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旅游开发的进一步深化和旅游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给目的地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日益明显,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使之成为旅游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强 《改革与战略》2012,28(3):150-152
随着旅游城市旅游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对当地居民住房的影响日趋明显。文章根据旅游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旅游城市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多种因素,探讨旅游城市房地产业失衡的原因及发展路径,以期保障旅游城市居民住房需求,促进旅游业与旅游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旅游文化学是目前旅游学和文化学研究较为薄弱的分支学科之一,因此,对旅游文化学研究的背景、意义、对象、内容、性质、方法等一系列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民族地区旅游越来越受到包括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和旅游学等学界的关注,学者们纷纷从自身学科特点出发,对民族地区旅游进行了研究。1987年至2007年间的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经过从单一向多元发展轨迹,创新了研究范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包含集体社会资本和个体社会资本。通过对Elsevier,Springer link和CNKI等平台上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在旅游领域,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集体和个体社会资本对旅游发展影响以及旅游对目的地社会资本影响等方面,研究呈现出内容上集中于社会资本对旅游的影响,方法上以案例分析为主的特点,当前仍存在不足,并提出今后研究的趋势,为以旅游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关注特色小镇发展模式,促进文化旅游可持续等,更好地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来解释和解决旅游活动中的现象和问题,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商业史学会、扬州大学、东台市人民政府在扬州、东台联合主办了“全国盐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历史学、经济学、旅游学、食品科学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提供论文50余篇。与会专家就盐文化的内涵、影响,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盐业制度的变迁、盐业经济与学术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7.
旅游发展作为带动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能否有效提升当地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井冈山地区414名居民,对获取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旅游经济获益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第二,旅游社会文化获益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第三,旅游环境获益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拓展了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对象群体,理清了老区旅游发展与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原理。最后从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三个层面提出旅游发展背景下老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学科体系的逐步完善,旅游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旅游类相关文献数量倍增.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却遇到了难以对众多旅游类文献进行归类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旅游发展必然会对目的地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产生诸多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就街津口赫哲族乡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明显强于对负面影响的感知;旅游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影响强于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旅游业发展由速度向高质量转变。聚焦海岛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以平潭国际旅游岛居民为研究对象,提出海岛旅游地居民感知与社区感知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假设关系,构建旅游感知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关系模型,并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了海岛旅游居民对海岛旅游高质量发展支持的内在影响因素和海岛居民感知对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机制。结果表明,居民的社会文化感知、经济生活感知、生态环境感知、旅游参与感知对海岛旅游发展支持度具有正向影响关系,海岛居民满意度和认同感对海岛旅游发展支持度具有传导机制效应。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洋经济建设的推进,我国海岛旅游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在旅游管理领域,研究旅游发展对海洋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以浙江省舟山市东极岛为例,探讨海岛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三大方面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社会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当地的生计和生活方式、地方认同感、思想观念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当地自然环境的改变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力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日照三春暖,花开九州红."值此"五一"旅游黄金周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对旅游学素有研究的著名专家丁季华教授.  相似文献   

13.
王梦捷 《发展》2008,(6):72-72
众所周知,旅游活动的开展所牵涉的层面很多,诸如旅游交通、旅游食宿、旅游景观、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等;而旅游学更是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传媒学等多学科交叉发展起来的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新兴专业,是一门研究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旅游业及其开发和经营,以及旅游供求双方活动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这门学科注重的是基础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相结合,产学合作,重在实践。因为有这样富有鲜明特色的学科要求,所以对旅游从业者及研究、学习者有相当高层次的要求,即要熟悉国内和国际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懂得并掌握旅游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分析能力,熟悉掌握一至二门外语,能胜任各类涉外机构、  相似文献   

14.
唐金稳 《中国经贸》2008,(22):31-32
组织文化对企业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文对我国中小型旅游企业的组织文化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组织文化的定义以及对中小型旅游企业的影响,中小型旅游企业文化的现状,中小型旅游企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发展的对策等,以希望对我国的旅游企业的文化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也为相关行业的组织文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阳朔西街是一条传播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文化街。英语是跨文化旅游的交际工具 ,更是阳朔西街旅游经济崛起的主线。融洽的跨文化交流环境 ,构建起阳朔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经济社会 ,英语在独特的文化群体中给阳朔旅游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旅游是一股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的力量。在旅游社会学的研究中 ,必须把旅游社会学融入社会文化变迁的众多因素中作情景化的审视。对阳朔西街的旅游市场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有助于推动我国旅游科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旅游本原论     
旅游概念是旅游学进行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文章在系统梳理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旅游概念基础上,剖析了现有旅游概念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哲学提供的逻辑思考方式,探讨了旅游和旅行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赫哲族是我国六小少数民族之一,独特的文化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学者对赫哲文化旅游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对赫哲族文化旅游研究文献的时空分布、 文献数量、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等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者从旅游资源、 旅游产品规划与设计、 旅游开发问题、 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问题的研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部分研究成果主要停留在面上的研究,专一领域的深度研究少;对旅游开发前旅游资源开发构想研究多,对开发中出现的问题研究不足,对开发后的文化社会影响探究不够.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旅游酒店的设计。旅游酒店设计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地域文化相统一是酒店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探讨旅游酒店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对旅游酒店的设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作者就从时代背景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研究及指导意义、旅游酒店的表现形式。为旅游酒店设计充分的体现地域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胡惊华 《魅力中国》2011,(15):90-90
旅游影晌又称旅游效应,是由于旅游活动而引发的各种厉害关系,主要指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包括对旅游对客源地和旅游者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只有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旅游活动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才能推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旅游的快速发展给地方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本文从旅游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旅游对民族文化的消极作用以及发展旅游应该扬长避短,加强管理三方面来谈旅游发展对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