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奉先 《亚太经济》2017,(3):160-168
从个体消费者、商业银行和货币当局三部门均衡出发,构建了基于防范国际资本"突然停止"冲击的最优外汇储备分析框架,并对金砖五国的最优外汇储备数量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的最优外汇储备数量分别占GDP的24.15%、14.25%、12.63%、12.21%、16.01%;降低公私部门短期外债规模、降低危机时居民资产置换率、提高银行部门存款准备金率对最优外汇储备管理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2.
从实证角度看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与汇率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找出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计量模型,并据此分析了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与汇率的影响关系。证实了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动与工业生产总值、出口额及上期的储备额之间存在明确的线性相关关系,与此同时,汇率、利率等也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存在影响。但是,由于我国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致使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动与汇率之间无法显示出有效的线性相关关系,它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央行为保证汇率稳定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操作等多方面因素来间接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资本急停预防的中国外汇储备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系列金融危机之后,外汇储备增长逐渐由交易动机转向危机预防。本文基于Jeanne和Rancière(2006)的跨期模型,根据外汇储备平滑资本急停时国内消费达到效用最大化的观点,推导出最适外汇储备占GDP的比例公式,然后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中国外汇储备需求的最优水平。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实际外汇储备规模进行统计口径的调整之后再与测算值比较。研究表明:中国在2004年前应对资本急停的外汇储备不足,2004年后开始超额。此外,我们结合资本急停发生时的汇率变动、资本急停发生概率的变化等对模型进行了扩展讨论。  相似文献   

4.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的因素主要包括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两大方面,可通过建立模型来对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做出测定,建议中国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政策选择应当是稳定规模与加强管理并举。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内地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0663亿美元,标志着外汇储备规模已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目前外汇储备规模的问题上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121个国家30年的面板数据,从外汇储备占GDP的比重、外汇储备占外部资产的比重以及外汇储备占外部负债的比重3个角度度量一国的相对储备规模,讨论内在发展阶段以及汇兑安排对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对外汇储备相对规模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金融发展水平与外汇储备相对规模显著负相关;金融开放度越高,外汇储备相对规模越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以及中间汇率制度的经济体,其外汇储备相对规模更高。结合回归结果、优势分析以及中国现状可以推断,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汇兑安排是导致外汇储备规模高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内地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0663亿美元,标志着外汇储备规模已经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目前外汇储备规模的问题上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维持在可以支付三个月进口的额度就可以了,显然现在高额的外汇储备规模是太大了,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不安,巨额的外汇储备就意味着高风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于晓佳 《中国经贸》2010,(19):40-41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频频破记录,截止到今年6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已高达约2万4500亿美元,中国牢牢占据着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的地位。利用外汇储备设立海外产业投资基金,既有利于提高外汇储备使用效率,也可对”走出去”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增强中国”走出去“企业的海外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曾斌 《中国经贸》2014,(13):142-142
基于我国外汇储备十几年的持续增长,本文从影响外汇储备规模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最终认为供给方面的因素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主要成因。此外文章重点从国际收支平衡出发,发现近十几年经常项目及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导致了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抑制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迅速。截至2003年底,其规模已达4032.5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1168.44亿美元,仅次于日本,位于世界第二位。持有外汇储备的动机是确定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关键。本文综合分析了西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理论,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需求的相关经济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并无统一的标准。根据一般的西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理论,均得出中国的外汇储备过多的结论。然而从维持并增强国内外对本币的信心、保证经济安全和政治稳定角度看,外汇储备是多多益善。本文对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管理政策优化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增加,如何优化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和经营布局,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参考国外对外汇储备管理的经验,本文提出了优化我国储备资产的管理的对策建议。为了优化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首先是抑制外汇储备的不合理增长;其次是对现有的外汇储备进行币种与资产结构的渐进式调整;再次是对新增的外汇储备探索多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外汇储备收益。  相似文献   

12.
刘晶  董巍 《亚太经济》2012,(3):105-109
结合中国外汇储备的实际情况,借鉴平均收益率-VAR的思路框架和最新算法,构建相应组合优化配置方法,同时采用其他主流组合配置方法作为参照对比,基于欧美主要核心国家国债的历史数据,给出各自方法的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组合的配置策略。随后,利用历史数据验证了平均收益率-VAR组合优化方法及相应组合配置策略,相对其他方法及相应组合配置策略,在市场波动条件下的优越性,以期该方法以及相应的配置策略可以对于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组合配置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邱佳 《特区经济》2008,235(8):73-74
目前,我国的巨额外汇储备被普遍视为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导火索,同时,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大量热钱流入国内,央行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加大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这进一步增大了我国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增大和人民币升值的循环导致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面临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刘华 《特区经济》2010,(5):61-62
至2003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呈上升趋势,截止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2.1万亿美元的大关。次贷危机乃至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元贬值直接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产生威胁。本文首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美元贬值给中国外汇储备带来的风险,重点探讨应对这种危害的战略,主要从短期和长期战略角度,提出采取减持美元政府债券、人民币区域化、币种多元化等多种对策以保证外汇储备管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过程,外汇储备快速增加的原因,通过金融理论、外汇储备与汇率压力测度分析及观察法分析出外汇储备变化与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一致性,针对过多的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外汇储备角度提出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适度的外汇储备对于保证国家金融与经济安全、维持汇率稳定以及增强我国国际信誉有着重要作用。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过多外汇储备会产生诸多问题,积累各种风险。在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有必要对我国外汇储备进行动态管理,尽快研究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结构管理、效率管理与政策管理,以实现外汇储备的安全、保值与增值目的。  相似文献   

17.
秦爱红 《特区经济》2008,(12):68-69
外汇储备对于平衡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本国汇率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外汇储备还是举债和偿还外债的保证。截止2008年3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6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数字,中国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之将是一件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用几种外汇管理理念分析判断得出中国是外汇储备已经过多,文章同时分析了外汇储备过量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利弊影响。  相似文献   

18.
Using the capital market approach and the equity price data of 14 listed Chinese banks, this empirical study finds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 size and foreign exchange exposure. This relationship may reflect the larger foreign exchange operations and trading positions of larger Chinese banks and their significant indirect foreign exchange exposure arising from impacts of the renminbi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on their customers. Empirical evidence also suggests that the average foreign exchange exposures of state-owned and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banks in Hong Kong, notwithstanding their limited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banking businesses compared with their Hong Kong counterparts. It is also found that negative foreign exchange exposure is prevalent for larger Chinese banks, suggesting that an appreciation of the renminbi tends to reduce their equity value. It is therefore likely that the banking sector's performance will be hampered. Together with the fact that decreases in equity values generally imply a higher default risk,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cenarios of renminbi appreciation on the default risk of Chinese banks should therefore be closely monitored.  相似文献   

19.
曾婷 《特区经济》2009,(11):68-69
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使得货币政策被动实施,效用打折。我国应通过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加大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力度等措施减少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外汇储备高额增长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英 《特区经济》2008,(3):76-77
本文认为我国外汇储备的高额增长既有世界流动性过剩的外部原因,又有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导致国际收支顺差的内部原因,所以在治本之策短期内难以奏效的条件下,我们应加快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外汇资产持有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外汇储备的多渠道使用,来积极缓解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