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以分析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为出发点,发掘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存在的困境及其产生的根源,探析通过数字政府的建设优化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理念、治理能力过程等路径,以此提升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水平,促进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的城市,其文化的建设对于我国加快资源型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提升资源型城市形象、促进资源型城市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存在的文化失衡问题,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资源型城市文化建设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俞斌  沈毅俊 《商场现代化》2007,(11S):335-336
我国沿海地区城市群密集,经济发达,资源稀缺,沿海地区发展逐渐受到资源要素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把循环经济模式引入到城市建设中来,贯穿和渗透在沿海地区城市建设的诸方面。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适宜人居住的循环型城市,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进行城市建设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路。文章阐明了我国沿海建设循环型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好处,最后提出了循环型城市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陈昌海 《市场周刊》2004,(6):111-112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可以使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益最大化、社会资源最有效地被利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密度优化是其中的主要方面之一,对某一具体城市的各个区域就其不同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确定适宜的密度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
宋莉 《现代商业》2007,(26):183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对资源需求大幅增加,资源瓶颈愈益明显.建设节约型城市不仅是缓解我国城市资源供给紧张局面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归纳和剖析现行城市建设现状,提出城市建设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6.
彭新平  张秀梅 《商》2013,(18):398-398
本文主要对新型城镇化背景、新型城镇化内涵、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作用、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任务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光斗 《大经贸》2009,(11):51-51
城市品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就是城市的品牌符号、文化符号,这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目前有的城市竞争流于"数字化"、"表面化"、"指标化",甚至一窝蜂地建设"大而全"的城市工程,既浪费了资源,也泯灭了城市的个性,真正的经营城市,是要把城市当做特殊商品对待,并运用经营手段,将城市纳入市场运作,对城市的各类资源、资产进行资本化的运作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出现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是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还存在着财政收支不平衡、融资渠道单一等值得关注的问题。只有创新资源型政府融资模式,建设融资平台,以及创造良好的政府投融资环境,才能促进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走出困境,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投资公司是当前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城市建设市场化运作的典范。由于部分城市投资公司行政色彩浓厚,产权、经营权、收益权脱节,以致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城市投资公司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本文主要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针对当前城市投资公司经营管理的现状,分析其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高城市投资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城投公司在城市发展中的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资源型城市较多,由于资源型产业衰亡的不可逆转性,使得资源型城市随着可采资源的逐步耗竭,面临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通过研究资源型城市中生产性服务业的演进路径,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机制,提出资源型城市可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转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务、物流业,形成产业集群,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城建档案工作是城市建设发展现实需要的产物,城建档案信息是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促进城市全方位发展的重要资源,而城市个性是城市形象中塑造城市品牌、揭示城市发展内涵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却普遍因过分追求统一、盲目改造和模仿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城市建设必须坚持多元化,注重从城市的理念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等方面深刻发掘和塑造自己的独特魅力,使城市发展真正走向成熟和文明。  相似文献   

13.
数字城市是由各种资源组成的一个整体,而信息资源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和重点,文章从数字城市总体框架来审视数字城市的资源组成,并且探讨在数字城市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晓莹 《北方经贸》2011,(4):61+68-61,68
黑龙江省是资源大省,如何使资源型城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功转型并得到持续发展,是建立小康社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应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优势替代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不足的“瓶颈”;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生态工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浪潮下,随着我国小城市的快速发展,其城市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城市景观照明规划是小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应在充分尊重其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地域文化、空间布局和资源分布,以突显城市特色为宗旨,因地制宜编制特色化的景观照明规划。  相似文献   

16.
大连是国务院试点电子商务城市、中国人民银行网上支付建设重点城市以及国家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拥有通畅开放的信息资源,技术含量丰富的电信、网络及金融支持平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等新技术的发展也为不守诚信的人或者公司提供了较好的行骗资源与手段。  相似文献   

17.
自贸区建设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作为制度创新高地,自贸区建设为产业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选取2008—2019年我国26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自贸区建设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研究显示,总体上,自贸区建设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改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表明,自贸区建设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创新水平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异质性检验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自贸区建设带来的环境效应有所不同,对非资源型城市和中心城市环境污染的改善效果更明显。通过空间杜宾模型考察自贸区建设的空间辐射力,发现自贸区建设对周边城市的环境污染状况有改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根据自贸区区位以及资源禀赋进行合理的分工,逐步消除行政壁垒,实现城市和自贸区之间的联动发展;出台特色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施差异化政策以促进资源型城市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减少产业发展带来的生态破坏;整合校企力量,以产学研融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更好地发挥自贸区在实现绿色...  相似文献   

18.
夏丽晖 《中国报业》2023,(19):129-131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同时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关键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方式、价值取向、实现路径以及最终结果都是围绕着服务广大人民群众这一目标,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应统筹城市发展资源,利用融媒体技术,为区域发展注入活力。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融媒体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杨学峰 《致富时代》2011,(7):144-144
提倡生态公基建设,是公墓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深化殡葬改革的需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该文就提高建设城市生态园林墓园的意识,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打造生态园林公墓,修建主题艺术墓型,创建陵园文化,给后人留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孔宁宁 《商场现代化》2007,(7X):197-197
本文系统分析了泰安生态旅游资源,提出了发展泰山生态旅游的构想,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泰安绿色生态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