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师安隆  刘倩倩 《发展》2012,(1):120-120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首要问题是"认定难"问题,如何正确认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学资助生工作的前提条件。本文从政府、学校、学生三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期对认定体系的完善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正逐步完善,但目前的认定制度仍不够规范,而且往往忽略了认定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导致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心理危机,认定体系也遭遇信任危机。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认定制度,同时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心理关怀,在和谐育人的视阈下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相似文献   

3.
如何保证精准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到资助工作的效益与效率。文章利用数学建模中经典的AHP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高校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指标体系,并建立了较合理的认定模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扶贫工作越来越重视,提出"精准扶贫"思想。青年大学生是重点群体也是敏感群体,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精准扶贫"中重点群体的重点工作。而在各种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认定是奖贷困补工作服务的主要对象和基础。而困难认定可以说界定困难学生的唯一准则,而包括困难认定和助学金评定,国家和各学校在评定过程中都没有很详尽准确易操作的评定标准和细则,在现今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扶贫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分配方式和方法。现通过分析,探讨如何构建客观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扶贫认定体系。  相似文献   

5.
吴毅  王琦 《改革与开放》2012,(4):143+145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成为高校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实施教育公平政策的重要举措,其中,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是资助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文章就新时期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从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和心理资助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认定新思路。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且具有可行性的认定程序;建立高校关于贫困生情况的数据库,制定贫困标准;建立跟踪调查及监督制度;建立困难学生认定责任监督追究机制;加强诚信教育,培育学生自强、自立的品格。  相似文献   

7.
崔源  薛媛 《改革与开放》2017,(18):101-102
近几年,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加大,受资助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多的同时,暴露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界定,德育缺位、资助目标单一以及资助体系不平衡等问题。要实现资助工作从"量"到"质"的转型,精准资助就成为提升高校资助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高校应建立统一、标准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变无偿性资助为有偿性资助和鼓励性资助;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建立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精准扶贫"政策的广泛落实一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也确实改善了相当一部分经济困难家庭的生活现状。在教育层面,部分高等教育学生受到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不能足额支付接受高等教育应当支付的各项费用,在特殊时期扶贫政策的大力推广下,能否得到更多关注,现阶段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等级认定工作又将在新时期面临怎样的挑战,迎来什么机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如何改革发展才能做到更加透明、公平、公正、合理,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是所有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的原因出发,结合新时期对此类家庭的影响,探究了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大学生贫困认定的新思路、新方法,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工作方法的变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振江 《发展》2008,(2):134-135
伴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国建立了“奖、贷、勤、助、免”为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这对维护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理想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际,从维护资助工作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0.
范婷雅  曾贤贵  龚克 《魅力中国》2011,(2):202-202,197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但是高校资助体系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随之所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当前现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进行思考,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海亮 《黑河学刊》2012,(11):162-163,175
经济资助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基本保障,应该让我省高校学生(特别是新生)及其家长及时全面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让需要资助的同学熟悉资助措施、明白申请条件、掌握办理步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越来越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破列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确保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保证了教育公平。调查显示。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占比例普遍相对较高,虽然物质援助可以比较直接、有效地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但他们还有更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需要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做好受资助后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本文从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出发,探索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资助"机制,将资助后的工作赋予更多的育人理念,提出了提高帮困助学育人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做好受资助后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本文从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出发,探索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资助"机制,将资助后的工作赋予更多的育人理念,提出了提高帮困助学育人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如何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关系到高校的安全稳定和国家对新时期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只有充分认识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制定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评定办法,才能真正发挥资助工作的积极作用,激发贫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随之带来的是贫困大学生数量的增加。我国目前在《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实施以来,已扶助数百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大学学业,但在资助体系中贫困生认定及其教育管理方面仍存在问题。本文就目前资助体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与加强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潘美英 《特区经济》2015,(1):123-124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比例占在校生人数的20%~25%。国家同时又规定高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4%~6%的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所学校每年都会涉及到几百万经费用于困难学生的资助项目。如何用好这笔钱,把这笔钱用到需要帮助的贫困生身上,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帮助,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而目前各高校采用的认定方式有些过于程式化不讲求实际情况,有些又过于主观,没有切实可行的依据,容易给学生带来疑问,也不利于资助工作的长效发展。本文在发展性资助政策背景支持下,论证一些切实可行并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提升高校精准资助成效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资助工作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贫困证明有舞弊空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缺乏客观依据、资助方式缺乏人文关怀、各级各类资助系统缺乏共享兼容性等问题,直接影响资助的精准度。大数据技术的特征与高校资助工作存在内在契合性,并构成大数据嵌入高校资助工作的依据。大数据技术嵌入高校资助工作,构建资助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助对象认定精准、资助方式实施精准、资助管理动态精准,是当前高校实施精准资助工作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这个建成全面小康的决胜时期,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会发生历史性的趋势变化,贫困人口锐减,基于此,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将如何开展,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正在面临的问题。文章结合当下高校资助工作开展的情况,分析了全面小康对人民生活尤其家庭经济困难人口的影响,提出了全面小康对高校资助工作认定的影响,为高校教育学生资助工作者进行工作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孙世友 《魅力中国》2013,(10):184-184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奖助政策不断完善,为辅导员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和经济上的支持。本文介绍了临沂大学在学生资助方面的思考和探索进行了解析,供同仁们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