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酒精实验     
<正>一天,一位医生将一群嗜酒如命的酒鬼召集到一块,他在他们面前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医生将两只杯子放到了桌上,一杯装满了清水,另一杯装满了酒精。他把一只毛毛虫先丢进了装满清水的杯子,大家看着虫子在清水里游着,慢慢地又爬了出来。然后,医生又将毛毛虫抓了起来,投进了装酒精  相似文献   

2.
有位作家曾描述过这样的现象:几个人凑在一起煞有介事地围观一个似乎是很有趣的现象,于是不断地有人加入这个人群,后来者往往并不知道先来者在看什么,但也不着急、也不询问,而是像先来者一样,饶有兴趣地去看、去找,力图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奥妙,直到最后有人声明这不过是恶作剧或感到无聊至极为止。作家的目的可能是嘲讽世人的无聊和浅薄,但实际上指出了自然界与社会上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众效应。对于这个有趣而普遍的现象,科学界在100多年前就注意到了。19世纪法国科学家约翰·亨利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些毛毛虫头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圈,并在圈中间放上一堆毛毛虫爱吃的食物。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毛毛虫只是一个跟一个地绕着食物按科学家安排的轨迹爬行,直到饿死,竟然没有一个毛毛虫爬向食物——从众甚至大干生物的某些最基本的本能,足见从众的这种奇特的约束具有的威力。于是这种现象也开始为那些政治家、社会学家、管理专家们所关注了。市场学者和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刘涛 《中国企业家》2005,(18):28-30
工程师出身的尹同耀,将怎样掌控正走在高速扩张路上的奇瑞?到明年11月.如今已身为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尹同耀,就可以庆祝自己脱离“伪军”投奔“抗联”的十周年纪念日了。尹同耀把合资企业和做自主品牌戏称为“伪军”和“抗联”两个阵营。今年43岁的安徽人尹同耀与另一个只比他大几岁的安徽人詹夏来.在已经过去的九年间如影随形,在长江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速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科学家又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在罩顶以下。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已经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相似文献   

5.
吴迎秋 《英才》2013,(6):119-119
过去,史登科、戴雷、陆逸被称为宝马中国"本土化三驾马车",这是戴雷过去8年在中国汽车圈留下的最深印记。5月上旬,接到英菲尼迪中国公司的电话,对方新调整后的领导班子希望能与我做一次交流。此前几天,英菲尼迪宣布,前华晨宝马营销副总裁戴雷接替吕征宇,担任英菲尼迪中国公司总经理,后者将转任英菲尼迪亚洲和大洋洲区域总经理。接到电话的一刻,我知道,一场涉及两个跨国汽车公司中国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吗?     
据科学家测算,我们每个人一双脚平均每天要行走七千至八千步路,一年总计要走二百五十万步呢!在人的一生中,两只脚走过的路途达十八万五千多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赤道走四圈半以上。在过去的30亿年中,地球上有四亿余种动植物绝种。人类开采的全部白金只能制成一个边长约4.3米的立方体。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粮食仓库里,有一只看门的狗和一只捉老鼠的猫,狗因个大力大,便经常欺负猫,让它为自己做这做那。这天,有一只老鼠去偷粮食吃,被猫发现了。猫去捉老鼠时,老鼠为活命,跑来跑去跑到了狗的面前,而猫是怕狗的,因此胆怯而不敢再捉。狗见猫跑了几圈没捉着,便嘲笑猫太笨,又想自己捉住老鼠,就朝老鼠扑了过去,无奈身子大不够灵巧,老鼠一下便从狗的胯下蹿出去逃掉了。  相似文献   

8.
一位富翁发爱心为一所学校投资建造图书馆,并请了一家建筑公司来施工。一天,富翁为查看工程进展情况来到了工地。他看到有三个工人正在砌墙,但他们脸上流露出的表情却截然不同:一个愁眉苦脸,一个严肃认真,另一个却兴高采烈,嘴中还哼着小曲。富翁感到奇怪,便走过去问道:“老兄们,你们在做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一、“破窗理论”的提出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了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摆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摆在一个相对杂乱的社区。他把后一辆车的车牌摘掉,并把顶打开。结果不到一天,这辆车就被人偷走了,而前一辆车摆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砸了个大洞,结果仅仅几个小时后车就不见了。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共同提出了“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增长。  相似文献   

10.
“国际化”被企业叫了很久,但真正走出去的企业并不多。创造更多的利润,占领更大的市场,本来就是企业的追求和本能。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国际化。但是,当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却发现困难重重。企业传统的做法是有一个好的产品,在国外找代理商或建厂生产,进行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把产品销售到终端。这种在本国市场惯用的手法到了异国却常常行不通。因为市场没有足够的时间,当企业还没有打开市场的时候,资金就出现问题了。“其实企业完全可以用另一种思路来运行。”投资商这样告诉在座的成长企业的企业家们。“通过资本市场买一个公司的壳,同时原有…  相似文献   

11.
有一道脑筋急转弯题:一只毛毛虫想到河的对岸去,河水汹涌奔腾,既无桥可走又无船可渡,毛毛虫怎样才能到达对岸?也许一个女孩可以用自身的经历给出精彩的回答。这个女孩有一副好嗓子。然而,不幸的是,她的五官十分平庸,身材更是胖得惊人。在“漂亮者生存”的年代,女孩的歌舞团之梦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了——她投身于各种音乐比赛,可无论女孩的声音多么动人,无论女孩的感情多么真挚,她却怎么也闯不进决赛圈。女孩托人结识了自己最为崇拜的歌星毛阿敏,而她所能做的事只是:替毛阿敏拎道具和演出服。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央视“半边天”节目主持人张越…  相似文献   

12.
不怕一万     
利世 《中外企业文化》2011,(11):I0056-I0056
一堵高墙已经年代很久远了,一个老太太见有人走过去,总会善意地提醒:“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无所谓的走过去了,老太太很生气,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在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便不由自主地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尘砖石中……  相似文献   

13.
破窗理论 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过这样一项试验: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一辆放在某市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则停在杂乱的贫民街区。他把停在贫民街区的那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车在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于是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在此项实验的基础上,美国预防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人。”随后,高燃对《中国新时代》又补充了一句,“其实我过去能做什么,做个‘跟屁虫’?”  相似文献   

15.
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做了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放在环境良好的社区,一辆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对停放在相对杂乱街区的那辆,他摘掉了车牌,并把顶棚打开,结果不到一天车就被偷走了。而停放在环境良好社区的那辆,过了一个星期仍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6.
《当代经理人》:中华老字号的企业能否走多元化的路线?为什么?姜俊贤:有一种说法叫“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个篮子不行了还有另一个篮子,这种形式在某一领域里不适合把企业做精、做强、做大。从世界来看,一个品牌把一个产品做成功的比比皆是,但一个品牌把很多种产品做成功的却  相似文献   

17.
谢思聿 《中国企业家》2014,(12):118-122
过去的一年菜鸟网络圈地很多,但最后落实下来的很少:在中国获取大规模的耕地并非易事。一年前,马云圈走了村里2200亩土地。73岁的村民吴茂喜在村头吸着烟杲坐着。他面前是一片空旷的红土地。一株老树孤零零的立在远处。偶尔有掠过的飞鸟划破静寂。  相似文献   

18.
张雪威 《数据》2013,(11):8-9
什么是北京城?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画面。对于北京城外的人来说,北京城很大,大圈圈里有中圈圈,中圈圈里有小圈圈。对于北京城里的人来说,北京城又很小,只能做那一亩三分地儿的事。尽管如此,北京城仍以它独特的魅力,圈走了全国众多的优势资源。与身边这些有形的圈子相比,另一个无形的圈子正在悄然变化。  相似文献   

19.
财务管理中“破窗”理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了这样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他把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车的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这就是著名的“破窗”现象。  相似文献   

20.
林奕华 《中国企业家》2007,(14):123-123
因为一颗青春、躁动的心,孙悟空只能返回无拘无束的花果山,在那里做他自己的主人知道杨德昌走了的这几天,我刚好在台北做《西游记》舞台剧的剧本。谈的是孙悟空的性格典型……很难不联想到杨德昌。因为不愿意把心血结晶《一一》牺牲在台湾畸型的发行制度之下,情愿在别处上映,这是不是也可以被视为杨德昌性格反叛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