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的体育赞助活动,如果没有获得大众媒介的延伸报道,没有引起一般社会公众的讨论激情,那么效果减少的可能不止一半,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宣布“根本没有效果”。奥林匹克运动套这类事件是全球化品牌营销的梦幻传播平台,它的新闻性、娱乐性和话题力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2.
毛晶慧 《广告导报》2004,(9):146-148
在营销上,突发性事件、重大活动、体育文化赛事等广受大众关注的事件,往往是最重要的营销机会,可以实现在激情时刻与消费者互动。  相似文献   

3.
《广告大观》2004,(9):91-93
在营销上,突发性事件、重大活动、体育文化赛事等广受大众关注的事件,往往就是最重要的营销机会,可以实现在激情时刻与消费者互动。  相似文献   

4.
何海明 《广告大观》2006,(4S):127-127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广告又要来临了,这是让媒介、企业和广告公司心跳的时刻。企业的营销讲求借势和造势,借势与造势相比,投入产出更经济。一场有影响力的事件可以让企业搭上品牌推广的便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何海明 《广告大观》2004,(2):141-141
近年来,事件营销很受媒介和企业的关注。媒介和企业可利用社会重大活动的机会,进行差异化营销,提升品牌的市场价值。在2004年奥运会来临之际,回顾2002年的世界杯广告的营销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世博会开幕至今已两月有余,与开幕前后各类大众媒介世博报道的火热程度相比,专业媒介对世博营销的热情也毫不逊色,内容从世博营销战术、专家策略支招到数据公司世博营销调研报告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7.
从发展历程来看,微博还是一种新生事物,我国微博营销的土壤尚未培育成熟,从媒体属性来看,微博门槛极低、发布快捷引起大量信息的冗余,这就决定了企业微博营销在当前阶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信息发布的简单快捷造成了微博平台上大量冗余信息的出现;其次,微博营销的传播能力还有待提高;第三,媒介利用方式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传播效果并不理想;第四,微博营销的效果难以评估。针对企业微博营销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首先,要发挥领袖的作用;其次,加强网络互动,与受众进行沟通互动,倾听他们的意见。第三,多种媒介组合,创新媒介利用方式,让营销的影响力在各个媒介平台上得到叠加。第四,加强对于营销效果的检测,反馈营销效果,为今后的战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体育与媒介的产业化以及竞争性电视市场的逐步形成,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已经开始体现出其商业价值,对于国内媒介来说,现实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向体育组织购买电视转播权是否合理,我们关注的是若干年后传统电视台单纯依赖广告能否支撑越来越高的电视转播权费用。从而形成国内体育与媒介产业链条的良性运转;随着联想成为新一轮国际奥委会的全球合作伙伴和国内外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体育营销有望成为国内企业营销活动新的热点,借助体育平台进行品牌沟通与一般的营销传播活动有何区别,以赞助体育赛事进行品牌沟通的效果有没有规范的数据手段支持?本文追踪分析国内外最新案例和现象,试图对以上问题提供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9.
事件媒介指企业或产品事件营销的合适载体及其传播方式,会展的整合媒介属性使事件媒介在会展营销中大有用武之地,事件媒介管理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联系目标顾客的"接触点"管理。本文借鉴IMC中的接触点管理理论,探寻各类接触点的产生机制,分析会展事件媒介的内生路径,提出我国会展事件媒介管理的相关策略,为影响力经济中的会展品牌创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张鼎健 《广告大观》2008,(8):149-149
在营销上,大家都会谈到奢侈品的营销和大众消费品的营销。奢侈品而言,一般是超高附加值,品牌在其中一定占有极大的成分。而大众消费品大部分则是价廉物美,就像西方看我们中国制造一样。在奢侈品这部分,要有钱来砸,有钱来包装。而对大众消费品而言,价格则是一个永远有效的法宝.  相似文献   

11.
《国际广告》2011,(6):35-37
媒体行业迅速发展,昨天的新锐营销观点今天就会落伍,广告主与代理公司往往疲于应对不同媒体带来的传播变革。而拥有丰富媒介产品的腾讯却大声疾呼,营销的本质并没有变化,在变革时代中,唯有回归营销的本质,才能推动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微信营销对总体社会福利产生的影响为出发点探究微信营销模式的可行性,通过发掘微信营销这一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资源,着眼于用户对新兴营销媒介的体验,力图诠释以微信营销为特色的电子商务平台来源于大众,服务于大众的发展宗旨,让大众切切实实受惠于网络营销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劳丹 《广告大观》2005,(11):109-111
目前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营销的核心还是媒介选择的广告投放。但许多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都抱怨,高投入、大覆盖面的广告投放却没有带来预期的广告效果,于是广告主感叹:“50%以上的广告费是浪费的,但却不知道浪费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事件营销”已经成为企业在营销策略中经常使用的战术之一,“事件营销”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使100万的广告费用看起来像1000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立凤 《现代商业》2014,(20):68-69
事件营销通过吸引群体受众的兴趣和关注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促进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正导向民族主义及负导向民族主义在事件营销中来源于民众的支持与反对倾向。模糊民族主义来源于民众的模糊态度,在事件营销中起关注而非导向作用。三种民族主义导向为企业事件营销所用,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郭振玺 《广告导报》2005,(3):133-133
抓住时机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突发性事件、重大活动、体育文化赛事等广受大众关注的事件,蕴含着很高的营销价值,往往也是最重要的营销机会。因此.我认为.对于企业而言.不能总等到事后用数据去衡量突发性事件,数据分析固然重要,但当机会来临时,抓住机会比事后的数据分析重要千万倍。  相似文献   

17.
《成功营销》2012,(11):I0029-I0029
跟踪电视的宣传效果就像是在看心电图,营销效果随着投入而高低起伏;而社交媒介不但可以提高“心率”走向,而且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家指出,家庭与朋友的影响、消费者直接的使用经验、大众媒介和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共同构成影响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口碑营销,具有节约成本,快速树立公司品牌形象的特点。企业通过口碑营销时,应当注意到创新和市场分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政策传播是政策有效执行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近年来产品安全事件日益增多,产品安全政策的传播应该更加重视。从大众媒介的角度,探讨了大众媒介在产品安全政策传播中的局限性,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事件营销(EventMarketing),电叫活动营销.指企业整合自身的资源,通过借用社会关注焦点,策划富有创意的活动或事件.使之成为大众关心的话题,因而吸引媒体的报道与消费者的参与,进而达到提升企业形象以及销售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