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民众反映问题较多的一个领域。中国教育蓝皮书《2006年:中国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指出,八成公众不认可现行高校学费标准.最主要的原因是贫困家庭无法承受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近年来,家庭或个人与政府分担的比例如何确定一直是杜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果家庭或个人分担的比例过高,不仅影响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而且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生活.进而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王莉敏 《魅力中国》2013,(11):193-194
对公众而言,不能容忍的不公平,让人感觉不幸福的不公平,乃是权利、机会、规则的不公平。在教育公平上,要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并“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3.
基于CHIP2002和CHIP2007数据,采用双重差分( DID)、线性概率模型( LPM)研究扩招对于个人教育选择及教育公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扩招后个人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提高6.9个百分点。具体而言,扩招使得个人接受大专教育的概率提高10.3个百分点,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的概率提高6.4个百分点。扩招并没有改善在性别、民族、家庭文化背景(父母受教育水平)方面的差异引起的教育不平等,扩招政策没有起到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最后提出促进教育公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了解城中村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状况与影响,特别是村居民生活与子女接受教育情况,选取河南省30个乡镇的400户居民作为调查样本。针对已改造和欠改造的城中村,以子女学前教育为切入点和缩影,采用结构式访问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以折射和了解处于半城镇半农村状态的城中村民众真实现状。结果发现,城中村子女学前教育情况受到家庭和社会双重影响,主要因素分为家人经济收入,家长教育观念,校外教育资源供给,政府因素,子女学习与性格特征,家庭地理位置。只有多方联动,才有可能彻底解决子女教育的问题,列举国内外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相关作为,借鉴经验,提出措施,合理地解决城中村子女受教育问题,为教育公平和资源优化配置提出办法,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我国的低生育意愿嵌入在“望子成龙”的文化背景和机会不平等的结构性特征中;子女的成就会给居民带来荣耀和满足,但由于机会不平等的影响,付出同等努力程度后子女却可能无法获得相应的成就或回报;这时,由于子女成就的不确定性,生育意愿将受到抑制。不仅如此,从机会不平等对居民生育意愿的抑制效果看,家庭对子女成就的重视程度、社会必要养育成本和收入水平均对该抑制效果有重要影响。基于CGSS等数据,本文对系列理论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机会不平等显著抑制了我国居民的生育意愿,在更换模型设定、重新测算机会不平等和采用工具变量法等检验后,证实两者存在稳健的因果关系;(2)从影响渠道看,机会不平等会降低预期子女成就,进而抑制居民生育意愿;(3)社会必要养育成本越高,意愿生育水平越低;但即使降低了社会必要养育成本,机会不平等对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仍存在,甚至在社会必要养育成本较低时,其边际作用更大;(4)从其他调节变量看,工资收入提升可缓解机会不平等对生育意愿的抑制作用,而家庭对子女成就的重视程度则加剧其抑制效果。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我国生育意愿偏低的特征事实,并拓展了对机会不平等及其影响的研...  相似文献   

6.
王青  胡颖森 《特区经济》2011,(10):292-294
本文通过对父子收入代际弹性和家庭收入代际弹性的研究,发现子女收入很大程度上受到父亲收入或家庭收入的影响,证明了中国居民收入代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传递效应,特别是低收入群体。通过内外因分析,可以发现教育成为影响中国居民收入代际传递现象的重要因素。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代际流动机制,个人教育水平提高和教育环境的公平可以使低收入群体有机会流向更高收入阶层。  相似文献   

7.
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年耀 《特区经济》2007,(8):142-144
当前,进城务工农民数量在不断增加,跟随他们进城的未成年子女形成了一个庞大群体。这些农民工子女在上学、管理、心理诸方面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因而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他们同城市孩子一样,接受公平的教育,真正融入他们所生活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2012,(9):32
Q:异地高考有何不妥当之处?异地高考对推动教育公平施加了怎样的影响?张千帆:首先,说明一下提法。"异地高考"比较容易引起误解,到底哪里是"异地"、哪里是"本地"。现在我们一般称为"学籍地高考",政府和家长有时称之为"劳工输入地"。随迁子女高考问题完全是高考户籍限制和分省命题制度造成的。这些家庭长期在京沪等大城市工作,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教育,却不能在当地高考,是对他们平等受教育权的严重限制。允许他们在学籍地高考是走向教育平等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郝庆超  孙玉娟 《魅力中国》2012,(29):175-175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贫困家庭子女面临着教育经费拮据、受教育程度低,教育期望与职业期望不高,并已经显现出失业率高和职业稳定性差等后果性问题。贫因家庭学生教育救助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应采取措施,实施教育救助。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如何做到教育公平?江镇中心小学的回答是关爱。这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公办学校,目前全校700多名学生中外来务工农民子女超过了50%,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必要的学前教育,从起步阶段就和本地学生有差距,  相似文献   

11.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普遍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我国的很多外来民工子女的教育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接受好的教育,他们的入学条件、入学待遇以及学习成绩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努力为他们创造同等的教育机会和良好的教育资源,是社会各界的责任和义务,这对构建公平和谐的社会关系,也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就外来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弱势群体子女主要包括贫困农民子女、下岗失业人员子女和农民工子女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子女教育在入学机会、教育活动等方面严重失衡。这主要由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国家政策不完善、教育体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在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 ,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转轨过程中中国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和学前教育模式的选择,探讨学前教育体制改革对不同经济阶层家庭的影响。研究发现,夫妻一方受过良好教育或者富裕家庭的女性倾向于参加有酬劳动,并更可能把子女送到幼儿园接受教育。此外,中国的公立幼儿园并没有向低收入阶层倾斜,与私立幼儿园相比,公立幼儿园更倾向于接受教育程度高的家庭的孩子。  相似文献   

14.
刘夏 《中国西部》2011,(20):27-30
西方一位哲人认为国家命运与其说操控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此话的含义就是社会的未来是由其新生代决定的,而家庭是孩子接受系统影响与教育子女最重要的环境之一,父母承担着造就未来的重任。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水平显著高于甘肃省其他地方城市,因而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兰州市。由此随之而来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渐凸现。本文以兰州市安宁区银滩路社区为例,通过对银滩路社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阐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学生主体自身的问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问题,分别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家庭和社区的角度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而从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四个层面提出改善兰州市安宁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现状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解英丽 《魅力中国》2011,(17):92-92
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社会转型时期不同利益群体对-I-~-g权利、机会和有限教育资源分配的争夺加剧,各方利益的相互博弈,使得教育不公平问题凸显,成为制约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因子。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对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林娟  李伊玲  徐健 《特区经济》2022,(11):102-105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运用Mare提出的教育logit模型来分析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拥有城镇户籍的人比农村户籍的人有更高的概率接受高等教育。父辈受教育程度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下一代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父代的学历越高,对后代的受教育水平的正向影响越大。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扩招缩小了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入学机会不平等程度,但教育机会不平等在城乡间仍然存在。因此,教育政策应当继续着力于缩小城镇和农村地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平等程度,以使全体人民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18.
试论义务教育公平与政府作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义务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应当包括“同质”与“差异”两个屡面的公平。同质的公平,是把所有的人都看作是无差异的.要求用同样的标准和规则要求所有的人,在教育上体现为每个人应当平等的享有起点、过程及结果。起点公平,是指受教育机会均等;过程公平,是指学校提供的校舍、设备、教师等方面的条件均等;结果公平,是指受教育者在受教育后有同样的成功机会。差异的公平则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人。它肯定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的价值和实现这种价值的权利.在教育上它要求不同禀赋的个人根据其家庭条件的不同可获得最大潜力的发展。而义务教育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及其成员能够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针对所有的社会成员所实施的一种基础教育。所以义务教育应当是“同质”的公平,即保证每一个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人口均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公平的受教育过程和平等的成功机会。  相似文献   

19.
李欣桐 《魅力中国》2014,(20):189-189
自主招生足叫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经过十年的发展。自主招生已成为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校招生多元录取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中,自主招生在城乡的显著差异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根据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声望是决定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而社会声望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为教育因素,由于父母的教育水平差异导致的社会地位差异,影响了子女的教育机会获得。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的学生没有十分充足的教育资源。同时,农村家庭也较缺乏经济实力来支持子女的教育。从自主招生的选拔到考试。再到最终的结果,都体现了高校自主招生对城市生源的偏爱,对农村学生的不公平。本篇论文即从自主招生的过程来研究城市公平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前社会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收费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对于高等教育收费使贫困家庭的子女成为直接的受害者的议论更加激烈.大多数学者也认为应该降低学费。那么学费高低到底对社会公平有怎样的影响?我国学费现状究竟是偏高还是偏低?本文就从教育公平入手.以南开大学为例对我国大学收费标准进行探讨,并进一步阐述收费改革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