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现在美国经济有一些严重的问题,它会造成全球性的影响。我们之所以从美国经济问题谈起,因为我们认为美国是全球经济问题的根源,在现代的全球经济中,美国经济是全球发展的动力。我们认为,欧洲和日本的经济还没有一个强劲复苏的势头。而美国发生的问题却会影响到欧洲和其他国家,如果我们把其他国家也考虑在内的  相似文献   

2.
全球经济放缓已成定局,东亚经济受到强劲冲击,首先,美国经济增长放慢使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下降较多,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属出口导向型,且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尤其依靠IT产品对美国市场的出口,由于亚洲供给了全球电子产品需求量的40%,IT产品出口的下降地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和菲律宾总出口影响很大,其次,日元汇率30个月持续下跃,大大降低了亚洲国家和地区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同时又减弱了日本的购买力,由于亚洲国家出口的商品中约有15%销往日本,日本需求减少对亚洲地区出口产品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3.
<正>虽然对未来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是缓慢的,标普亚洲研究院主任陈丽子仍然认为科技和能源提供了在亚洲投资的机会。她认为印度尼西亚就是处于这样优势的一个国家,同时她也看好印度和中国。陈丽子认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全球经济增长将非常缓慢。标普的经济学家预测美国将会以2%的速度增长,对于欧元区也没有期望会有太大的增长。而亚洲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正呈现全球最强劲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财经动态     
《国际融资》2003,(11):62-63
中国被称为带动亚洲经济成长的关键 亚洲开发银行经济研究局的首席经济学家Ifzal Ali此间在日本东京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是经济愈加对外开放所致。他称其他亚洲国家,尤其是与中国有竞争关系的国家,也能从中国的增长中获益。 在地区性贸易中,2003年头七个月韩国出口大幅增长了47%,而中国取代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产品目的地,占到了该国出口总值的20%。亚洲开发银行认为这是中国对亚  相似文献   

5.
李莉 《国际融资》2002,(1):18-19
东亚国家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感到不安,这是可以了解的,2001年对他们的出口产品需求大幅下滑,有些产品下滑幅度高达25%以上,而且随着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同时趋缓会有更多的损失随之而来.尤其令东亚国家不安的是出口一直是其经济进步的推动力.现在,在东亚地区探求经济复苏之路时,对于其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对于东亚地区来说是否应该继续坚信出口和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6.
<正>在过去30年里,中国已从一个不发达的国家变成全球经济火车头。然而经过30年的出口导向型增长,中国经济下一步会怎么样?近日,钱瞻专栏作家和总编辑霍华德R哥尔德采访了曾担任了两年美国驻华大使的洪博培。最近,中国官方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从10%下降到7.6%。对此,洪博培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是不可避免的,多半因为其主要出口市场表现不佳,一个当然是欧洲,另一个则是美国,这实际上在短期内会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而中国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政府近期提出的金融监管新措施引起了全球关注,尤其是其中的"沃尔克法规"被认为是现代版"银行分业"法案.本文认为美国之所以在此时提出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与其近期政治、经济金融发展形势密切相关,也是为实现美国经济复兴的最新努力.一旦这些法案获得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将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趋势产生深远影响,对我国出口和吸收外商投资等也将形成冲击,我们应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500年的金融发展史中,危机大约每隔十年出现一次。今年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对危机再次爆发的担忧笼罩着亚洲。对出口和外资的依赖凸现亚洲经济脆弱性有人认为,亚洲经济独立性的增强有效地降低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近年来,随着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亚洲经济正在摆脱对美国的依赖,逐步走上自我增长的轨道。证据之一就是,尽管美国经济增长在过去两年里从2004年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银行业现状分析 出口泡沫破灭冲击实体经济,银行呆坏账难以避免出口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之一,2001~2007年间,中国GDP中出口份额从20%跃至36%,几乎涨了一倍,美国长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全球GDP的比重已达18.2%的美国消费增速被突然拉低后,中国的出口主导增长模式也陷入困境.随着美国经济泡沫破灭,消费者去杠杆,中国产品的国际买方市场环境剧变,出口遭受严重下滑.出口泡沫破灭冲击实体经济,传导至企业、大宗商品、就业等微观环节.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亚洲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强劲反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亚洲国家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的经验使它们能更好地经受住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考验。但同时,大量的资本内流也引起了人们对通货膨胀(通胀)和市场波动的担心。特别是随着美国和欧洲实施低利率政策,国际投资者将他们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亚洲经济实力的增长,亚洲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渐凸显.汇丰银行亚太区主席戴维·埃尔登认为,在未来数十年,亚洲很可能出现多个可与欧美同业媲美的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中的发言,中国的储蓄率从1992年的36.3%,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51.3%,不到20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整体而言,亚洲国家的储蓄率均较高,而欧美发达国家的储蓄率则处于较低水平.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人民有节俭的传统,比欧美发达国家更懂得节省,这似乎已经成为大众的常识.但是,我们真的是愿意多储蓄吗?我们的储蓄率真有看起来的那么高吗?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复苏再度告急,这是三年来的第二次.2008年是美国次贷危机,这回则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亚洲人应该清晰地听到了警钟——以出口为经济主导的地区,对其最大的两个出口市场的震荡,不会无动于衷.事实上,两次震荡均将造成长期影响.在美国,消费者正在苦苦挣扎.自2008年初以来,实际消费支出年均增长率只有0.4%.欧洲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经济外向度高,被视为亚洲经济的风向标和全球需求的重要指示器,银行业在新加坡具有重要的地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放缓对经济长期高度依赖出口的新加坡产生了重大影响,2008年新加坡经济一度跌入谷底。但受惠于全球各地及本国庞大而及时的经济提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国际融资》2002,(12):32-34
美国未来经济走势不明朗 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提出,关于美国经济的形势判断,存在两种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美国经济目前处于周期性调整状态,经济将持续回升;另一种看法则是,美国经济处于泡沫破灭后的调整之中,与一般周期性调整不同.8月份揭晓的美国有关经济数据将给我们一个可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不断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实现形式,是迈向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阶段。作为本地区为贸易和投资提供便利、推动国际合作的官方出口信用机构,我们有责任认真思考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如何发挥我们的作用.如何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加快我们自身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际融资》2001,(1):34-37
重要的是要有创业精神 说到美国的风险投资,就不能不提到美国的创业精神.美国社会实际上是一个移民社会,其中有很多亚洲和欧洲移民,他们来到了美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该说,是他们中的创业者,塑造了美国.最大最早期的公司,比如,石油和钢铁公司,都是创业者们创立的,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相似文献   

18.
周世成 《金融博览》2011,(10):18-19
最近两年困扰市场的欧债危机,发生在传统的富裕地区——欧洲。这与我们之前的常识有点不符,在我们的印象中,出现问题的不是非洲,就是亚洲,要不就是拉美,现在不仅出现在了欧洲,也出现在了美国。世界到底怎么了?欧债危机爆发至今已近两年,其间反反复复,着实令全球的投资者不堪折磨。欧盟、欧洲央行以及德国在此问题上饱受指责,被认为是瞻前顾后,犹犹  相似文献   

19.
美国经济低迷对湖北省贸易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和流动性匮乏,更波及到众多行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经济的减速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经济?是否会波及到中国的出口企业?本文针对美国次贷危机对湖北省不同行业、不同产品出口的影响予以分析,并就政策层面如何减缓次贷危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由于美国消费者减少支出,信贷市场动荡引起金融状况紧缩并抑制经济增长,因此我们预期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会放缓.但由于各央行减息,并且旺盛的人气对增长低迷起到缓冲作用,预期美国和全球经济将会避免衰退.美联储将会再减四次息,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各减两次息,而日本央行将整年维持利率不变.美元相对于日元和其他亚洲货币将会贬值,但相对于欧元和英镑可能会再度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