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世界级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创意之都"的发展目标,如纽约提出了"高度的融合力、卓越的创造力、强大的竞争力、非凡的应变力"的城市精神;伦敦确立了"世界卓越的创意和文化中心"的发展目标;东京制定了"充满创造性的文化都市"的发展战略。对中国这样处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创意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值得引起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创意城市视角的城市建设必须具备人文取向、创意取向,巴黎的城市建设即吻合于此,营造了巴黎发展成为创意城市所需要的文化、人才、创意氛围及产业基础等条件,给我们以很重要的启示。创意城市发展同构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大势所趋,借鉴巴黎的城市建设经验,我国城市建设必须进入合理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创意城市的概念、构成要素、类型、评价、发展策略及创意城市网络化发展等方面对创意城市研究谱系及发展动向进行系统梳理,并进行相关评述.认为从创意城市到创意城市网络的研究不是静止孤立的,研究具有历时性、跨地域性、综合性、跨学科性.我国创意城市和创意城市网络研究应具有中国特色.创意城市之间关系,创意城市网络中城市的层级研究、创意城市网络有效性评估等都是未来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迈向创意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问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融互动和互促效应日趋显著,创意城市也因此成为全球的发展热点.了解创意城市的特征和精彩纷呈的国际创意城市对我国城市经济的转型,特别是对于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无疑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分工双重背景下,上海经济发展的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和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在备选的战略发展方案中,创意起点要求不高,基于文化和城市环境,对消费能力的提升敏感度高,吲而“创意上海”可以成为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大设计”类创意行业、新媒体创意行业、生活时尚创意行业、文化艺术创意行业和创意园区与社区是“创意上海”的五个潜力增长极。  相似文献   

6.
随着创意经济的蓬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文章从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性这一视角出发,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影响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内在机理。通过分析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应从中国发展战略高度,挖掘与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培育城市创意环境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西方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服务经济时代,并向创意经济时代迈进。文化和创意产业、打造创意城市的理念和实践,也随着这一进程迅速从欧美等先行国家,扩散到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城市地区。文章介绍了创意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评价武汉市发展创意城市的条件和现状,并对其今后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使武汉市未来能够向低碳型世界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转型。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尤其是发达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较高,从城市的长期发展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是城市经济转向现代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对于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推动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创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再生引擎。文章以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梓铭 《魅力中国》2011,(14):82-82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其广泛的社会历史背景,绝非是单一个体的凭空想象。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演进,城市业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发的明显。鉴于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结构变迁问题,如城市传统经济产业衰退、缺乏集体归属感、生活质量恶化、全球化威胁挑战等现状,以英国学者Charles Landry为代表的专家们进行了创意城市的研究。他们不仅对创意城市进行了内涵和外延等方面的探讨,更提出了他们对于构建创意城市的理论模型,其中不乏对全球主要创意城市的建设进行的梳理,并基于城市规划学、城市社会学、创意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创意城市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0.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 促进城市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是城市的一个精神亮点,也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在当代中国,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大力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城市文化的繁荣为城市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龚唯 《中国集体经济》2008,(Z2):138-139
城市标志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它是将城市的各种文化、现象、内涵,转换为具象可见的图形符号,从而构成城市形象外在视觉的表现形式。城市标志设计有其特殊性,因为设计对象是复杂多元的城市主体,所以城市标志设计的创意来源也是复杂多样的。文章系统地对城市个性特色进行总结归类,为城市标志设计提供了创意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 今年是南京市政府确定的"文化产业推进年",南京已经把"文化南京"确定为构建和谐南京的"五大发展战略"之一,把文化产业确定为"五大新兴产业"之一。由于文化强盛,文化兴市,创意立市是一个新的潮流,那么如何把文化创意产业和地产业相结合,如何把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建设与城市改造相结合,如何把文化创意产业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相结合,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与此同时,"2006中国·南京名城会"的举办又将人们的关注推向一个新高潮。  相似文献   

13.
创意产业是在现代城市化建设中涌现出的新兴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成为众多地区进行城市发展的首要选择。文章在分析创意产业价值增值模式和创意产业多方参与机制的基础上,探讨了创意产业对城市形象提升和城市功能更新的作用,并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提出建设创意产业园区是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创意城市需要创意产业、创意人才和创意资本有机结合的软环境,并且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创新,从而推动创意城市的形成,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以文化和创意为核心的创意  相似文献   

15.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内消费文化悄然兴起并逐渐取代审关文化成为社会主流。这种消费文化导致了一个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产生和不断发展,而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与建设创意城市密切相关。对于宁波而言,旅游产业可以作为文化产业一个重要典型发展,是宁波创意城市建设大厦不可或缺的一块砖。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在作《文化创意的产业化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题报告时指出:“一个普通的皮包加上LV的标志,变成路易威登皮包而身价倍增,廉价的作物秸秆经过加工变成价值不菲的工艺品而漂洋过海……这一切皆源于创意。”  相似文献   

17.
创意经济 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创意经济?广义的讲,创意经济指一切以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实现财富和就业增长的创新型经济形态。狭义的讲,创意经济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的创造力、智慧和技能,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高技术和高文化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城市经济新形态。创意经济强调文化艺术创造性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其主要标志有二,一是创意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二是创意产业成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8.
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很多大城市单靠科学方法的逻辑已经无法解决城市问题,创意地解决城市问题是在城市现代化进程基本完成后出现的模式,也是城市实行产业结构升级、打造世界城市的重要策略。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如果持单一的现代性逻辑发展城市,不注意城市自身的文化资源,就会使城市发展出现同质化现象,而逐渐失去竞争力。创意城市策略的基本理念在于:它不仅视文化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且将文化作为创造性表达的手段,是创意得以成长的沃土,为创意城市的构建提供了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9.
范钧 《杭州研究》2007,(4):87-94
城市软环境和企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软环境同时还通过作用于市内企业的资源、能力、知识和关系等竞争力要素而对城市竞争力产生显著影响。从杭州当前实际来看,加强城市软环境建设是提升杭州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城市软环境主要由政府服务、社会文化、商业法制、市场环境、教育科技和金融服务六大要素构成。充分发挥社会文化环境优势、着力完善城市金融服务体系、加大创新型城市建设力度、进一步打造服务型政府,是杭州从城市软环境建设出发,进一步提升杭州城市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欧洲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和欧洲的城市发展创意产业所面临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和文化制度有较大的区别,比较研究中欧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的相似与不同,对梳理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框架,吸取欧洲发达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创意产业的本质切入,剖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创意产业的内容和范围给予的不同理解和划分,详细论述了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并从空间布局、法律保护、市场资源、文化氛围四个方面着手,比较了中欧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框架的迥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