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游客管理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突破点,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杭州景区游客管理为例,从游客管理容量、满意度、行为、体验、投诉、安全管理方面杭州景区内游客管理存在优势和不足,提出景区游客管理措施,从重视游客管理意识、制定系统的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规划、进行人性化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实现对景区游客管理,最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最大化发展。为我国景区游客管理提供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管理措施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的游客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景区资源受到破坏、游客满意度下降,从而严重威胁着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就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游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游客数量管理、游客体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期望能为此类景区的经营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旅游认识的不断提高,贵州旅游景区要吸引更多游客前往,除了增强景区自身吸引力外,提供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增强景区可进入性也是很重要的,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流活动的开展。同时,旅游景区为了满足游客各种需要而开展的各种物流活动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大量的破坏,旅游景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物流活动产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滕玮峰 《江苏商论》2011,(1):152-154
游客生态消费行为是促进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在分析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杭州西湖景区实施免费准入价格体系的效应进行相关分析,认为低价有利于提高游客的生态意识并促进其生态消费行为.希望文章能对相关部门的景区门票定价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董洁芳  裴亚潞 《江苏商论》2014,(4):36-38,57
游客满意度对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以解州关帝庙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影响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因素进行调查,运用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满意理论和测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游客对关帝庙景区文化、导游服务、安全保卫是比较满意的,景区应注重这三方面的长期发展,使之成为解州关帝庙旅游发展的支撑点。而对于购物特色和娱乐设施等景区设施满意度很低,景区在这些方面则要予以重视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郭文  王丽 《江苏商论》2012,(1):135-137
本文通过分析游客对江苏无锡市城市文化旅游景区的意愿倾向,认为城市文化旅游景区通过差异化定位,寻求科学竞合发展模式,有助于从整体上实现城市旅游业转型升级,形成区域旅游形象高地和客源集聚高地。提出扩充生态位,形成多元化的城市文化旅游景区共生网络;分离生态位,形成差异化的城市文化旅游景区生态网络;优化生态位,形成一体化的城市文化旅游景区竞争网络三条策略。研究将为相关政府部门、管理机构等提供决策参考,为类似城市文化旅游景区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对景区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东地下大峡谷景区存在营销理念落后,景区吸引物单一和员工接待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景区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旅游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非常迅猛的发展。然而,伴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景区在游客数量以及营业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其经营管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旅游景区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财务管理模式不健全等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我国旅游景区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出发,探析如何构建旅游景区的财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综合性比较强、辐射面比较广的行业,旅游企业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而景区作为旅游业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游客旅游最终的目的地以及重要的集散地。当面临复杂的环境的时候,想要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首先要保证景区自身的安全性。而确保了景区和游客的安全之后,才能够确保景区以一个稳定的方式进行发展,所以景区的安全管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景区日常管理过程当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努力消除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对于一些意外事故进行积极防范。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安全管理机制,并做好相对应的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智慧 《商》2014,(46):168-168
国家旅游局确定2014年为“中国智慧旅游年”,要求各地旅游局结合旅游业发展方向,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城市、智慧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促进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随着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旅游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使游客的出行更加便捷和舒适,景区必须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数字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这是旅游景区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更是旅游业在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游客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游客满意度逐渐成为衡量旅游目的地旅游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尧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吃、住、行、游、购、娱、总体印象"七个方面游客满意度进行实地调研,并采用IPA分析法,结果表明,游客对尧山风景名胜区的饮食、住宿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对商品、通讯、卫生设施满意度较低,需要在进一步开发景区特色产品与项目、完善管理服务等方面提高游客满意度,促进景区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旅游形象已成为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因素。千山是我国开发较早的旅游风景名胜区之一,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但在游客心中一直没有形成鲜明的品牌形象。塑造千山旅游形象,以形象取胜是新时期提升千山旅游吸引力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地域文脉、受众和竞争对手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千山旅游形象塑造的基础,提出千山的旅游形象定位,并具体阐述了千山旅游形象识别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力促进了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翻译。而旅游景区公示语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必要的旅游信息,激起游客的兴趣。然而景区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景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廖四顺 《北方经贸》2010,(10):134-135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而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又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运城旅游业发展较快,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景点等级不高、支撑体系不完善、服务质量不好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投入,转变观念、加强培训、增强营销意识,以促进景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运城旅游业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如今我国的旅游业正在逐渐从传统的观光型转向参与体验型,提高游客满意度已经成为景区营销的主流趋势。沈阳国家森林公园自然风景优美、景区的历史悠久,但受制于景区内部资源优势未能发挥、文化特色模糊、服务意识不强,所以该景区的旅游营销手段亟须提升,本文从提升游客满意度的角度改进景区的旅游营销方式,以推动景区快速向参与体验型景区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旅游业以惊人发展态势并呈现出大众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等特点。游客中心作为旅游景区管理、对外形象展示的主要窗口,对其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是旅游业急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在构建旅游景区游客中心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IPA模型对南岳衡山游客中心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功能布局、旅游信息咨询、旅游公共信息展示和服务人员业务水平等方面为高重要性和高满意度指标,而在残疾人通道、自助触摸屏、行李寄存处、旅游纪念品销售、邮电服务等方面则表现不如人意。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下,世界各国发展起了第三产业旅游业,并且逐渐壮大,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也能够提供许多机遇。在我国最南端的海南岛,由于地处热带,植被繁茂,生物种类繁多,物产丰富,可以说是南海上的一颗明珠。我国在近几年逐渐对其旅游业发展重视起来,并且发展较好,引来了国内外的大批游客。然而随着城市的建设,导致在景区的环境遭受到污染,当前海南省生态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需要针对海南景区的自身特点,加大加强对生态园林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本文对建设生态园林的意义进行阐述,并且对海南旅游景区中生态园林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大众对旅游品质也寄予了越来越高的期望,旅游目的地的舒适与否成为大众选择的首要条件。影响旅游品质的因素众多,例如自然环境因素、旅游中的各项服务质量以及本文谈论的景区舒适度。通过对景区舒适度和景区瞬时承载量理论的文献研究,明确景区瞬时承载量与舒适度之间的关联,界定景区舒适度的内涵。本文中以温州雁荡山景区为例,根据景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将景区舒适度的分级,阐述分级标准以及分级内容,并分析各个等级之间景区环境差异、游客评价等。文中所指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天气因素、空气质量因素;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景区瞬时承载量、卫生环境、交通状况等。通过舒适度的分级,来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景区游览环境,为景区经营者安排适宜的景区活动提供向导,提高旅游品质,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新疆旅游,新疆旅游业出现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无疑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为避免旅游业重蹈工业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防止新疆旅游景区因忽视旅游环境容量而对景区和游客造成伤害,以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区为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游客对旅游环境容量的认知,并对其进行了调控研究。  相似文献   

20.
景宁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民族风情独具特色,生态环境良好,依托其唯一性,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本文通过对畲乡当地居民与景区游客的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途径了解景宁的旅游发展现状,获取居民、游客对于畲乡旅游业的评价与建议,对景宁旅游业发展前景进行剖析,提出发展景宁旅游业的建议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