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股市政策组合拳 2008年4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及配套信息披露准则等三个文件,自2008年5月18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任何知悉重大资产重组信息的人员在相关信息依法公开前,泄露该信息、买卖或者建议他人买卖相关上市公司证券、利用重大资产重组散布虚假信息、操纵证券市场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依照《证券法》相关条款予以处罚;涉嫌犯罪的,  相似文献   

2.
邢长青 《中国经贸》2011,(24):111-112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统计方法在股市分析中的应用:以标准差以及标准差系数衡量个股的风险;以移动平均线观测大盘及个股的趋势;以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进行趋势及买卖时机的研判;以乖离率的大小确定买卖时机。  相似文献   

3.
股市:年底会好起来 身为银行家,黄克立私人投资却从不用银行的钱,他说,买卖股票是长期的投资,因而一个钱亦不外求。香港股市四十多年,身经大小股灾也有数次之多,黄克立丝毫未受影响,即使今年85岁高龄,他仍坚持买卖股票,一点也不觉得有何风险。 黄克立介绍说.买卖股票,需要对股市有长期的经验和认识,对普遍的经济、金融变化有长时间研究,密切注意走向。另外,还要看到,香港、东南亚经济整体看好,所谓服  相似文献   

4.
避免错误的买卖方向一般股民的股票买卖心态,总是与市场趋势相反。譬如市场趋势快到顶的时候,还在盲目地追入,认为不能错过发大财的机会。到了市场顶部的时候,主力全都在悄悄地出货,可是他们却还在听股评家胡说八道:“股市要到8000点,现在6000点恐惧什么!”  相似文献   

5.
易宪容 《发展》2002,(10):71-71
中国股市发展了10多年,成绩很大,但问题不少。近来纷纷有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股市的问题与不足。如近期有文章透过道琼斯指数这一平台,以“数字化”形式指出了中国股市之怪状:股市的高成长与高波动、与世界股市的隔绝、股市投机盛行等。而透过系列指数所蕴含的种种指标则更清楚地看到了中国股市成功的背后隐藏着股市运作的低效率,隐藏着中国股市未来发展的困难与问题。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署名为陈建瑜的题为《中国股市波动:国际比较》的研究报告则表明,与海外股市相比,中国股市波动水平偏高、信息效率低下、风险规避系数较低等,…  相似文献   

6.
李克强总理今年在博鳌论坛上明确表示,将积极推动建立上海股市与香港股市交易互联互通。之后,中港两地证监会随即公布沪港两地股市互联互通试点,今后两地投资者可能互相买卖对方市场的股票,从而正式拉开了“港股直通车”的序幕。公告指出,在“互联互通”初期,投资于香港的股票总额度为2500亿元,每天额度为105亿元;投资于上海的股票总额度为3000亿元,每天额度为130亿元;市场在6个月后启动。从投资范围来看,初期投资于两地的蓝筹股。  相似文献   

7.
中国股市非有效性的基本判断高建宁(一)有效股票市场假设所谓有效股票市场,是指一种能够充分反映已知信息的市场,投资者按行市买卖任何股票,其净现值为零,即投资者预期的盈亏相抵。当然,这相抵并不是说投资者没赚钱,而是说他们只能获得预期的正常利润,即边际利润...  相似文献   

8.
去年马国房地产价格上涨25%本刊讯由于经济继续高速增长而股市比较呆滞,刺激投资者把资金放在房地产上,致使1994年马来西亚的房地产价格上升25%。1994年的房地产买卖总值由上一年的100.5亿林吉特升至126.5亿林吉特(约合50.6亿美元),升幅...  相似文献   

9.
投机,是指在商业或金融的交易中,甘冒风险获取利润的行为。投机通常用于期望从价格变化中获利的证券、商品和外汇买卖活动。适度的股票投机对承担股市风险、支撑股票市场、活跃资金流动起着重要作用。但过度的投机会造成泡沫经济,引发股市暴涨暴跌。尤其是在目前不稳固...  相似文献   

10.
张晓丹 《新财经》2002,(10):66-67
自纳斯达克市场下跌后,"泡沫经济"一词开始频频出现,甚至成为了新经济的贬义代名词.事实上,在股市、汇市、房地产、网络等虚拟化程度较高的领域,"数字的买卖"极易滋生泡沫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中国股市近几个月来连续下跌,但一位著名市场分析师却认为,中国经济仍将得到增长,未来前景依然看好。  相似文献   

12.
张锡涛  陈宝贵 《山东经济》2008,24(3):116-118
有人认为中国股市存在泡沫,应采取措施,予以挤压。还有一些人士则表示股市未来仍看好,即使有所谓的泡沫也是一种理性泡沫。由此引发国内股市泡沫之争。股市泡沫到底有没有,如果有泡沫成分是多大?本文在剩余收益比率估价模型(RIV)基础上建立定量测度模型,对股票市场上某股进行实例分析,从量的角度证明了泡沫的存在,并得出其股票泡沫成分的大小,同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也许中国的股市、房价会在未来某个时段震荡调整,但是,一种可能的不幸是,中国目前的股市指数和房价还不是终点,中国的资产泡沫也远远没有结束。 很抱歉这些判断可能会触痛到中国公众的情绪,尤其是那些持币待购、天天期盼房价下跌的老百姓。但是,一些历史经验,或许更能让我们看清未来,如果历史还会重复的话。  相似文献   

14.
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性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核心是金融,金融的死结是股市,股市的最严重问题是股权分置。因此股改不仅关系到投资者利益,而且严重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所以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相似文献   

15.
从政策效果看,未来汇金公司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减持银行股,而不是为了短期维持股市稳定而增持银行股。  相似文献   

16.
"网托",顾名思义,网络中的"托儿"。他们在股市论坛煽动股民买卖股票,到旅游论坛为旅行社吆喝、去购物论坛为某款产品唱赞歌……他们混迹于普通网民中间,把不明真相的网友忽悠得真伪难辨。  相似文献   

17.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股市的这一课题做了系统的深入的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了如下重要结论:1)在中国,从年度来讲,货币供应量对股市运行有很大影响,每年新增的M0(M1)增减方向与股市涨跌方向基本同步。2)自1995年1月以来,上海股市已经是一个弱有效的市场,利用其自身的历史价格信息无法对未来做出预测。3)M1确实对股市价格的变化有影响,利用M1的信息可以增强对我国股市的预测能力。但M1与股市价格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4)股市价格的变化会引起M0的变化。这些结论对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来讲,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同时,对货币当局调控股市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股市数据具有大数据特征、应用数据挖掘模型从海量的股市数据发现其潜在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对于降低投资者投资风险及辅助股市管理者做出有效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几种当今比较流行的数据挖掘模型及其在股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资本市场的投机性浓厚,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投机性浓厚,不仅表现为股市的市赢率一般高达60%,比发达国家股市的市赢率(一般在20%-25%)高得出奇;而且表现为股票的换手(买卖)率也高得出奇;据统计,1996年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的换手率是52%,东京是27%,伦敦是58%,香港是54%,韩国是91%,泰国是30%,而我国上海是591%,深圳是902%,股票换手率高,表明股民大多想从股票买卖的价格变动中获利,而不想或不相信股票可以分红,或认为股票分红不如从股票价格变动中获利来得大。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我国现阶段股市发展的若干文化,指出了我国股市未来运行的基本趋势;并就我国股市如何才能达到既能顺利解决公股上市流通问题又能避免股市发生强烈震荡的双赢目标,提出了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