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筠  西米 《中国西部》2012,(27):56-61
一线校长、老师、教研人员等教育人是当仁不让的家校共育体系的执行者,也是孜孜不倦的探索者,对“家校其育”,他们有着最直接而深刻的思考,也有着对共育未来最美好的懂憬!  相似文献   

2.
高飞 《新西部(上)》2012,(10):139-140
本文就现有的文献记载和遗迹对明清时期道教龙门派在甘青地区的传播进行简单的梳理。首先,厘清了道教龙门派的源流,即道教全真派丘处机创建的支流;其次,分析了龙门派在甘青传播的依据:一是甘青是龙门派的发源地,二是甘青地区历史上就是龙门派的传播地域,基础雄厚;第三,概述了龙门派对甘青地区道教的影响:一是在甘青地区遗留的雷神崇拜;...  相似文献   

3.
冯晶晶 《魅力中国》2013,(29):109-110
二战战败后,日本社会中各种固有的权威都垮了,在人们丧失了固有的价值观念而感到困惑、不安和绝望的精神作用下,产生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无赖派。他们共同指向的是反世俗、反道德,追求一种虚幻的荚.一种堕落的美。以自嘲和椰揄式的笔调抨击当时的社会。无赖派不仅指是文学方法上的。也是这一流派作家的人生态度以及行为反俗的无赖性的称谓。这个特殊的流派风靡一时,对于战后徘徊在虚无与绝望中的青年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代表着一种叛逆精神。太宰治是无赖派的代表作家,在他身上典型集中的体现了该派的思想行为特点。而《斜阳》更是太宰治本人乃至无赖派的纪念碑式的代表作。通过对作品中所塑造的四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及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不难在这些人物身上发现作家本人的身影,及不同程度上对战后社会的批评。  相似文献   

4.
王月华 《魅力中国》2011,(2):380-380
校漂族问题是伴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出现的,校漂族问题现已得到不少学者关注,笔者尝试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其分析研究,探讨对校漂族伦理关怀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走校企、校镇合作之路,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相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整合社会资源以构建校企、校镇互动双赢合作,实现运行机制的良性运作是关键,互动合作平台的构建将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建设的具有科学^道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因此,现代教育的构成越来越趋向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合作共育,这也是解决家校矛盾的根本途径。家校共育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澡题。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并目与时俱进地创新,才能达到以孩子健康规律成长的最终效应,共同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在家校关系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家庭和学校共同育教育孩子的思想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国各地有许多学校在对此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无论是在家校合作的理论还是实践领域都有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家校合作的实践体系上取得丰硕的成果。其中,颇具特色的有上海的“家校互动”,香港的“家校合作”,山东的“家校共建”,特别是成都在家、校、社三结合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校共育”。他们根据自身的区域特色,构建出了各自不同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刘宇婷 《理论观察》2007,(2):142-144
二战结束后,日本文坛上出现了一个重要且特殊的作家流派——无赖派。其主要成员包括太宰治、坂口安吾、织田作之助等人。他们带有极度的忧郁和对传统价值的嫌恶之情,呈现出一种自我嘲讽和否定一切的特征倾向。在社会秩序混乱和价值体系崩溃的战后那个特殊年代,无赖派的出现可以说添补了战后的文学空白,对读者特别是试图否定过去知识体系的年轻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泰英 《发展》2009,(9):96-96
2009年5月14日至20日,兰州市七里河区教育局组织各校校长到河西十所中小学参观学习。短短几天的参观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他们“锐意改革、特色立校、科研兴校”的教育理念,“以课改育名师,以名师建名校”的发展战略,“严实敢爱、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让我眼前一亮,为之一振,  相似文献   

9.
石均 《魅力中国》2014,(14):197-197
当代社会独生子女是入学就读的高峰期。这一现象将长期存在。作为学生的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影响和督促是举足轻重的。建立一个有效的家校联系工作机制是我们工作的必须,是保障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之一。本文通过对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家校联系的现实意义及机制的建立,家校联系的误区、家校联系的原则等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促进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合理的利用好家校联系的策略来促进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王丽 《中国经贸》2012,(10):149-14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高等院校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整合校地资源优势,加强校地间的密切合作,既有利于推动高校的教育改革与学科发展,又能助推地方经济的腾飞。积极探索校地合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实现高校与地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共同发展是当下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罗凤娥  陈芷涵 《科技和产业》2023,23(20):138-143
签派运行是衡量航空安全水平极为重要的一环,其工作流程多、综合性强、出错率高。因此,签派员是否能对风险进行及时辨识并做出有效操作十分重要。为了探究此系统的脆弱性,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法,基于脆弱性理论识别影响签派运行安全的指标,综合运用DEMATAL-ISM-ANP构建签派运行风险系统脆弱性模型,以期进行科学且准确的风险管控,提升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结果表明,需要加强培训力度、健全规章制度与提高签派员的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2.
木道  刘洋  刘静钰 《中国西部》2012,(27):22-25
在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正用“青羊式”的路径与智慧破解着家校共育这一时代命题,这是先进理念和广泛共识的长期坚守,这是怀揣思想遵循规律的青羊教育人的接力创造。他们认为,家校其育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对最初的派工矩阵施行变换,得到最优派工矩阵,从而确定最优派工方案,做到优化调度,进行合理分派工作,以降低成本,获取高额利润。  相似文献   

14.
李经路  潘琳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2):140-145
文章首先探析了智力资本与智力资产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智力资本的构成因素、智力资本的运作、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联程度以及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价值方面对比了智力资本认知派和智力资本行为派的两种流派不同观点。最后,文章认为行为派将智力资本理解成为一个表征概念比认知派将智力资本理解为先验模型更为合理,行为派关于智力资本如何运作、智力资本怎样转化为企业价值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都市物质的发展和繁荣以及都市文化的创新性和多元化,都市呈现出与传统宗法制社会迥异的文化景观,这不仅开拓了新感觉派的表现视界,而且都市的发展也为新感觉派在小说的情节模式和表现手段上提供了创作灵感。新感觉派一度沉浸在与都市同构的"狂欢"中,然而,透过新感觉派对都市羡慕、赞赏甚至有些颓废的迷恋的雾障,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狂欢中的迷惘和焦虑。  相似文献   

16.
“校财局管”财务管理体制是在“校财乡管”财务管理体制弊端迭出的情况下产生的,它适应了“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的要求,克服了原有财务管理体制缺点,有着自身的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现有的文献记载和遗迹对明清时期道教龙门派在甘青地区的传播进行简单的梳理.首先,厘清了道教龙门派的源流,即道教全真派丘处机创建的支流;其次,分析了龙门派在甘青传播的依据:一是甘青是龙门派的发源地,二是甘青地区历史上就是龙门派的传播地域,基础雄厚;第三,概述了龙门派对甘青地区道教的影响:一是在甘青地区遗留的雷神崇拜;二是“在家道”信仰.  相似文献   

18.
高校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校漂族、蚁族为主体的高学历低收入毕业生群体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管理和高校发展等方面对高校稳定产生着重大影响.如何应对校漂族、蚁族等毕业生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十二五时期高校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就业岗位是根本之策,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与就业机制是重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引导舆论导向是关键,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管理与网络安全管理是直接途径,着眼社会需求实现人才发展结构从“h”型向“H”型转化是方向.  相似文献   

19.
齐嘉 《黑河学刊》2007,(6):78-79
斯拉夫主义者与西方主义者的争论是有关俄国的历史命运和俄国在世界中使命的争论。硝烟战火的论台虽早已消逝在云烟的历史之中,但斯拉夫派与西方派所争论的问题却保存了下来,直至新世纪初的俄国知识者们仍喧哗其中。  相似文献   

20.
胡宏 《中国西部》2012,(27):9-10,8
2012年8月28日,全国妇联、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就如何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服务网络,切实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家庭教育工作作了全面安排和部署。为深入了解全国家校共育特别是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情况,以及全国各地推进家校共育的具体落实情况,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中国西部》:衷心感谢刘部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当前,家校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构建一种新型家校关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教育系统必须面临和迫切解决的重要命题,教育部在家校共育方面目前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