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银资本》、《大分流》中译本出版以后,引起了我国史学界广泛的注意和讨论。本文作者在阅读这些著作和参加几次讨论会后,对“欧洲中心论”和“中国中心论”以及相关的方法论问题做了进一步探讨。本文认为弗兰克对“欧洲中心论”的批评是切中肯綮的。但“欧洲中心论”在西方学者中的影响是复杂的,应当具体分析。至于他把马克思的学说也指为“欧洲中心论”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本文还认为柯文的“中国中心观”与弗兰克的“中国中心论”不同,前者只是一种观察和研究中国历史的视角取向,而后者则认为:“直到19世纪之前‘中央之国’实际上是世界经济的某种中心”,这种观点如同天方夜谭。最后,本文认为弗兰克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也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2.
应建立“会计中心论”的企业管理模式刘克文夏仕应会计中心论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实行以会计为主导,通过建立核算体系、财务体系、考核体系、盘活资本存量,提高资金利用率,不断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盈利。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再加上...  相似文献   

3.
叶燕燕 《重庆与世界》2013,(10):71-73,79
韩毓海教授在《五百年来谁著史》一书中以"中国中心观"的视角从基层、金融、世界这三方面来解读1500年来的中国与世界历史,认为中国的"国家能力的持续下降"是明清经济崩溃的根源;西方的发展并不是历史的必然,而只是"历史的耦合"。韩毓海在论述时并没有完全跳出欧洲中心论的视角,而是两种视角交织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人的诞生发展过程本质上也是人作为个体寻觅自身,以及人类社会作为群体不断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发展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人作为一个实在的个体,倾向于自我发展与挣脱束缚,彰显个性,强调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人自从诞生起长期以群居方式共同生存,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群体利益以及相应的个体利益,人们会选择让渡某些个体权利,而去在群体中得到庇护、尊重与承认。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思想界关于上述两种倾向始终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并且相应地形成各种理论,互相之间也时常发生论战。相比于比较各种理论孰优孰劣,探讨这两种理论倾向背后的原因或许有更大的价值与意义,在探索的同时,发现这两种思想各自的优点,并择善而从,或有更大裨益。  相似文献   

5.
市场营销观念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迁而演进.尽管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是企业营销观念最深刻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而逐渐受到批判,如今涌现出许多新的观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竞争中心论",而"竞争中心论"却又给人一种矫枉过正的感觉.文章在对上述两种代表性观点批评与吸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营销哲学--"三角博弈论",认为正确的营销哲学应该是"企业-消费者"范式与"企业-其他企业"范式的综合.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与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不仅是一种执政理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所付出的代价和对人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这一矛盾而作出的一种理性反思和回应。以人为本的“人”相对于物而言的,“本”是把人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和目的。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有如下三个层次:从主客体关系上,把人当作主体,强调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发展依靠人;从目的和手段关系上,把人作为目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本身;从事实和价值的关系上,把人看做是尺度,我们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更要既坚持物的尺度,也坚持人的尺度,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尊重人。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思想启蒙运动产生于十八世纪的法国,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4—16世纪最早开始于意大利而后又在西欧各国深入发展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实质是对人的理性的高度弘扬。伴随着全球化进程与现代化转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无不渗透着科学理性精神和人的主体性原则,尤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理性和谐,这说明启蒙精神已经作为一种先进文化积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了。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着重考察思想启蒙的历史渊源,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启蒙的历史变迁,认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又一次思想启蒙。  相似文献   

8.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为哲学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则以环境道德原则体系为伦理诉求.当代环境伦理理论存在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二元对立,必然在理论和实践上影响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而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最终解决,因而也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深层根据.  相似文献   

9.
股市中心论     
某位投资者问我:"长线和短线的投资方式,哪一种更好?",我回答:"长线和短线都好,也都不好."投资者不明白,我解释说:"无论你选择长线还是短线,如果是建立在以市场为中心基础上的就都好,如果是建立在以自我为中心基础上的就都不好."  相似文献   

10.
王博 《魅力中国》2014,(27):213-213
人作为主体性的存在,会受到很多客体存在的影响和制约;研究人的解放问题,对于合理地有条件地摆脱束缚,使人获得自由,进而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世界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毋宁说,“人的解放”问题的核心关注点在“人”,这也给我们在研究此问题上提供了很重要的价值,即始终将核心放在“人”这个主体对象上,对“人”的解放,是“人的解放”所涵盖面得以有效、综合的解放和“人的解放”解放的核心。在充分理解这一深刻内涵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探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人学思想--“人的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明冲突论”是全球化引发的全球冲突在文化层面上的反映,是古老的“西方中心论”的产物;它把儒家文化看成是冲突的根源之一,这是一种明显的错误。儒家文化不但不是冲突的根源,相反却是化解冲突的重要思想资源,因为追求普遍和谐是儒家文化最高的思想境界;它所主张的“保和太和”、“和而不同”等思想观念,对化解全球冲突、共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长敬  李林 《魅力中国》2014,(20):237-237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矿业工程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主要的能源和材料,是工业得以维系的基础。价值工程是一种将投入、科技和经济结合起来,对技术经济进行评价的方法。把价值工程应用到矿业企业中,使矿业工程尽可能以最低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价值.这对矿业工程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语言学研究由本体论逐渐转变为"人类中心论",很多学者尝试从人类的认知心理来研究语言现象,语言意识就是其中颇受关注的以人为中心的研究理论。本文借助自由联想实验来探究中国大学生语言意识中的汉语时间词,分析它们的呈现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人道主义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体现:给予工人阶级极大关注和深切同情;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消灭私有制,深切关注人类解放和发展。探讨《共产党宣言》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渊源;用和谐思维看待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连凤斌 《魅力中国》2014,(12):126-126
新课程理念提出“以学生为本”的新观点,理念全部思想精髓是将“人”作为学习的主体,是人类全部知识的有机传承者,反对把“人”看成是知识的生物容器,知识不能以近似于机械的方式灌输,这种理念贯穿于知识传授的全过程。作为教师正确地理解新理念的本质,适当地了解人的自然属性,对正确地传授人类智慧的结晶,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对中国近代对外关系的研究,大体上可分“西方中心论”模式、“中国中心观”研究范式、“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史研究范式及现代化理论研究范式”。这四种范式均能自成一家,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7.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目的,这一目的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从理论的逻辑内涵、历史内涵、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实现的途径等维度来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内涵,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万玉文 《改革与战略》2007,23(11):146-148,151
科技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包含着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在整个社会巨型系统和人的可控范围内,人类是完全可以建构起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科技与道德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实现科技促进社会进步,进而服务于人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思想,利水型社会源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水的利用对水造成伤害的现实,基于传统思想和现实的需求,其成长具有深厚的“土壤”,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如何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不仅关系到社会福祉,更关系到经济的持续繁荣和人类社会永续发展。因此,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至关重要,构建“利水型社会”是人水和谐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熊明珠 《魅力中国》2014,(20):313-313
法的价值是指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方面的需要,即法律对人的有用性。法的价值形态多样,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定论。但述及其基本价值,学者观点大抵仍是统一的,即正义、秩序和自由。法之正义价值是核。可通过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两种方式体现。对于法的价值这一议题,无论持何种观点。我们都无法否认其对于社会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