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目的,这一目的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从理论的逻辑内涵、历史内涵、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实现的途径等维度来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内涵,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道德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逻辑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科学认识。一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社会主义道德新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新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新的道德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漱溟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中没有宗教,而是“以道德代宗教”,周孔礼教在中国文化历史中起到道德教化和宗教的作用,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本文从梁漱溟先生关于中国“以道德代宗教”的思想维度,来阐释其关于中国文化与宗教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代大学生成为新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者的重要思想前提和必要条件。文章从道德认知和精神品质两方面入手,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道德维度的具体表现,并结合当下实际探讨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范君 《乡镇经济》2010,1(3):7-10
文章从对马克思人学理论的研讨和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广义理解出发,梳理和研读马克思的有关著述,力图再现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马克思技术思想轮廓,揭示人与技术发展的关系。同时讨论人类应该在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注意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与平衡,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利用技术这一改造世界的工具,解决好技术活动中的道德选择问题,保障技术运行的长期有效,从而为促进人与人、人与技术、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既吸收了费尔巴哈的人是人的本质思想,又以实践的、现实的、社会关系的人的科学理论超越了费尔巴哈的人学理论。马克思关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及人本思想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和评价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状况的维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度研究是分析和评价社会问题的重要方法。分析和评价我国社会道德问题应把握好四个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价值维度和领域维度。只有深刻了解我国当前社会道德现象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全球化与市场经济背景,深入分析社会道德问题的社会价值与效果以及社会道德主体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才能正确和客观地把握我国当前的社会道德状况。  相似文献   

8.
技术伦理是技术人员在工作、生活中确认并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以技术伦理的技术价值观、技术道德规范和技术主体的道德责任三个基本维度为研究对象,论述其在高职院校学生技术伦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高职院校开展技术伦理教育提供理论指向。  相似文献   

9.
古代道德理论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影响了一代代人,道德传统对古代中国及现代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人们在关注当代的思想教育的同时,也在反思古代道德理论的得失。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成为一名的思想又因何成为所有神学家思想中最为成功的神学?保罗·蒂利希的论述为我们掀开了理解马克思的一个新维度.本文借助于蒂利希的论述和宗教批判切近到对神学家马克思的理解中去,还原另一个极富救世情怀的神学家马克思.  相似文献   

11.
弗兰西斯·哈奇森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领军人物,他的全部道德哲学思想都以探索人的道德情感为核心而展开,而哈奇森道德情感思想的理论基础却是他的人性论思想。哈奇森在其道德哲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人性论,这种人性论具有乐观性和整体性两个特征。理解哈奇森人性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哈奇森道德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幸福观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构成内容,马克思经济学的幸福观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对"幸福悖论"的解释等层面的科学全面性均远超西方经济学。深刻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幸福观,可以客观解构幸福的内涵和本质、多重维度和多个辩证关系等,以及在幸福的创造、享受、分配等层面获得一些重要的政策启示。基于理论梳理和对比研究,有助于借鉴西方经济学幸福观的科学成分,进一步把握和完善马克思经济学的幸福观,并对中国构筑和实践新时代幸福观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他的共产主义思想首次进行系统全面的阐释。其中,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人向自己本质的复归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三重维度,也是其整体结构的三个逻辑环节,同时表达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所蕴含和展示的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价值诉求及跨时代意义。今天,深入解读和深刻理解这部经典著作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对于我们继续坚定不移地秉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提升“驾驭资本”的实践本领、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坚定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共产主义信仰,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具有重要的思想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贫困与反贫困思想在世界反贫困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我国反贫困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对其加强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将从马克思贫困思想与马克思反贫困思想两方面展开探析,全面阐述马克思对贫困概念的理解、马克思对贫困人群的界定以及马克思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主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命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主要归纳为:人的本质是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人的本质是"人"自身发展的各种需要;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当代价值值得深入发掘,尤其对解决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主体性缺失、贯彻落实以人文本的发展战略以及对新农村的发展目标、科学定位和战略规划具有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生态道德建设不仅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国古代丰硕的生态道德思想渊源、西方近现代生态伦理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所富含的生态思想都是当代中国开展生态道德建设的有益借鉴。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不能盲目地,一概地,不假思索地对其加以吸收,而必须本着科学的辨证的方法和眼光去看待和利用这些人类的生态智慧成果。  相似文献   

17.
人的需要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马克思对人的需要的深刻剖析,构成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意蕴深远,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这一理论有着高度耦合性,在新时代条件下彰显了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因此,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充分重视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从领导力量、保障制度、思维方式、精神世界等多个维度出发,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使命担当,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树立起正确的政府思维和市场思维,持续丰富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引导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为素质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导向性、动力性和可塑性的特点。要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应处理好理论教育与思想疏导、主体教育与道德实践、自我教育与行为管理、普遍教育与榜样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课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以人为本思想是我国在道德建设中的新认识,是对传统道德建设思维和理论的突破:从集体主义转向集体与个人的和谐统一;道德建设领域从单一到多元化扩展;从自发的认知到自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道德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背景的不同影响着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中国传统道德建设所依赖的经济背景、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传统道德建设在道德理论体系和规范体系两大基本内容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在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多元化和西方道德文化霸权化的形势下,研究中国传统道德建设基本内容的民族特征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