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卡工程》2012,(10):26-27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移动支付。德勤日前发布《2012—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趋势与展望》报告称,尽管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已吸引金融机构、运营商、第三方支付等纷纷布局。预计未来三年,移动支付将成为中国的产业热点,2015年移动支付将成为中国主流的支付手段。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智能化,移动金融服务的应用大范围爆发。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业务延展研究报告2014》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总体交易规模突破13010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800.3%。艾瑞咨询2014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15328.8亿元,环比增长112.7%。  相似文献   

3.
2012年被很多业内人士视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元年"。这不仅是因为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 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511.4亿元,同比增长89.2%;还因为央行于2012年12月正式发布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困扰行业多年的标准不统一难题得以破解。可以预见,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必将迎来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几年将是中国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4.
《金卡工程》2013,(5):25-26
2009年,移动支付市场开始升温,移动支付作为概念被提出,中国移动是最早切入的玩家,当然市场最终的演变使它并没有按照计划完成自己的目标。2010年,移动支付相关的各种技术逐渐成熟,产业形态开始具备。据艾瑞咨询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481.4亿元,2012年达1,209.6亿元,预期2013年  相似文献   

5.
《金卡工程》2015,(9):19-20
根据Analysys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2季度》和《中国第三方互联刚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5年第2季度》数据显示。2015年第2季度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总体交易规模达34746亿元人民币,中国互联网支付市场的总体交易规模为32888亿元人民币,移动支付市场季度交易规模首次超过互联网支付市场季度交易规模。  相似文献   

6.
数据     
《金融科技时代》2011,(10):13-13
6000亿未来3~5年内,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年均增速将超过40%。预计到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额将达6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叶丹 《金卡工程》2014,(7):23-24
近日,易观智库发布了《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业务延展研究报告2014》,报告分析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现状,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总体交易规模突破13010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800.3%。  相似文献   

8.
数据     
6000亿未来3~5年内,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年均增速将超过40%。预计到2013年,全球移动支付额将达6000亿美元。1/8移动宽带在贫困国家的普及率年同比上升160%,而移动宽  相似文献   

9.
新闻纵横     
《金卡工程》2015,(10):12-17
Q3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9万亿移动支付业务暴增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的受众不断增长。移动支付也成为提供支付业务的各类机构争抢的对象。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呈加速增长之势。速途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5年Q3第三方支付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三季度交易规模达到9万亿元,相比2013年一季度增长3倍。其中最大的亮点来自于移动支付,占比暴增至18.8%。虽然线下收单业务的交易规模占比最高,为47.1%,但占比一直不断减少。速途分析师预测,未来移动支付的比重还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
《金卡工程》2013,(10):47-47
近日,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机构艾媒咨询发布了《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报告从国内手机网民对移动支付的认知度、使用度、使用频率、具体使用习惯等多维度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特别调查了手机网民对微信支付的态度,有高达超过69.8%手机网民表示接受、支持这种新兴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1.
谢越 《中国外资》2013,(8):184-185
移动支付,也称手机支付,是指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一般为手机)发出数字化指令为其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单支付的的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和3G网络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在手机用户规模已经超过3.6亿以及3G网络技术逐渐成熟的背景下,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潜力不可忽视。移动支付作为移动互联网与金融支付的融合类业务,其应用发展非常迅速,无论是银行、运营商、手机厂商还是第三方支付企业都在对这个新兴支付市场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将从我国移动支付的使用与发展环境、国内移动支付当前主要业务模式及应用、国内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主要公司的业务情况等三个方面简要介绍2012年的金融热门词"移动支付"。  相似文献   

12.
德勤(Deloitte,世界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近期发布的《2012—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趋势与展望》报告中以“打造创新模式,助推移动金融”为主题,对中国未来几年的移动金融市场进行了一个前瞻。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主耍推动力量来自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各方都分别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金卡工程》2015,(6):25-26
6月8日,国内权威互联网监测数据研究机构DCCI发布《中国移动支付票务场景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目前互联网巨头纷纷在移动支付端布局,并展开激烈竞争。其中移动票务支付市场潜力巨大,BAT三大巨头纷纷抢滩。支付宝、微信支付和百度钱包成为用户使用率最高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并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态势。票务场景移动支付成主流,引各方竞逐DCCI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14.
2012年被很多业内人士视为移动支付的“发展元年”。这不仅是因为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511.4亿元,同比增长89.2%;还因为央行于2012年12月正式发布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困扰行业多年的标准不统一难题得以破解。可以预见,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必将迎来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无疑是中国移动支付蓬勃发展的一年。去年底人民银行正式发布金融移动支付标准,从而为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扫除了标准障碍;今年初,国内包括银行、电信、互联网、手机、芯片等在内的各行业纷纷加速布局移动支付。"在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等各方的积极推动下,全国范围内已经完成近133万台非接触式POS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初,随着相关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各项移动支付规范的出台,第三方支付企业始在线下市场寻求新发展,但线上支付依然是其主力竞争的市场。然而到了2013年年底,新版上线的支付宝钱包、微信的支付功能、快钱等第三方支付进军线下支付市场的趋势明显。大力发展各种"当面付"的新技术,摆脱网络限制,与线下多个实体行业展合作,第三方支付正在步步渗透到线下支付市场。为何第三方支付始由主力的线上市场转战线下市场?在线下市场支付大战中,第三方支付主要依靠的优势和战略布局是什么?本刊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笔者相信,随着这场线下支付大战的升级,支付技术也必然迎来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卡工程》2011,(12):40-40
受益于全球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的迅猛发展,新兴市场对多元化支付方式的需求对全球移动支付的高速增长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近年来,移动支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重点话题,而起步稍晚的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更是呈现了群雄角逐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金卡工程》2013,(6):24-25
日前,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共同推出了移动支付联合产品——手机钱包。业内预计,大规模商用即将拉开序幕,产业链诸多环节如运营商、银行将不同程度受益,但市场未来增长仍在于培养消费者习惯以及具有用户黏性的创新产品。强强联合推手机钱包日前,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共同打造的移动支付平台正式上线。移动支付平台是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以  相似文献   

19.
《金卡工程》2013,(1):62-62
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银联等单位协办的“2013第五届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将于4月18—19日在北京国宾酒店拉开帷幕,将有超过500位国内外行业嘉宾出席,交流解读2013年移动支付产业政策标准、技术产品、创新模式、业务模式等领域的最新动向。  相似文献   

20.
数据     
1083亿 2013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经济规模达1083亿元,预计到2017年,网络经济整体规模将达17231.5亿元。 110.5% 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2014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移动支付交易额规模增长1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