素,建议从合理调控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增加土地投入强度、提高土地持续利用等方面促进焦作市土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2.
县域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益的权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遗传变异模型,以±地利用类型为模型变量,以区域总面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约束条件,模拟生物进化的机理,通过反复迭代得到一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非劣解集合.结果表明:土地生态系统间存在多种权衡关系;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效益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它们在土地生态系统中相互影响并发挥不同的功能与作用;利益相关者可根据不同的利益需求,在社会、经济和发展目标和维持生态系统运行能力之间做出权衡,通过不同方案的选择,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综合最优,为协调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政府土地利用决策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3.
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变了土地利用区位,有利于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和土地生态保护,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也将进行一定的调整.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在乡镇区划调整中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没有突破县(市)行政区划限制,不能在更大经济区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被撤乡镇政府驻地土地闲置低效,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有待改善;集镇集体土地房产交易缺乏相应的规范.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州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从广州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现状入手 ,分析了广州市城市交通的发展及运输结构。在对城市总体土地利用状况描述的基础上 ,探讨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广州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 ,及目前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为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新疆城市化将成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趋势。评判新疆城市土地利用的问题,有助于揭示新疆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不仅为新疆的生态保护方面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可为区域土地利用的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提供借鉴,从而促进新疆的合理化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州城市效能与土地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曹小曙  杨帆 《经济地理》2000,20(3):74-77,73
本文从广州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现状入手,分析了广州市城市交通的发展及运输结构。在对城市总体土地利用状况描述的基础上,探讨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广州城市交通与土地的互动关系,及目前城市交通与土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之一为土地利用规划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熵值时序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开展城市土地利用研究,定量地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方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地利用的变化原因与机制,促进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长沙市1996—2007年土地利用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借助信息论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原理,分析了长沙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间内,长沙市土地利用信息熵持续上升,均衡度、优势度呈波动状态,土地利用职能相对扩张,土地空间利用类型表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新围海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数学规划模型在新围海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在模型分析与实例应用相结合的基础上,选择浙江沿海新围海涂作为典型研究区,根据当地滩涂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实际开发需要,应用数学规划方法构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决策模型,对规划范围内新围海涂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配置。研究结论:应用数学模型对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是可行的。但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空间优化配置方法,实现定性、定量和定位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模型、土地利用双向变化动态模型等数学模型对梧州市的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结构变化和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梧州市土地利用变化中存在耕地一直在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并提出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生态农业等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土地资源进行配置的基本手段,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对于区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以晋城市为例,基于信息熵的理论,对晋城市1996~2008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及2008年各区县信息熵差异进行了研究,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晋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呈增加趋势,土地利用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土地利用朝着均衡状态发展;2008年各区县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差异较大,反映了不同的经济水平和土地利用状况;经济因素和农业发展因素是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基于信息熵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有利于揭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