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区域差异突出。以人均GDP衡量,1999年上海为3.1万元,广东为1.2万元,贵州仅为0.25万元,最高与最低相差12倍;以省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最高最低相差3倍以上;如果以发达省区的最发达地区高收入者与不发达省区的最不发达地区低收入者衡量,则最高与最低至少相差6倍以上;如果以10%最高收入者与10%最低收入者衡量,则最高与最低相差至少在10倍以上。例如,广东虎门镇农民最低社会保障水平就达到每人每年3600元,而中西部落后地区有不少农民每人每年仅1000元甚至不足千元纯收入,因此,地区差距至少在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是我省四大主体战略之一。不仅关系到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而且决定着河北的未来。因此,要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切实把这一工作摆在活跃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进一步树立抓城市化就是抓生产力、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思想,大力营造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浓厚氛围。切实做到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全面迈向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如何使同一个蓝天下的中国农民从田里走上来,从山里走出来,与城里人同步进入现代文明生活?地处福建省泉州市最边过山区的德化县人说:产业化推进城市化 城市化加快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与全国的水平相比,江苏人口城市化经历了特殊的N型发展轨迹,其内在的原因在于改革前国家战略规划的抑制和改革后苏南模式的兴衰。在中央和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推动下,江苏的空间城市化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界.经历了以小城镇建设为重心和以地级城市为中心两个不同阶段。在人口城市化方面.90年代中期伊始的城市化机制无益于解决一大批跨区域流动人口的异地城市化;在空间城市化方面.目前的城市化机制造成了“假性城市化”和“南城北乡”空间格局。这些问题的主要影响于它改变了社会的二元结构问题的表现方式,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智慧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健全的城市化不会消灭乡村,而是让乡村也享有现代的种种便利,让农民、乡村成为一种可以与城市共存、互补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关注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定义及本质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工业化以后所特有的现象.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农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出现了人口从以农业活动为主的农村向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城镇转移的过程,城市人口比重日益增大,城市数目迅速增加,这就是城市化的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7.
全域城市化     
王博  张达 《东北之窗》2013,(1):35-35
2012年7月28日通过的《若干意见》,为大连描绘了一幅未来蓝图:“到2020年,大连市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城市化率大幅提高,二元经济结构基本消除,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形成经济转型、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功能优化、城乡统筹的全域城市化发展格局,实现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城市化特点与城市化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从人口密度、城市密度、城乡人口结构三个方面观察城市化现象从而东西部城市化存在较大差异的见解。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更多地表现为农民大量外出务工从而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相对提高带来的城市化现象。作者认为 ,从效率更高并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合的要求出发 ,西部地区城市化宜采取大城市与城市圈结合的战略 ,即 ,优先发展大城市 ,并以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为轴心 ,以轻轨交通、通勤铁道、高速公路为纽带 ,在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工业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 ,发展若干发达的城市群、城市圈 ;不宜遍地开花的、脱离工业化和经济基础孤立的发展小城镇。作者强调 ,中国的城市化也要走一条非均衡协调发展道路 ,并认为 ,相当长时间内 ,外资、内资、产业、要素、人口还会继续向东部聚集 ,但从资源承载能力和系统平衡要求出发 ,特别是从中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出发 ,中国城市化发展也已经到了需要关注东西部协调发展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遭遇城市化     
8月22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第2l届“世界水周”论坛在这里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与会者围绕“世界城市化进程中的水资源”这一主题,讨论城市“治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徐剑锋 《浙江经济》2013,(20):17-19
浙江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城市化得到了较快提升,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1.3%上升到2013年的63.2%,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但也要看到,浙江城市化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根据钱纳里等经济学家的长期实证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密切相关,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工业化发达期,其城市化也将进入到成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应达到70%以上。从韩国与台湾的城市化进程看也是如此。韩国在1990年进人工业化发达期,城市化率达到了83%i台湾在1986年进人工业发达期,城市化率为77%。  相似文献   

11.
李子旸 《新财经》2007,(11):78-79
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有意识地把城市化确立为明确的政策目标,才能摆脱被动的局面。而这,也正是解决目前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殊的国情与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对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中空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作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城市化总体上处于滞后状态,但超前化和中空化趋势同时存在。对中国城市化特征的正确判定,将有利于城市规划中的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3.
正确的管理,加上适当的立法,这个国家的“城市可以成为减少贫困的引擎”。纳伦德拉?莫迪在不久前印度的大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最不易被察觉的一个原因是:印度的城市化水平要比其自认的高得多。虽然印度还沉浸在乡愁中,认为自己是一个“大体上生活在乡村里”的国家,但根据官方统计,印度城市人口已超过30%。而且即使官方统计也大大低估了真实数字。  相似文献   

14.
综观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可以发现大体都经历了由慢到快、由快到慢,直至停滞不前的曲线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直接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郑永年 《中国经贸》2013,(17):30-30
在中国,如果城市化不当,不仅会促成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甚至可以因为环境的遽然恶化而对人民的生活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 世界各国在城市化方面走过了很多弯路,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有必要把城市化置于城市体制改革的内容中来加以讨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明确城市化的目标,不仅要造就大城市,不仅要城市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造就城市居民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6.
曾利勋 《开放潮》2003,(3):30-31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制约我国城市化的政策、制度障碍正在逐步消除,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化已驶入快车道,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面对令人憧憬的未来,近来有些专家学者开始较为理性地思考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已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赵显洲 《北方经济》2007,(13):58-5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不仅是各级政府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文件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术语,也是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杜兴华  王巍 《乡镇经济》2003,(8):21-22,48
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县域作为一种独立完整的行政区域,非常具有典型性。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已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在县域层面上研究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结合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进程、特点和问题,对县域城市化发展的宏观背景进行分析,并对加快县域城市化发展的意义、县域城市化发展目标、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以及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对策措施进行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但同时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文章从城市化的人口结构出发,分析准城市化现象,描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征,结合工业化、二元经济结构、农民、政府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我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20.
对于城市化概念的界定和解读历来有不同阐述,虽然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是通过不同定义我们仍能发现其中的共同之处,也就是评判城市化的一些指标.中国的城市化乃至中国的近代化和现代化,无不受到国外的影响,都经历了一个模仿、反思、再认识的过程.中国城市化经历过误区,但其整体上讲仍然是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