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恩美的作品《喜福会》里描述了四对性格各异的母亲之间的文化寻根之旅,描述了女儿们从文化的失落到对自身中国文化的重视和寻找的过程。本文从作品里的母女关系从冲突到融合的过程探讨文化的共通性,着重分析了女儿们的文化的寻根之旅。  相似文献   

2.
伊夫林·沃被誉为英语文学史上最具摧毁力的讽刺小说家之一,学者们多从反讽的艺术角度解读沃的作品,对其代表作《一把尘土》也不例外。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哥特式婚姻多为学者们的讽刺对象,而剖析这起悲剧婚姻起因的寥寥无几。空间是社会关系的载体和容器,地志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差异揭示了二人的不幸婚姻源于彼此价值观、婚姻观的巨大差异,传达了小说批判现代社会堕落文明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托尼·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母亲波莉深受种族主义霸权文化影响,被美国主流价值观和白人文化彻底内在化,迷失了心灵和身份。女儿佩科拉自小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母亲的厌恶,一直幻想有双蓝色的眼睛,渴望母爱。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抛弃下,最后变得疯癫。失落和扭曲的母爱无法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东方愚 《全国商情》2012,(11):44-45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后台决定舞台,众多企业家的故事说明,管理婚姻比管理企业更需要智慧。土豆网总裁王微认为"也许有一天婚姻完全就是社会发展的经济的结合体",只不过这个经济结合体不仅仅影响了双方当事人,对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们来说,更重要的是,一对"结合体"的变革常常会给企业本身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5.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面面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8世纪的英国,婚姻所涉入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资产,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另一主要因素是地 位,这是由社会传统价值观所决定的。但由《傲慢与偏见》中两对较完美的婚姻来分析,个人价值亦是美满婚姻的促 成因素。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单位,具有生产、生育、赡养、教育和满足性及精神生活的功能。家长制和宗法制是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家庭关系的核心是财产和继承制度。文章以唐律为主线,从妻子私财、离婚后财产分配、女儿财产、女性家庭遗产继承等方面展示了唐代女性家庭财产问题的制度细节,反映了唐代女性的真实地位。  相似文献   

7.
建强 《新智慧》2009,(1):I0026
他俩的爱情差一点点就这么夭折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她母亲不幸婚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兰照 《全国商情》2012,(17):94-96
行为经济学将人看作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因而更增加了与现实的契合度。婚姻完全私人化的提出是基于一种高度自由化的假设,并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这种理想模式下推行婚姻私人化,有其可行之处,但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像传统经济学所提出的经济人一样将理性思维一以贯之。婚姻私人化必然会遇到诸多现实和制度设计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爱玛》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英国浪漫主义女性小说家简·奥斯丁最成熟最经典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几对乡村青年的婚姻故事。本文论述了奥斯丁成熟冷静的婚姻观:婚姻固然要把男女真爱放在首位,但也应把经济背景、社会地位等物质因素纳入婚姻的考虑之中。本文同时剖析了作者这一婚姻观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网络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网络的发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快的资讯,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提供了自由便利的交流平台。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网婚现象就是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网络婚姻简称:"网婚"。它是指人类通过网络在网上进行的一种虚拟的婚姻,它借助网络得天独厚的交际条件,使男女双方在网络中体验一种"类现实"的婚姻生活游戏。网络婚姻,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网络社会中人们由于人际关系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特殊的婚姻关系。网络婚姻是"虚拟世界"的一种爱情游戏。  相似文献   

11.
何峰 《全国商情》2011,(16):57-58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民工的婚姻尤其是跨省婚姻问题在广大农村日益普遍,受到了学术界学者的关注,例如,2006年风笑生教授在其发表的《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与家庭: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一文中就对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呼吁社会进一步关注尚待解决的问题,但没有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跨省婚姻问题进行详细具体、具有应用指导性意义的研究。我们团队通过实地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着眼于对汝城县益将乡远光村12例跨省婚姻的调研,深入分析跨省婚姻问题,试图探讨出理性、实用、有效的建议,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婚姻伦理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婚姻伦理文化既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真正转型,推动了社会婚姻生活的文明化、现代化,但又出现了虚无化、多元化和政治化、法理化倾向,导致婚姻生活一定程度的无序和不稳定。婚姻伦理的现代化,必须要以创造超越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与西方婚姻伦理文化,有效发挥行政法律控制与道德风俗教化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梁晓东 《现代经济》2002,(11):32-35
无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最早诞生在沿海的专业物业管理公司,还是目前在全国物业管理行业中最为活跃、相对较具实力的企业,国有或国有控股的经济形式构成了这些企业存在和运作的基础。尽管二十年来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派生或其他民营股份制等到各类物管企业不断充实这一逐渐庞大的产业队伍,但就其企业规模和跨地区、跨产业的市场扩张态势而言,国有企业无疑仍然独执牛耳。这一现象的存在绝非偶然,当我们需要回顾我国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历史时,不难发现,“后勤”这一本身运用于军事的术语,不仅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代表着“国家控制”下的全体国民生活,尤其是当它与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系统相结合时,可以夸张地说:“计划经济”更象是“后勤经济”。从过去的历史以及现在仍然存在的现实中,如果要从各类产业系统中去寻找它们最为相同的特征,肯定是后勤部门——尽管它们可能有“机关事务部”、“后勤部”、“后勤处”、“行政处”、“生活福利科”等各类称谓,它的内涵,可以是幼儿园、医务室、车队、职工食堂、职工宿舍和家属院、阅览室、离退休人员活动中心,甚至还可能包括子弟学校、计划生育、婚姻“组织意见”、环境养护和小型基建维护等等。企业尾大不掉,于是产生了“后勤社会化”。福利分房转为货币分房、职工医疗制度改革和保险业的引进等均为后勤社会化的实施方式。当社会的接纳能力有限时,机关和企事业仍然不能轻装前进,冒然“卸装”又将引发新的社会问题。于是又产生了“后勤社会化”。传统国有企事业的后勤产业化最为典型的两个方面,即是外向型的“多经产业”和内向型的“物业管理”。国企后勤产业化所产生的物业管理,在企业内部以独立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自身“辅业”与母公司“主业”分离的法人关系。但社会资产所有权方面,仍然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一切都是自家人,帐记在谁的头上是一回事,如何算又是一回事。在经营管理权方面,母公司仍然是最大的甚至是唯一的雇主,虽然形式上形成了契约管理关系,但其本质也只是孩子向家长伸手要钱,由无条件的合理变为有条件的合法。国企物管企业的真正成熟,并非只是在家有多乖,而是走出家门有多远!  相似文献   

14.
因社会体制的限制以及流动人口自身能力水平的制约,我国流动人口的婚姻时刻处在风险之中。为解决流动人口婚姻风险这个社会问题,在风险社会的理论框架下,首先分析了与流动人口婚姻风险密切相关的流动人口群体特征,其次分析流动人口可能遇到的婚姻风险类型,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了解决流动人口婚姻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奥尼尔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性格复杂的悲剧女性——爱碧,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武则天传》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不管是人类,还是其他低等动物,母爱是天性。虎毒不食子,作为母亲,杀死自己的孩子,她们是可恨的,但是在当时特有的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下,她们又是可怜的,不能简单地批判她们离经叛道、心狠手辣、蛇蝎心肠,其实她们是男权社会的反叛者,是残酷现实社会的悲剧人物。  相似文献   

16.
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都是违法婚姻,但具有不同的涵义、构成及形成原因.设立无效、可撤销婚姻制度既是立法的需要,也是实践的需要.<婚姻法>规定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及其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17.
婚姻从原始状态起便是世界上最生动的社会内容之一。中国古代把婚姻摆在家庭甚至宗族附属品的位置上面。婚姻的意义仅为传宗接代,媒介形式只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婚姻的意义、缔结媒介都发生了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8.
物业管理企业管理的对象是物,但服务的对象却是人,即业主和使用人,因此,在实施物业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并且不断提高员工们的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打败竞争对手,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本企业的社会知名度。  相似文献   

19.
喜福会是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作品,讲述了四对美籍华裔母女间的感人故事.小说通过对生活在不同年代国家的母女间复杂关系的描述透露了中美文化之间的严重冲突并讲述她们如何交流并最终和解.本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它的叙事技巧.整个小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二部分讲述母亲们的故事,三、四部分讲述女儿们的故事.她们中的每一位都在其自己的部分都充当叙事者的角色.所以,作家必须在小说中不停的变换视角,从而使得小说的叙述非常生动而深刻.论文将从视角这个新的角度来分析小说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20.
《接骨师的女儿》是美国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继《喜福会》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该作品再次关注母女主题,说明了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都处于种族"他者"和性别"他者"的地位,因而她们都感受着处于两种文化之间的困惑和两个世界之外的迷茫。接受中美两种文化不仅使得她们双重的文化身份得以确立,而且有效地消解了东方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