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经济与现代化”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11月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经济所联合举办的“传统经济与现代化”研讨会在近代史研究所召开。来自近代史所、经济所、农发所、清华大学的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近代史所副所长虞和平研究员主持,就传统经济因素对现代化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现据会议记录将主要发言摘录如下。 吴承明(经济所)说;什么叫现代化?一个社会的现代化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传统向理性社会(工业化)转化。欧洲是基督教社会,神权统治,所以,必须先有文艺复兴,先人文化,然后再向理性转化。中国不…  相似文献   

2.
在我看来,一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其实质就是保守、封闭的中国如何应对产业革命引发的、西方列强推动的全球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和中国经济史学会近代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报告会于1997年6月10日在京召开。来自日本信州大学、京都大学、中国社科院经济所、近代史所、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的20多名学者参加了这次报告会。会议邀请日本信州大学的久保亨教授作了题为“中国20世纪经济史研究上的几个问题和日本方面的研究规划”的主题报告。久保事教授在报告中,就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水平和有关长期经济统计、有关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日文调查材料、民国时期经济政策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介绍了日本学者在这几方面的研究规…  相似文献   

4.
《发展》2012,(9):52-53
莫理循全名乔治·厄内特斯·莫理循,1862年生于澳大利亚,清末民初他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著名事件。1894年,他游历中国南方,一年后,他的旅行记《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在英国出版。正是由于这本书,他被英国《泰晤士报》聘为驻中国记者,1897年到北京,开始了长达16年的记者生涯。  相似文献   

5.
雪珥 《新财经》2009,(9):96-97
盛宣怀,中国近代史上的异数,一个令人艳羡、嫉妒到咬牙切齿的成功人士 盛宣怀成了一头肥硕的替罪羊,罪名是最为骇人的“卖国”。  相似文献   

6.
涂师平 《宁波通讯》2012,(14):50-51
鸦片战争时期,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文明的对话以血与火的方式在进行,宁波人民勇敢、智慧地抵抗入侵者,描绘了中国近代史浓墨重彩的一章。被迫开埠通商,宁波这座城市经历了抗击与挫败、开放与融合的过程,在西风东渐中风气先开,成为早期中国近代化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7.
何晶 《中国报道》2009,(10):43-45
一头向后反梳的黑发下温和的面容,有力的双手,炯炯有神的目光,下颚上一粒标志性黑痣。一个伟大的导师,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位典型的中国大人物.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深深地烙上了他的标记。这个伟大的名字就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8.
澄波 《东北之窗》2012,(10):46-47
旅顺,怒潮泼墨写在白玉山上的半部中国近代史/旅顺,朝霞织锦绣在西海岸畔的大开发画卷/好似《清明上河图》的当代新绘/恰是中国近代史的续篇注释/站在羊头洼厚实的肩膀/望浩渺烟波舒展天边/一个绿色经济示范区浩然崛起/这是屈辱的土地上的振兴呐喊/狮子口涤荡了昨日血雨腥风/旅顺人就在家园每块会说话的石头/凿刻上美丽富饶的春天故事。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史上,重庆是一座价值斐然的城市。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36号(原德安里大院)内的中共重庆市委机关大院的历史,就是这座城市的历史缩影。在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抗战岁月中,此地,  相似文献   

10.
李刚 《中国报道》2010,(3):103-103
吴相湘20世纪3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抗战时期毅然投笔从戎,1949年去台。先后任职于台湾大学历史系、新加坡南洋大学历史系、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等机构。60年代后在长达20年里未任公职,专事中国近代史研究。2007年9月,吴相湘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自由市逝世,享年95岁。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的近代史是个受帝国主义掠夺史,其经济掠夺占有很大一笔,中国人民要挺起腰杆子做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理,就必须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其理论化,众所周知,社会在发展,生产力也在无止境地发展,要领导发展潮流,就要不断创新,即使他满腹经化,也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建立崭新的知识结构,形成智慧头脑。  相似文献   

12.
贺大卫 《魅力中国》2011,(17):281-281
买办阶级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经常被提及的一个阶级,其在历史上曾经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其对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要谈及近代历史或者政治,都不能忽视其在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专门探讨和研究了当时的社会各个阶级,本文仅从其中的一个对中国革命起着阻碍作用的阶级——买办阶级出发作为切入点,分析该阶级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 是近代中国民族觉醒的转折点. 甲午战争的惨败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促使民族危机急剧加深, 民族意识空前觉醒.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在政治、 经济、 军事、 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4.
启洪  钱程 《走向世界》2011,(28):44-47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宁波通讯》2016,(4):14-15
正编者按:宁波帮,是值得所有宁波人引以为豪的商帮,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商帮,在中国的近代史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中国近代史上创造了100多个"中国第一"和"中国之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其中之一。对于一代代宁波帮来说,创新,也正是他们的传奇经历所诠释的精神内涵。而如今,在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下,创新,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标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史论坛”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商品经济”系列研讨会第二次会议,2000年6月13日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举行。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外国的比较”。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历史所、近代史所、世界史所、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河北大学等单位30多位学者参加了讨论。下面是按顺序的主要发言内容(其中何兹全和严立贤两位先生的发言全文另发)。  相似文献   

17.
余音 《东北之窗》2010,(16):64-65
光绪皇帝和陈独秀,一个是竭力维护封建统治的改革家,一个是致力推翻封建专制的革命家,两个人都在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伟业上功勋卓著,就像"双子星座"那样,在中国近代史的天空中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相似文献   

18.
翻开中国近代史,宋庆龄是举世公认的“国母”,而她的母亲倪桂珍(1869~1931)的身世却鲜为人知。倪桂珍父亲倪蕴山,出生于余姚陆埠白龙岗,家庭虔诚信教,他也就  相似文献   

19.
一、旅顺游——读半部中国近代史 旅顺风景秀丽,历史资源丰富。这里群山环抱,风光清幽,区内分布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还有被称做“蝮蛇王国”的蛇岛及鸟岛、“黄渤海分界线”等独具魅力的自然景观。旅顺军港是世界著名军港之一,战略地位重要,有“京津门户”之称。近代历史上著各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在这里留下大量战争遗迹,因而旅顺有“半部中国近代史”之称。  相似文献   

20.
刘士岭 《宁波通讯》2011,(12):44-45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也是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革命风暴很快席卷宁波,促进了宁波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他们迅速接受和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打破了宁波思想界、知识界的沉闷空气,吹响了宁波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引起了巨大的思想震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