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出口大项,装备制造业对进口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关系到产业安全。双循环背景下如何协调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补齐产业供应链短板,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总贸易核算法,从进口中间产品的来源、流向及细分产业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对进口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参与全球价值链深度和广度得到提升;装备制造业向不同国家出口的进口中间产品占比有所区别,但整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细分产业中光学和电气设备制造业对进口中间产品依赖最为严重,并且技术含量越高的产业对进口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越高;欧美日韩是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口中间产品来源和流向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我国容易受到这些国家和地区中间产品断供和进口需求萎缩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增加核心技术研发投入、“解放”科研人员、加强区域合作以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技术溢出与"低端锁定"等效应往往相伴而生。本文以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在使用投入产出法测算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不同来源的进口中间品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异质影响。结论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地提高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而中间品进口中的中间制造品以及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中间品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进口中间制造品的促进作用最强。本文认为,不同来源的中间品实际上暗含了不同的嵌入方式,研究结论从调整中间品进口结构的角度为中国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构建"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1-2012年间跨国投入产出数据分别测度"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整体以及异质性出口部门的出口技术复杂度,通过引入产业分工地位和进口技术溢出等变量考察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分别存在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产业分工地位能够调节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并且该调节作用主要存在于制造业出口部门;生产性服务进口中间投入主要对处于产业链分工下游国家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存在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并且该效应对服务业和制造业出口部门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98-2010年中国从16个国家的进口数据,考察生产性服务等中间品进口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根据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分析生产性服务各细分行业对装备制造业的效率提升效应。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生产性服务进口,中国可获得全球高级要素资源,技术水平也得到提高。在生产性服务细分行业中,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显著促进了装备制造业效率,但物流服务业大幅度降低了装备制造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及升级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Kaplinsky升级指数和中间品相对出口单价,对我国整体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趋势和地位进行了分析,采用的数据是UN Comtrade2002-2011年HS六位编码的装备制造业产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产品中大约一半金额的产品正处于升级,尤其是电信和船舶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引人瞩目,出现降级的装备制造业产品数量较少,占装备制造业总出口金额的比例不到7%,总体表现远超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装备制造业强国。从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看,由于中国企业仍然趋向出口相对低价的装备制造业零部件,进口相对高价装备制造业零部件,因此,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总体上偏低。出口单价与世界平均价格相比,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只有0.66,与日本的2.43、德国的1.58和美国的1.42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呈现不断改进趋势,与2002相比,2011年地位指数提高了约43%。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升值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一直为辽宁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逐渐加大,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也面临着较大的考验。采用古典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进口值和出口值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线性方程。测算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进出口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情况。为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良好健康发展,应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对汇率变化的敏感性,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多元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国产化替代进口 光伏行业的大发展引发了市场对晶硅、硅片以及组件生产设备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内涌现出了很多装备制造企业,光伏装备的国产化进程更进一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从总体上讲,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业刚刚起步,处于"国产化替代进口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会对我国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差距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使用关税作为进口贸易额的工具变量,有效控制了进口贸易的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中间产品进口对我国制造业行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剔除了进口贸易额与工资之间的内生性后,中间产品进口贸易显著扩大了相对工资差距;虽然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工资差距大于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但是中间产品进口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的正向影响在非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大。  相似文献   

9.
李薇 《大经贸》2007,(4):62-63
为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日前,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正处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由以资源和初级要素驱动转向技术和知识等高级要素。研发作为获得技术和知识等高级要素以及进行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途径,研发及外溢能否有效改善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体的影响机制如何?本文以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国内研发及外溢和中间产品进口研发外溢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及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当期研发及外溢并不能带来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国内研发及中间产品进口研发外溢的一阶滞后项对当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即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主要来自于国内研发。从影响机制来看,科技机构数量所代表的制造业获得的科技中介服务程度是国内研发及中间产品进口行业内研发外溢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机制,专利申请量所代表的科技创新水平是国内研发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以不同类型企业和不同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基础,研究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增长特征。使用Kaplinsky升级指数和中间品进口相对价来分析不同类型的企业和贸易方式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特征和升级表现。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主要采取了进口替代和战略性贸易相结合的政策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第二,虽然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生产和贸易快速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外商独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是最重要的驱动力。第三,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在经历三个主要的结构性变化,一是各类企业的发展正在变得日益内向,其次是从2005年起装备制造业贸易开始从逆差转向顺差,三是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更加依赖从国内采购中间品。第四,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均是中国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升级的来源,而升级的主要动力是外商独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不能忽视的是,国有企业在升级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中外合资企业的升级现状令人担忧。最后,国内企业和一般贸易是造成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偏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提高,各国都参与到生产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科技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进口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显著促进本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中国在高科技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基础上,除了扩大对生产性服务的进口,还要引入国外先进生产服务的企业,加快高质量制造业发展,不断增强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装备制造业作为国之重器,其高质量发展对建设制造强国、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对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行业发展的均衡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劳动力水平、产业规模、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盈利水平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装备制造业TFP且影响路径存在一定差异。基于上述结论,为提高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应补短板、谋创新、促转型,实现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促进其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热线     
《中国海关》2005,(7):42-43
货物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管理条例》规定,进口属于自由进口的货物,不受限制,但国家为了能及时检测此类货物进出口的实际情况,以利于进行宏观调控,保护民族经济利益,对部分属于自由进口的货物实行自动进口许可管理。  相似文献   

15.
《大经贸》2008,(3):63-63
为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有关政策,财政部2月18日通知说,对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而进口部分关键零部件所缴纳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自2008年3月1日起,将停止相应整机及成套设备的进口免税政策。  相似文献   

16.
《农机市场》2008,(3):16-16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自2008年1月1日(以进口申报时间为准)起,对国内企业为开发、制造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而进口部分关键零部件所缴纳的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所退税款作为国家投资处理,转为国家资本金。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子,得出技术创新水平、资本投入水平、中间品国内生产配套水平等是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产业链中间环节的服务质量;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对装备制造业融资支持;实施国际产能合作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霍杰 《商业时代》2012,(13):45-46
本文使用双寡头模型研究贸易自由化对企业中间产品海外生产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关税税率较高时,直接投资优于国际外包,企业建立子公司自己生产中间产品,然后从事企业内贸易进口中间产品;当关税税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国际外包优于直接投资,企业采取国际外包形式生产中间产品,然后通过企业间贸易进口中间产品。  相似文献   

19.
《江苏商业会计》2005,(6):I0013-I0014
为加强对特定减免税进口货物的管理,规范申请办理进口货物减免税审批手续的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海关减免税备案、审批手续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享受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以下简称进口单位)需要向海关申请办理进口货物减免税手续的,应当按照该项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规定,以及国家对项目管理和对进口货物管理的有关规定,预先在国家或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办妥有关的审批、核准、备案、登记等手续。  相似文献   

20.
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构建全球生产网络,对于发挥其产业功能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对装备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内涵的界定,在分析装备制造业产业特征的基础上,对装备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的构建进行了三维分析,并从由"点"到"链"、由"链"到"网"、由"网"到"网"三个层面对全球生产网络构建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