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就任正非十五年的管理变革轨迹来看,走过了"摸索—复制—创新"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对于支撑华为的快速发展都不可或缺华为之于中国,无异于丰田之于日本,同样,华为管理模式也如丰田模式的一样,成为影响中国管理的一面旗帜。多年来,任正非每次对企业管理的思考,都会成为当年的热点话题。本次金融危机之后,任正非提出的"一线战斗力"观点,更是引爆了中国企业家加强一线管理的热潮。  相似文献   

2.
丰田汽车企业在日本国内占有重要地位.2006年度《财富》世界500强排行第七位的丰田企业,营业收入1726.16亿美元,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43625.8亿美元的3.96%.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八位的丰田企业营业收入为2 217.6亿美元,占日本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54742亿美元的4.05%丰田汽车企业的成功离不开石田退三.  相似文献   

3.
根据本刊此次调查,中国企业家认为最成功的日本企业依次是索尼、松下和丰田,印象最深刻的日本企业家依次是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和稻盛和夫。  相似文献   

4.
李岷 《中国企业家》2003,(9):44-44,63,64
根据本刊此次调查,中国企业家认为最成功的日本企业依次是索尼、松下和丰田.印象最深刻的日本企业家依次是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和稻盛和夫。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成功企业家的代表,任正非和张瑞敏奋战商海三十余年,分别带领华为和海尔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三十多年来,两位企业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不断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经营管理经验.任正非和张瑞敏的管理思想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之分.文章将就差异化进行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6.
丰田召回事件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丰田在自己引以为傲的"丰田品质"上出了安全问题,发生了大规模的召回事件,教训深刻.究其根源,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终生雇佣体制的瓦解.在日本企业的产品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非常大,为了降低成本,包括丰田在内的很多日本企业开始修正传统的终生雇佣制,尽可能减少终生雇佣员工的数量,采用大量的合同工、派遣工.  相似文献   

7.
商业前智     
《中国企业家》2007,(2):87-96
日本企业国际化经验研究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与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企业的国际化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基本都是赶超型,都面临文化上的障碍等。由于有丰田这类超级国际化成功榜样,日本企业一直是中国企业学习研究的对象。《中国企业家》此次刊登的这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是根据对大量日本企业的调研和对企业家的亲自访谈所总结的一个难得的系统版本。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与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企业的国际化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基本都是赶超型,都面临文化上的障碍等。由于有丰田这类超级国际化成功榜样,日本企业一直是中国企业学习研究的对象。《中国企业家》此次刊登的这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是根据对大量日本企业的调研和对企业家的亲自访谈所总结的一个难得的系统版本。  相似文献   

9.
研究日本经济成功之道.人们往往很容易把成就归功于象索尼、三菱、丰田这些庞大的集团公司。然而,这些庞大的集团公司仅仅代表着日本工业冰山的山顶。日本成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主要依靠中、小型公司的努力。 一、日本小公司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日本的企业99.5%都是小公司,其注册资本少于5000万元,雇员不足300人。然而,这些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日本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同时,也造就了索尼、松下、丰田、YKK等著名企业和品牌。研究这些日本企业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深入研究顾客,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用优良的产品和服务赢得顾客。日本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企业的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11.
《政策与管理》2011,(9):108-112
20世纪初,支撑美国工业化成功的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和福特的标准化及流水线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崛起则得益于丰田的看板管理和精益生产方式。而今,中国企业正在努力探寻能够支持中国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国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车驾明 《公司》2002,(9):37-38
研究日本经济成功之道,人们往往很容易把成就归功于索尼、松下、东芝、丰田这些庞大的集团公司。然而,这些庞大的集团公司仅仅代表着日本工业“冰山”的“山顶”。日本成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主要是中、小型公司努力的结果。 日本的企业95%都是小公司,其注  相似文献   

13.
丰田怎么了?丰田模式怎么了?日本企业怎么了?对一位对日本企业和日本管理模式有深入比较研究的学者而言,丰田汽车显然是北大国际(BiMBA)杨壮教授一直跟踪研究的重点企业之一。然而,就在去年,这家销售数据一直高居全球汽车同行榜首的企业,却爆出被美国通用汽车和德国大众汽车超越,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日本经济成功之道,人们往往很容易把成就归功于象索尼、三菱、丰田这些庞大的集团公司。然而,这些集团公司仅仅代表着日本工业冰山的山顶。日本成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主要是依靠中、小型公司的努力。 一、日本小公司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日本的企业99.5%都是小公司,其注册资本少于5000万元,雇员  相似文献   

15.
刘元欣 《会计之友》2006,(30):43-44
本文主要阐述了丰田生产方式通过消除浪费、成功地实现精益成本目标的过程与做法,探讨中国企业借鉴丰田生产方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压强战略已经成为华为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中国新时代》2005年1月号在对中国企业跨国梦的探寻中,得出的一个结论。就像1992年,华为的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却敢投资1亿元研制新技术,在倾其所有之后,任正非竟冒险向大企业拆借利息高达30%的资金继续跟进。当时的任正非很清楚,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如果研发不成功,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结果,任正非没有从楼上跳下去,华为实现了通信核心技术方面的第一次突破。此后华为开始有力地抵抗了跨国企业的围攻,这被称为华为第一次“飞跃”。2005年,任正非和他率领的华为取得了国际化的丰硕成…  相似文献   

17.
呼唤中国名牌 就一个企业来说,名牌是企业的良好形象,是实力的象征,是市场竞争中强者的体现。纵观国内外一些企业成功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无一不具有一个著名的品牌,不必说美国的“可口可乐”、“IBM”,也不必说日本的“索尼”、“丰田”,单是国内的“健力宝”、“康佳”等品牌与企业成功发展的轨迹,就能看出名牌与企业水乳交融、血脉相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死磕小型车     
长久以来,小型车一直是丰田在中国市场的短板。这一次,它重打"小型车"牌,能够成功吗?"丰田的血液中流淌着小型车的DNA。日本是世界上最成熟且规模最大的小型车市场,拥有专门推动小型车发展的《轻型车法》。"2013年上海车展媒体日当天,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为丰田  相似文献   

19.
最近,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质量事件引起全球的关注.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丰田汽车是日本制造和卓越品质的象征,丰田公司是日本企业开展质量管理的鼻祖,丰田生产方式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标杆.这样一个世界级的卓越企业,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大的质量事故,原因是什么,非常需要我国企业引起深思、吸取教训.这个重大国际性质量事件,再次印证了总书记指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深刻教诲的重要性、前瞻性和战略意义.这几年我们大家亲身感受到总书记、总理,张德江、王岐山等中央领导同志对质量工作非常重视,抓得很紧,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强调质量问题.我认为,学习中央领导同志指示,借鉴丰田事件,认识当前形势下质量问题的重要性,应当有以下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对日本经济奇迹的评价是:“日本的经济振兴是一次成功的质量革命。”日本的质量管理创造了举世公认的业绩,虽然日本的质量管理最初是丰田、松下、东芝等企业出于生存的需要自发引进而得以实践发展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日本政府通过颁布和施行《日本产品责任法》以及制定“日本工业标准”和“日本农林标准”,使得日本的质量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为日本质量振兴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