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金融研究》2012,(6):79-79
中国人民银行湖南永州市中心支行蒋业英2012年4月18日来稿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依存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金融部门已形成共识。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主线”。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与过去3次金融工作会议主要从金融业自身的发展来强调金融工作的重心不同,此次会议强调了金融业要为实体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2.
李京阳 《银行家》2020,(1):40-42
2017年开始,内蒙古金融业出现了几个重要特征:一是商业银行存贷款增速加速下降;二是实体部门新增贷款创历年新低;三是同业拆借市场相较于全国逆势上行。这些明显的金融特征表明内蒙古金融业出现了"流动性下降"的问题,与之对应是内蒙古经济活力下降、实体经济融资难加剧和金融业经营状况欠佳,这对于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融资和发展制约影响会显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3.
金融业应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但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我国金融业出现了脱离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倾向,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困扰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对金融错配背景下的2009-2019年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受金融错配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金融错...  相似文献   

4.
《会计师》2017,(17)
2017年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实体经济是金融资源的首要配置方向,强调稳健的实体经济和成熟的金融体系是国之根本。目前,我国金融业还处于资本市场的培育和成长阶段,资金"脱实向虚"和持续增长的金融风险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现阶段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讨论要通过共同创造价值、加强监管力度来控制系统风险,促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来引导未来金融服务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金融发展的根源在实体经济,金融展业的使命是服务实体经济。我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同呼吸共命运,金融业坚定不移地支持实体经济并取得了历史性跨越。未来,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金融业将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开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金融业一直被标签化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完全对立。特别是当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速下滑的新常态,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步伐出现较大程度的背离和冲突,金融业也变成众矢之的。本文认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概念并不明确,金融业具有实体和虚拟双重属性,金融业中的实体部分直接参与价值创造,是实体经济循环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应划分为虚拟经济。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金融过度虚拟化的五大表现,并总结了金融的虚拟性与实体经济状态和政策的关系,认为实体经济疲弱和政策失当都会导致金融虚拟化加重,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实体经济发展和优化政策配置是解决金融虚拟性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管涛 《新金融》2017,(10):4-7
金融业改革开放的顺序历来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对于一国而言,若想在获取开放收益的同时将金融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必须选择一条合理的开放路径,有次序、渐进地推行金融开放。在这一问题上,由于国情不同,我国并无既定模式可循。鉴于此,本文提出应"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即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的金融工作主题,积极稳妥地推动金融对外开放。具体而言,一是要坚持金融开放服务实体经济;二是要坚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不断扩大金融开放;三是要坚持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双轮驱动。  相似文献   

8.
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资金的需要是金融业的本分。近年来,在新常态下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系列困难,而造成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却来自金融方面,即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挤压,出现了企业弃实投虚,社会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产业空心化,去工业化现象。为解决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矛盾,我们要采取相应政策措施,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唯宁 《时代金融》2015,(5):112+114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金融行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传统业务领域,各上市银行每年依旧贡献着超过万亿的利润,而信托、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以及各种网络金融平台、P2P平台都相继引来了自己的黄金期。金融的标签,无论是对于吸引资金和资本,还是人才,都展现出了空前的魅力。因此,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资本回报方式,把注意力都投向了各种投机和套利为目的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忽略了支持金融业繁荣的根本——实体经济。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要深化金融改革,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7月,总理再次重申了加强对实体经济金融支持的态度,并相继推出了十项措施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在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中央也提出了要发挥好金融资源效力,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积极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的新要求,政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决心可见一斑。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就像鱼和水。我国能迎来近十多年来金融业的繁荣,与过去几十年实体经济的成长、过去几代人孜孜不倦的艰苦奋斗密不可分。同样,在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和渠道的条件下,实体经济也依赖于金融的更好服务。财务公司作为集团企业的金融平台,是最贴近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理应成为贯彻国家"金融扶持实体"方针的先锋,成为推动"产融结合"的发起点。  相似文献   

10.
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是金融工作的着力点,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体,应在"新常态"下积极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目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造成商业银行服务意识弱化,"脱实向虚"、资源错配、合规经营文化弱化等现象渐显。结合目前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做法及成绩,商业银行亟需继续强化服务意识,引导资金回归本源;加大金融科技的研发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及信贷服务机制;实现供需均衡,筑牢风险防控体系;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家》2012,(11):64
编者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中国金融业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质要求,建立了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在全国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在金融资产配置上,坚持"有扶有控",加强重点产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金融服务,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  相似文献   

12.
潘英丽 《上海金融》2007,(12):14-1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人力资源是金融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本文从现代服务业创造价值的特殊方式的分析入手,探讨了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并通过跨国制造业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成本结构差异分析,系统阐述金融人力资源对于金融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核心作用;最后给出几点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即"短期稳增长、长期调结构"。然而,迄今中国作为应对全球危机措施的"调结构"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措施往往只是针对实体经济,其实金融业的结构改革更为重要。金融存量改革与实体经济结构改革并行的"双向调结构"才能释放出效率和创新。在未来中国的金融发展进程中,金融存量改革应被置于最核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业由于大部分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加工环节,利润率较低并且日益受到新技术、新需求的冲击,利润下滑严重且后续发展乏力。"中国梦"的实现是建立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之上的,实体经济不振,将影响国计民生,也将对各个行业包括金融业造成冲击。如何让科技与金融这两个提振实体经济最为有力的核心引擎有机对接、相互  相似文献   

15.
白琳 《中国外汇》2013,(16):38-43
"金十条"无疑是未来金融改革的纲领性兼操作性文件,方向性意义很强,然而对其思路和步骤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6月,一场"钱荒"暴露的金融资源错配,将今年"实体冷、融资热"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出来。中央《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金十条")的落地再次表明,金融业和金融改革的关键落脚点仍要放在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上。  相似文献   

16.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直接融资市场更适合创新型中小企业。应加大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力度,加大直接融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金融业必须紧密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源于实体经济,也必须融入实体经济并为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7.
<正>金融被称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因其对GDP和就业的巨大贡献在许多国家都被认为是支柱产业,但高度发达和专业化的金融业表象从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其本原,使相当一部分人产生了错觉,认为虚拟的金融业可以完全脱离实体经济而成为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支撑。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金融本质上就是一座桥梁,一座架在储蓄与投资之间的桥梁。人们消费后剩余的收入形成资金的供给即为储蓄,从事实体经营活动形成的资金需求即为投资,连接两者的就是金融。储蓄是  相似文献   

18.
实体经济作为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既是金融服务的逻辑起点也是落脚点。但从我国当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过度强调金融功能、产业资本渗透金融业、投机炒作等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因此研究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之路,发挥金融的储蓄——投资和优化资源配置调节功能,构建包容性的金融体系已成为深化金融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本文以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探寻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欧明刚 《银行家》2013,(1):11-12
2012年1月6~7日,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肇始于1997年的金融工作会议每五年召开一次,已经成为惯例,基本上决定着未来五年金融工作的基调和方向,成为指导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会议。本次会议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的第一次,因此本次会议既回顾了中国金融业前五年的成就与问题,也吸收了国际金融危机留给的深刻教训,突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支持金  相似文献   

20.
吉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撑.当前,吉林省实体经济对金融资源的吸纳能力较弱,金融业态比较单一.只有发挥好金融业扶优限劣的资源配置功能,才能更好的为实体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提供金融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