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乾县只要提起刘丛洲,知情群众都能讲出他很多故事.有人说:"他是个英雄,舍己救人的事一般人做不到!"也有人说:"他是一难得的好人,一个真共产党员!"还有人说:"他这人怪,辛辛苦苦赚的钱帮了别人,为救别人连自己命都不顾,不知图了个啥!"  相似文献   

2.
试析特区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及改革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方 《特区经济》1995,(9):28-29
<正> 昔日,深圳特区靠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和敢闯的精神,在短短的15年内,“杀出一条血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区国有企业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壮大.然而,在全国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特区国有企业普遍感到经营困难,面临着效益低下,甚至亏损严重的困境.对此,有人提出了“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的疑问,也有人失去了信心,认为国有企业的将来只有“死路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区国有企业如何发展?出路何在?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问题.一、深圳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目前,特区国有企业面临的困难既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和冲击,也有自身内在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1、竞争能力不强.随着全国改革开放全方位地纵深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特区昔日政策上的优势已不复存在.深圳国有企业原有的一些“政策饭”、“独家饭”也吃不上了.然而,令国有企业经营者们更伤脑筋的是,当政策放开之后,在目前市场经济调控、约束机制特别是经济法律体系尚未完善,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党的思想引领和政策措施都非常明确,非常准确,非常出色.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新世纪以来的十几个一号文件. 生活非常需要钱,但是生活并不仅仅只是钱.我们常常说幸福指数,幸福指数从来都是多项内容的综合.可以相信,会有人为了千金财富而甘愿置身于恶劣环境,但同样,会有人为了在美好的环境中生存而宁可一掷千金!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心灵的世界是靠尊严支撑的。不怕没有钱,就怕没有尊严。我们培养孩子从小要有骨气、有尊严。尊严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一个乞丐跪在地铁通道摆着铅笔摊乞讨。来了一个商人,丢下一美金,匆匆离去。一会儿,这位商人又跑回来,认真地对乞丐说:“咱们都是商人,都是卖东西的,我刚才付给了你一元钱,没拿东西,现在我要拿走。”说着,蹲下来,挑了几支铅笔走了。商人的话,让乞丐大为震动。他第一 次听到有人称他“商人”,第一次听到有人 说他“卖东西”,他一下子找到了做人的尊 严。他迅速站立起来,掸掸身上的土,开始 …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很少有人跟深圳没有任何关系。你自己,抑或你的亲朋,总有一串足迹印上了这片土地。提起深圳,你第一个想到的会是谁?官方最新数字说,深圳的实际管理人口已超过1200万。我们从1200万里遴选出以下10个,他们是25年特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深圳是特区的标签,这些人,是深圳的脸谱。  相似文献   

6.
1979年 中 央工 作 会 议 期 间, 中 国 改 革开 放 的 总 设 计 师小 平同志 在听 取广 东 省委 汇 报工 作时 ,提 出了 创 办特 区 的设 想:还是办特 区好 ,过 去 陕甘 宁 就是 特区 嘛,中 央没 有 钱,你们 自 己去 搞,杀出 一条 血路 来 ! 一、特区 的本 质 是什 么 本质 或  相似文献   

7.
说钱     
钱,姓金,名钱,字钞票,古来已有。从物质的角度看,它不过是一张薄纸,一片金属而已。别看这区区东西,却映照出社会的众生象。 在商品经济的社会,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这话确也表达了生活中一些具体现象。吃喝拉撒睡,开门七件事,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经历了10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已初步确立起在宏观计划指导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运行模式。然而,近来却有人对这一行之有效的模式产生了怀疑。这就不得不对这一模式作进一步的探讨和重新认识。(一) 我国特区经济运行机制采取何种模式,主要取决于特区所有制结构和特区商品经济的特性,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据此,可进一步分析如下: 第一,从特区所有制结构看,由于特区是集中引进外资的特殊经济区域,在特区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一个以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月,清华大学毕业生徐华欧从繁华的北京来到了荒凉偏僻的甘肃省临洮县中铺镇,开始了他的支教生活。然而,随后的许多事情让他深感不解,自己竟然成了许多村民的摇钱树,一些村民频频向他伸手要钱。徐华欧解释说:“我没有钱,但我可以给你们技术,可以给你们带来文化。”得到的回答却是:“我们不要技术,不要文化,我们只要钱。”甚至到了深夜,也常常会有人敲着他的门  相似文献   

10.
经济特区建立后取得巨大成功,主要是改革方面的成功,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基本框架,这个试验最终推动形成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人认为特区过时了,可以不办了,主要是把特区等同于出口加工区。如果认为特区是试验田,它的任务并没有完成,还将继续发挥作用。从未来看,特区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1.
周文彰博士的新著《特区导论》,出乎出版商海南出版社的意料,初版印行2000册,依然很快售完.特区的大学教材用它,干部培训用它,普通读者也愿意读它.这本书之所以受欢迎,就在于它是对我国经济特区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怎么样等问题作出系统理论阐述的开山之作,既是引导人们认识和了解特区的教科书,也是帮助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深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好教材.这本书首先好在它对特区的论述有理论深度,成理论体系.它依据邓小平的特区思想和我国特区的实践,着重阐述了特区的地位和作用、特区的性质、特区工作的特点和重点、特区投资环境、特区的特征、特区意识、特区的规范、特区的历史命运,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自成体系的特区理论.并且,这些阐述有创见,有深度.例如,关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作者指出:特区是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而出现的,因此,特区并不是广东、福建和海南的特区,而是中国的特区;特区政策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属于照顾性的“地区倾斜政策”,而是国家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道路、对外开放道路和现代化建设道路而采取的“特殊  相似文献   

12.
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关键是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性的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实现“两个转变”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事在人为,路在人走,业在人创.特区人的思想道德面貌如何,直接关系到特区优势的增创和发挥,关系到特区的前途和命运.只要有一批对特区建设有着高度责任感的人,有一批敢为天下先,敢冒敢闯,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人,有一批具有奉献精神和高尚道德品质的人,特区更上一层楼的目标就会实现.一、加强特区道德建设,是增创特区新优势的重要方面现在,一讲特区优势,就说体制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开放优势,却很少讲到培育精神优势、道德优势,这实在有点偏颇.笔者认为,加强特区道德建设,研究、探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3.
正一如果不走进泉州,很少有人能了解那里的老区建设工作开展得如此有声有色: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拿出真金白银,形成长效机制,十几年如一日,切实解决老区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推动老区全面发展。可以说,泉州的一些措施都是常规性的,但为什么发挥的效果非常显著?也许有人会说,泉州是经济发达地区,有足够的财力投入支持老区建设。多年老区建设工作的经验是,钱,很重要,但不是  相似文献   

14.
谈到要把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成为“香港”,有人十分反感,认为,这是要进一步把深圳变为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特区。这并不奇怪。早在深圳特区刚刚建立,就迎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责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认为,这是在搞资本主义。尤其每当特区在建设过程中遇到某些挫折和困难时,指责声更是不绝于耳。可以说,在深圳特区问题上,“姓社”“姓资”的争论,其激烈复杂的程度,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少见的。事关特区性质及其发展前途,不能不认真讨论。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在对深圳特区的题词中指出: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里讲到经济特区的经验。这个经验是极其丰富的。我认为,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无疑是如何在实践中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在这个“如何”中,有一条十分重要但较少有人予以专门论述的基本经验,这就是,正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现在房地产业已经到了冬天;有人说,房地产业就在寒冬里;还有人说,房地产的冬天即将过去.前一个时期舆论的热点话题如"拐点论"、"百日巨变论"、"断供说",简直撑破了眼球.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创立农业综合开发区成效显著杨自力海南是个大特区,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大特区里还有一个小“特区”,这就是始创于1990年的海南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被称之为“九亿农民的特区”。试验区的规划范围涉及9个县市和9个国营农场,面积达50多万公顷。从成立...  相似文献   

17.
理想与金钱,实际上讲的就是理想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历来不同阶级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人们的认识也不相同。在我国汉朝汉元帝时,大臣贡禹认为钱是万恶之源,主张取消金钱,用谷、昂等实物代替钱,他说:”富人藏钱满室,犹无厌足。民心动摇,夺本还未,耕者不能丰,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三国魏黄初二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又有人主张取消金钱,还作过取消金钱的尝试。在这期间的几百年中,不断有人提出类似主张,以为取消了金钱就可杜绝社会弊端,实际的作用是限制了商品流通,影响了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没有钱做不了慈善家”,李卓的故事已经有了答案。慈善家就是做好事不求回报,如果你没钱,你想办法让别人捐钱帮助人,这其实也是慈善家,因为慈善在你心中。  相似文献   

19.
谁偷了钱     
谢飞鹏 《中国西部》2014,(13):112-113
<正>"老师,昨夜又有人的钱被偷了。""谁的?"我不由有些烦躁。"小琴的,这次被偷掉二十块。"算来,这是女生寝室室长第三次向我报告丢钱的事。第一次是小萍少了五元钱,她没有和我说。一个星期后,班上小秀的十元钱也丢了。"寝室里有贼,昨夜就寝后门是关了的。"寝室长气愤地说,"真可恶,一个班的人的钱都偷。老师,一定要把这个贼抓了出来,要不她还会偷别人的钱。"  相似文献   

20.
说“比”     
说“比”赵恒耕比,是人们认识事物,指导行动的重要方法。但以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态度比,局面和结果迥然而异。时下在老区、贫困地区,人们常常把本地与特区、经济发达地区比。请看──一种比法是:人家办企业投入×千(×百)万元都拿得出,我们办个厂只要×万元都没有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