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及其日益大众化为人类带来了方便,使人们真正开始进入信息社会的时代。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计算机的网络出现及普及也为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犯罪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
网络犯罪     
向鹏  何芳芳 《魅力中国》2011,(3):221-221,223
在计算机普遍应用的今天,网络正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使人类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网络在给予我们方便和快捷的同时,网络犯罪行为也向我们发起了挑战并呈蔓延趋势,为此笔者在本文总结了网络犯罪的概念,特征,原因,类型及其防治措施,有助于对网络犯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贾宗平  石恩林 《魅力中国》2010,(31):132-132
伴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计算机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由于计算机犯罪的高技和陛,使其现场勘查不同于其他案件的勘查。本文围绕此类案件的特点,从犯罪现场的确定和保护、现场访问和现场勘验等方面探讨计算机犯罪案件的现场勘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郑海霞 《魅力中国》2013,(31):290-290
随着计算机普及率的提高,人们利用计算机从事各项活动的机会日益增多,计算机网络犯罪行为也随之出现,例如一些网络黑客频频入侵网络安全系统,进行各种攻击行为。导致网络系统无法正常安全的运行,他们的行为从根本上威胁了网络的安全性,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如何解决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现存的各种隐患,特别是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大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李瑞光 《魅力中国》2011,(4):315-315
计算机网络犯罪是与网络的产生和发展相伴而生的一种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全球网络安全问题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平均20s钟就会发生一起黑客事件,目前全世界约有80%的网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在全球范围内,除原有的计算机犯罪频频发生外。其他新型的网络犯罪如网络赌博、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信息时代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产生活的极大便利,诸如恶意利用计算机网络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负面影响的案例也层出不穷。由于网络犯罪的特点使得网络犯罪的管辖权容易引起国际冲突,对国家及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导致犯罪分子时常逍遥法外。文章从基础的国际网络犯罪管辖权基础理论开始介绍,分析现阶段的网络犯罪对传统管辖权的挑战,对网络犯罪管辖权的系列相关学说进行系统比较,通过对网络犯罪加以定义和进行特征描述,以及针对网络犯罪管辖权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推广与普及,电子商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子商务中的身份高度数字化和虚拟化,极易产生身份盗用犯罪。身份盗窃主要源于网站商家的不良管理和非法收集。为了更好地保证电子商务的稳定发展,我们需要从技术、法律和意识上对身份盗窃犯罪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8.
王亚强 《发展》2001,(10):19-20
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的崛起,是近几年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结果,网络在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好处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其中,利用网络来进行犯罪活动,可以说是当前网络发展过程诸多问题中发展最快、也是危害性最大的一个问题。以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作为犯罪工具或者攻击对象,故意实施的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并且触犯有关法律的行为,就可以称为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简称网络犯罪。利用网络来进行违法活动,其实在网络诞生之初就存在了,但是真正使人们意识到网络犯罪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还是国际互联网在全球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9.
所谓纯正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危害计算机数据和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犯罪。目前,我国青少年群体已经成为纯正网络犯罪的主体,并且呈现出手段更加智能化、学历层次多元化的趋势。犯罪学中关于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理论较多,许多理论都可以用于解释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但是在诸多的青少年犯罪原因理论中,默顿的失范论对于解释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原因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青少年群体的学习能力强、好奇心重、主张个性,并且渴望自我价值的实现,而通过正当化的手段难以达成其自我实现的目的,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青少年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从而使得青少年产生了失范行为,进而进行网络犯罪。对于青少年计算机网络的对策与防治,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完善和变革才能遏制当前愈演愈烈的青少年网络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夏楠 《魅力中国》2013,(20):375-375
摘要:伴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强大的功能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网络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同时,网络犯罪也悄然而至。尤其是近些年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犯罪活动层出不穷,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极大的危害。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在我国当前的法律也存在着一些不全之处,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规范计算机网络与预防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本文给出了一些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1.
网络犯罪是通过计算机、通讯等技术手段,借助于网络信息系统实施的或专门针对网络信息系统实施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的行为。由于网络犯罪为刑事犯罪,所以它具有刑事犯罪的一般特点,但因为它是信息化与全球化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智能犯罪,因而它又在传统犯罪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许多与传统犯罪相异的特点。例如,它的虚拟性、隐蔽性等等。网络犯罪作为全球化的伴生物,已对我们的生活构成极大的威胁,要对此进行有效的防范,应该从技术、道德观念及法制建设这三方面入手,以防范为主,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一、一般情况自1946年真空管式的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时至今日,计算机的发展与普及十分迅速。日本在世界上拥有计算机的台数,已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因此对计算机“社会化”的对策,从一切方面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计算机的使用日益深化于国民生活之中,成为日本社会生活之所必需。可以说如果没有计算机的作用,社会生活就可能陷于瘫痪。但与此同时,侵害计算机的犯罪案件也随之增多起来。为此日本警视厅等有关方面正在积极地着手制订使用计算机的安全对策,对于计算机犯罪也越来越感到有必要从刑法上进行对策研究,而绝不能采取放任态度。但是日本目前的情况,与当年日本旧刑法时对电的出现没有规定的情况一样,对计算机犯罪,现行刑法也非始料所及。因而,形成刑事对策与实际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其结果是造  相似文献   

13.
岳海云 《发展》2007,(12):151
网络犯罪是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犯罪的数量会大幅度增加,其危害性也将日渐严重.本文就网络犯罪产生的根源、类型及防止对策等问题阐述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王晶 《魅力中国》2011,(5):134-134
本文主要从法律层面对网络犯罪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探讨。首先对网络犯罪的影响进行了介绍,接着对我国在网络犯罪方面的法律缺陷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相关法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邢文艳 《发展》2009,(7):128-12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网络的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种种不安全因素也渐渐显露出来,网络犯罪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网络犯罪定义的分析,进而对网络犯罪的内涵进行探讨,并对网络犯罪的定义、方式、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网络在我国的发展不过十年时间,目前我国的刑事立法亦不完善,对欧美等各国网络犯罪的相关立法进行比较研究,对健全我国的刑事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罪名设置和保护范围上的比较研究 就计算机犯罪的罪名(或行为方式)而言,欧美各国对计算机犯罪设置的罪  相似文献   

17.
李仲谋 《魅力中国》2011,(11):164-165
现代网络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是我们大家都明白的,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却常常忽视,本文从网络文化及其特点谈起,分析了现代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文化正面教育和引导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夏五一 《魅力中国》2010,(32):144-144
单位犯罪,是我国八十年代以后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社会现象,1997年刑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单位犯罪制度在我国法典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单位犯罪的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对立法进行完善。本文中将回顾单位犯罪的立法演变,分析单位犯罪及其承担刑事责任的特点,针对我国现行刑法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提出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易磊 《魅力中国》2011,(15):230-230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日益发达,信息传播的速度较为迅猛,网络和媒体等媒介对于交通事故的披露较为迅捷,在有关交通肇事犯罪的认定的过程中,网络和媒体等所造成的舆论影响对于交通肇事犯罪的认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本文将从这个视角来初探交通肇事犯罪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浅析青少年犯罪类型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形式呈多样化,犯罪主体呈低龄化,犯罪手段呈智能化。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全社会必须构建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立体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