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居民的储蓄收入弹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研究设计上,根据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综合收入、物价和利率等因素,建立协整回归模型考察我国居民的储蓄收入弹性,并与美国的情况进行简单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居民的储蓄收入弹性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依然显著大于1,目前,对我国居民来说,由于人均收入依然很低,储蓄存款还是奢侈品,是穷人的资产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国居民的储蓄收入弹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研究设计上,根据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综合收入、物价和利率等因素,建立协整回归模型考察我国居民的储蓄收入弹性,并与美国的情况进行简单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居民的储蓄收入弹性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依然显著大于1,目前,对我国居民来说,由于人均收入依然很低,储蓄存款还是奢侈品,是穷人的资产选择。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利率对居民储蓄产生同方向影响。我国近年居民储蓄的名义利率弹性和实际利率弹性并不是无弹性,而是有弹性,只是居民储蓄名义利率弹性较小,实际利率弹性异常。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强化居民储蓄利率弹性,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息是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 ,是储蓄的未来收入 ,储蓄行为受利率变动的影响。近期我国储蓄利率弹性变弱 ,主要原因是利率的市场机制没有形成、居民人均收入低、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单一以及由于制度变迁而引起的收入两极分化加剧、生活支出结构改变而引起的对未来预期的改变等。利率机制市场化、金融市场多样化和扩大消费信贷提高居民收入和限制非法收入等是提高储蓄利率弹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居民储蓄多年居高不下是不_争的事实,尽管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鼓励居民消费,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等措施,但是成效均不明显。文章介绍了我国1991年到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现状,对城镇居民影响储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选择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品价格指数、一年期存款利率、A股筹资额等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修正检验。然后根据结论,提出关于降低居民储蓄存款额的一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储蓄利率弹性弱化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息是当前消费的机会成本,是储蓄的未来收入,储蓄行为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近期我国储蓄利率弹性变弱,主要原因是利率的市场机制没有形式,居民人均收入低,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资渠道单一以及由于制度变迁而引起的收入两极分化加剧、生活支出结构改变而引起的对未来预期的改革等。利率机制市场化、金融市场多样化和扩大消费信贷提高居民收入和限制非法收入等是提高储蓄利率弹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选择上海为研究对象,采用Johansen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城市金融业发展和储蓄率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上海金融业发展"动员"了居民储蓄.而通过对资本形成和居民储蓄的回归分析发现,居民储蓄虽促进了资本形成,但贡献率不大,这主要是由于投融资体系、商业银行效率、金融业市场化程度等方面的原因所致.  相似文献   

8.
根据资产选择理论,国债的发行取决于国债利率和居民对国债资产需求的大小。目前,预防性储蓄存款是制约我国国债需求的关键因素,因此,以往反映居民应债能力的指标需重新考察。采用ARIMA模型对我国国债潜在需求能力进行估算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国债规模已经接近国债的潜在需求能力,国债实际发行空间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居民储蓄中用于养老、医疗、教育等预防性储蓄的比重仍然较高;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释放预防性储蓄存款是增大国债可发行空间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利率调控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的利率弹性.文章采用直线回归和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对2002-2009年间我国储蓄利率与储蓄额以及储蓄利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的名义利率和储蓄额之间有着较大的相关性,即储蓄的利率弹性是比较充分的.但是实际利率和储蓄额之间呈弱相关关系,说明居民储蓄的利率弹性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对此,本文分别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凯恩斯认为储蓄不仅仅决定于利率,更重要的是受收入水平影响;收入是消费和储蓄的源泉,只有收入增加,消费和储蓄才会增加;收入不增加,即使利率提高,储蓄也无从增加。山西作为我国能源供给布局中不可替代的能源基地,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的对能源需求的猛增,大量资金投入到能源重工建设,整个产业结构区域固化,这也就导致了居民收入整体的增速趋缓,财产性收入增长缓慢。本文利用近年山西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实证研究了利率变化对山西居民储蓄的影响,发现了利率变化与山西居民储蓄并没有显著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资产选择理论对国债的最大可能发行空间进行分析,认为国债的发行则取决于国债利率和居民对国债资产需求的大小,预防性储蓄存款是制约国债需求的关键因素,以往反映居民应债能力的指标需重新考察。通过对我国国债潜在需求能力的估算和预测,发现我国国债规模已经接近国债的潜在需求能力,国债实际发行空间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文章使用流动性约束拓展Dynan模型,对中国城镇、农村不同收入等级居民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城乡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多来自中等收入家庭,且不同收入等级家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呈正态分布特征;2.当期流动性约束下,农村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明显增强,估计结果更合理,而城镇居民储蓄行为不受当期流动性约束影响;3.服务类消费价格普遍上涨带来预期流动性约束对农村、城镇居民的储蓄行为都有显著影响,造成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  相似文献   

13.
外资代工模式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我国的就业水平,进而影响了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丰富了产品种类,影响了居民的需求收入弹性。另一方面,外资代工企业的逐利性决定了它们永远寻求最佳的性价比地区,当本地资源优势丧失或外部环境恶化时,它们很可能迅速迁移而造成本地产业空心化。所以,为外资代工的本土企业必须尽快实现自我升级。本文讨论外资代工模式下本土企业升级的内外市场环境,分析市场化水平、收入水平、需求收入弹性、消费结构、贸易壁垒以及实际汇率水平对本土企业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福建农村居民AIDS模型,研究了福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问题。研究显示:农村居民在食品消费、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等消费上因地区收入差异而显著不同,在居住消费上表现出与收入水平的关系呈中性;农村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及服务类的消费趋向上地区间差别不大,说明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提高;农村居民在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上的价格弹性基本上为异常的正值,反映出农村居民注重人居生活质量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福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结构相关数据,以ELES模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为理论基础,对2006年、2009年、2012年三年的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做出定量分析比较,并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预算份额、基本需求支出、收入弹性与自价格弹性五个方面对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变迁展开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最终消费率的分解,发现导致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表面原因在于居民消费项目的变化。但是,通过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特点的分析后发现,导致居民消费过低的根本原因,一是居民真实收入不高,居民的储蓄性动机仍然很强,政府对居民的“补贴不足”;二是政府对消费性投资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对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政府都可以采取有效的行动来改善目前的消费状况。实证分析表明,居民真实收入的增加依然是影响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因素;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性支出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居民消费,而对消费性产品的投资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的扩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使用1985-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结构相关数据,利用时间嵌入路径LA/AIDS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考察了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变化特征和居民生活改善程度。结果表明:1992-2003年间是城镇居民消费方式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各类消费品的需求弹性、交叉弹性及支出弹性变化情况发现,粮食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其弹性值变化不大;肉类、交通通信支出的弹性值逐步变小,消费量逐年上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医疗保健支出弹性逐渐变大,有望成为“十二五”期间努力扩大消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来看,均处于偏低水平。文章基于初次分配视角,将消费率分解为Y/GPP与C/Y两个因子,提出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下降及预防性储蓄增加。针对如何使居民“有钱花”和“敢花钱”,提出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居民劳动报酬占比、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行税制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调控效应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税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没有明显的调控效果,其原因在于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与调整滞后于经济发展,现行税制收入弹性差,应征税种缺失,税率结构零乱.为此,应改革现行税制,特别是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完善税收调控体系,构建以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为主的双主体税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