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杨琳 《理论观察》2009,(4):115-117
“以人为本”是我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职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存在的困境,并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提出了五种可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乔书杰  王雪梅 《魅力中国》2013,(25):183-183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高职教育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以“理论适度、讲清概念、突出应用”为标尺。为近应社会的需求。必须加强学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为此。根据本人多年从事本课程教学的经验。本文在对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措施等方面加以改革,以优化教学效果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尚为宗旨。改革传统的、旧的教学方法,大力推行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淡及考核方法,利用科研成果对课程内容进行提高和完善。为学生能学好专业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进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赵玉忠 《魅力中国》2013,(8):254-254
总结多年来的高中英语教学,我觉得反思性学习是完全符合教学规律并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反思性学习的必要性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英语课程标准》首次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了首位。在英语教学业已转向了“研学促教”的今天,反思性学习可谓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充分反映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4.
张嘉蔚  金涛  夏令花  舒展 《魅力中国》2014,(23):185-185
当下,常见“中国制造”却鲜见“中国创造”,创新型人才的缺失成为了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本课题将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对学生的创意思维激发作应用性研究。依据Amabile提出的创造力的三结构理论及Csikszentmihalyi(1993)提出“创造力系统模型”以及“头脑风暴法”的相关理论,假设了一条对激发创意思维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方法:通过正确的刺激,使学生有积极主动的动机,并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着重实施“头脑风暴法”。  相似文献   

5.
胡用江 《魅力中国》2013,(5):143-143
新课程标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终生探究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这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师本课堂”特征及其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课堂教学要依靠学生、要突出学生学习、突出学生之间合作、突出学生探究等“以生为本”的职教课堂理念,指出“以生为本”不是一种教育方法,也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是一种教育思想,是一种课堂教学文化,倡导将职教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成长中获得动力。  相似文献   

7.
刘文军 《魅力中国》2014,(25):211-211
我们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一“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指导性教学模式,以语言习得的输入--吸收--输出理论为模式设计的主要依据,认为课堂要“开放”,要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8.
笔者结合目前中学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以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生本教育等教育理论为科学依据,提出构建中学政治课“三段六环”高效教学模式,并就如何实施这一模式,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具体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两课”教学过程中实践“以学生为本”是非常必要的,而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一是要实施主体性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要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求实求新求活。  相似文献   

10.
连凤斌 《魅力中国》2014,(12):126-126
新课程理念提出“以学生为本”的新观点,理念全部思想精髓是将“人”作为学习的主体,是人类全部知识的有机传承者,反对把“人”看成是知识的生物容器,知识不能以近似于机械的方式灌输,这种理念贯穿于知识传授的全过程。作为教师正确地理解新理念的本质,适当地了解人的自然属性,对正确地传授人类智慧的结晶,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艳丽 《魅力中国》2011,(1):344-344
关注人文,力求发展——强化学生“多疑,多思”的意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构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就要树立“以学生为本”是高校教育的根本要求、“以教师为本”是做好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以服务为本”是高校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曹卫中 《魅力中国》2010,(18):98-98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思考的。  相似文献   

14.
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教”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论教师怎样教,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学生的“学”。本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为理论基础,借鉴了加拿大莫哈克大学英语教学的经验,根据作者的亲身教学实践,总结并归纳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的优点与缺点,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易仁杰 《魅力中国》2010,(14):164-164
以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为大局,“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成人成才”为宗旨,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工作重点,以我院学生工作“六有”为工作指南,全面开展我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焦旭 《魅力中国》2012,(32):144-144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说:“21世纪教育的最大变化是教育正在变成学习与交流的活动,将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将从规范的统一性转变为选择的多样性,将从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也就是说新课程教育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为核心的教育。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校对课堂教学实行自我创新,百家争鸣的政策。因而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模式走进了我校师生的生活。随着我教学观念的不断的更新,在实践中对数学新课堂模式不断探索和完善。使我们的学生充分”动”了起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数学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我的数学课堂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建设 《发展》2011,(1):141-141
新《体育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并在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模式运用、教学过程开展及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新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此,教师要完善教学,学生要转变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健身兴趣,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体育素养和自我健身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少华 《发展》2010,(8):146-146
“新课改”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面对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应主动适应“新课改”的形势变化,努力创新教学新方法,以适应新时代英语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马札 《发展》2008,(4):81-81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主要表现为学生思想行为日趋多元、就业压力增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有心理问题学生增多,学生法律意识强、民主意识强、维权意识强等方面。如何有效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我认为,关键是要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强化“以学生为本”理念,努力做到管理与服务并重。要真正把学生视为学校生存之本、发展之本、和谐之本,坚持“学生稳则学校稳、学生强则学校强、学生兴则学校兴”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努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生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仅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将“以人为本”提升为党的执政理念,而且还高扬“以人为本”的人民性,充满了理论创新的睿智,具有丰厚的人学底蕴;呈现了社会发展理念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复归;揭示了社会发展进程中重物轻人,人被边缘化的历史症结;内蕴了以“现实的人”作为“以人为本”理念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