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人为本”被现代企业确定为管理的核心,“人”的因素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人”做为一种“活劳动”,必然需要一定的成本做为“支持”。人力,包括人的知识和人的技能,二者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只有通过一定方式的投资,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才是一切生产资料中最重要的资源。美国学者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投资的结果,并非一切人力资源,而只有通过一定的投资方式、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因此人们的知识和技能是资本的一种形态,舒尔茨将它称为人力资本。从人力资本到人力资源是一个智力加工的过程,是人力资本内涵的继承、延伸和深化,而人力资源成本应是二者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经营发展是依靠物力资本运作以及人力资本运作来实现的。60年代初美国的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论",他从二战后德国及日本发展的特殊例子中总结出: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项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经济发展的取决因素是人的质量提高。据此,我  相似文献   

3.
王乾  田勃 《经济师》1999,(8):48-48,96
本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发表《人力资本论》,开辟了人类关于人的生产能力分析的新思路,强调人的智力、素质、道德、修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但它把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实物资本、贷币资本放在同一位置即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在地位上是等同的。在知...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人力资本是首要资本。舒尔茨等人的人力资本理论和卢卡斯等人的新增长理论,都说明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的增长对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刘芳 《经济导刊》2011,(6):32-33
对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已有漫长的历史,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亚当·斯密、萨伊、穆勒、舒尔茨和贝克尔等都在研究中对人力资本有相关探讨,把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看作是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一种资本。此后,国内外大量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和丰富了人力资本理论,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本与劳动力的关系——两种理论观点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经济学的资本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资本理论分属两种不同的理论分析范式。马克思经济学分析范式中"人力"不是劳动者的资本,劳动力商品化并非是劳动者自己将劳动力资本化,可变资本只是资本家的资本,而不是劳动者的资本。舒尔茨等人在人力资本理论中将"人力"称为资本,只是意味着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又增加一种原本不为人知的生产要素,技术分析的需要是主要原因。加之该理论的理论框架、方法论与前提假定等方面的内在缺陷,将其植入马克思经济理论会导致两种理论范式的冲突。  相似文献   

7.
郭俊彦 《经济论坛》2003,(20):27-27
一、树立新观念,抓住以人为本这一关键因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任何形式、任何内容的企业管理,都必须首先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性资源,而且是一种资本性资源。一些西方企业舍得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投资,不再一味地以降低人力投资为目标,而是看准人力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能量。因此,从管理的观念上,我们应该摒弃把人当作一种成本来看待的旧传统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要把人视为企业中最宝贵的,可以增值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法民 《经济论坛》2006,(19):32-34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人力资本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领域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自身具备较高的劳动力素质是现代工业化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理论成为各国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是提出人力资源理论的代表人物,20世纪6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舒尔茨和贝克尔相继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人力资本的理论框架和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人力资本测度研究。二、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物质资本与人…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从而影响农民收入。正如舒尔茨所说的那样,引进新生产要素,不仅要引进杂交种子、机械这些物质要素,还要引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  相似文献   

10.
对于教育的功能,经济学主要有两类解释。一是由舒尔茨、贝克尔等人所倡导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劳动生产率,进而有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二是由斯宾塞、阿克洛夫、斯蒂格利茨等人所倡导的信号传递或信息甄别理论,其中教育的主要功能不是提高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1.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马克思经济学检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劳动力在这种关系中是资本赖以存在的前提性生产要素。马克思经济学分析范式中"人力"不是劳动者的资本,劳动力商品化并非是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力资本化,可变资本只是资本所有者的资本,而不是归属于劳动者的资本。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和西方的资本理论分属两种不同的理论分析范式。舒尔茨等人将"人力"称为资本,使生产过程中所有投入要素都皈依于资本并通过货币进行计量,技术分析的需要是其主要原因,而且该理论在理论框架、理论进路、方法论与前提假定等方面都有内在缺陷。人力资本理论植入马克思经济理论会导致两种理论间范式冲突。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影响因素众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认为,—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向它的人民提供品种日益增加的经济商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个增长的能力,基于改进技术,以及它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两大类,认为经济增长是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和再配置的结果,并把众多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六大类。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芝加哥学派的舒尔茨、贝克尔等人认为应当把人力资本作为与物质资本同样的生产要素加以考虑,并且人力质量的改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原因,经济增长大部分来自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相似文献   

13.
异质型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差距中的贡献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问题的提出长久以来,人力资本在解释收入差异问题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和马歇尔的研究,但直到20世纪中期,舒尔茨、明塞尔以及贝克尔等人才构建起人力资本理论的完整框架。早期的人力资本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观经济领域,即认为个人的教育水平及工作经验对收入具有决定性作用。但随后人力资本理论也被用于宏观经济研究当中,如丹尼森和约根森等人在进行经济增  相似文献   

14.
从人力资本结构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人力资本的定义。被认为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奠基者之一的舒尔茨将人力资本界定为“人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舒尔茨,1962);而萨洛(1970)提出“人力资本定义为个人的生产技术、才能和知识”。麦塔(1976)的定义更为宽广,“居住于一个国家内人民的知识、技术及能力之总和,更广义地讲,还包括:首创精神、应变能力、持续工作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兴趣、态度以及其他可以提高产出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人的质量因素”。  相似文献   

15.
ESOP与外贸企业职工持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在解释美国经济增长时,发现在考虑了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增长后,有很大一部分经济增长因素无法解释。着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明塞及后来的贝克尔等人把这一无法解释的部分归之于人力资本,从而掀起了人力资本“革命”,舒尔茨和贝克尔还因此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人力资本,是指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和熟练程度、健康等的总称,代表人的能力和天资。人力资本的显着标志在于它既是人自身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一种资本,是未来收入的源泉。在舒尔茨看来,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既有同质性,又有异质性。同质性表现在两者都有资本属性,都能带来收益;异质性在于两者的收益率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是一种居于主体地位的能动性资源,它能够激活物质资源,主动适应物质资源,使得国民经济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则从另一方面角度指出并论证了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鉴于人力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能量,当今世界上多数企业都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投资。与此同时,在管理实践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提法,如“人本主义管理”、“以人为中心”、“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等等,许多企业更是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考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有企业对人…  相似文献   

17.
自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人力资本投资”(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这一重要概念并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以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人力资本和人力投资的意义更为重要。在我国,很多的学者对人力资本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很多的学者却认为人力资本出资等同于企业股权激励措施。他们认为,企业承认人力资本的资本属性,允许人力资本所有者以人力资本出资的目的就是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和员工持股制度(ESO…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外部性与中国公共教育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海标 《经济论坛》2005,(19):43-45
一、引言1960年西奥多·W·舒尔茨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的关于人力资本的演说,成为人力资本理论诞生的标志。继这次演讲之后,理论界逐渐形成了一股人力资本研究热潮。人力资本是以人为载体,通过教育、培训、迁徙流动、工作实践、体育锻炼等有形或无形的投资形式而形成的,以知识、技能、健康等为表现形式的,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未来收益能力的价值。其投资形式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医疗保健、迁移,以及收集价格与收入的信息等。而投资主体主要有个人、企业和政府,其中个人和企业作为“经济人”,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原则,进行人力资…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本理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只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一部分,舒尔茨的理论贡献在于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而不是对人力资本的系统研究,马克思应是系统研究人力资本理论的第一人。尽管马克思没有提出过人力资本的概念,但他在《资本论》中论述的可变资本与舒尔茨所说的人力资本精神是一致的,同时他还对人力资本的范围、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尤其重要的是,他还引进了制度因素指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力资本投资或人力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社会在人力资本生产与再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这对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在西方学者中,以西奥多W.舒尔茨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国内对人力资本的定义也较多,概括起来,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培训等投资形式蕴含于人自身的技能、知识、健康素质和水平的存量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