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有2900多万个,从业人员17000多万,资本金66600亿元人民币,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占了九成多。据全国工商联2005年7月4日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披露,2004年我国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民营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一半以上;各类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我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  相似文献   

2.
构建民营企业激励约束相容的财务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连续保持8%以上的年平均增长率,创造了继德国、巴西、日本经济奇迹之后的又一个世界经济奇迹。中国民营经济是创造中国奇迹的一支非常重要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已占国民经济总量的1/4强,对中国GDP总量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其中一些民营企业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向多元化和规模化经营迈进。但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多元化和规模化经营并没有给所有民营企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跃,相反却成为有些民营企业无法逾越的平台,一些在全国颇具影响的民营企业开始纷纷触礁。据中国科学院编著的《1978-1998中国民营企业调查报告》显示,近20年中创办的民营企业能够存活的只占总数的20%~30%,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到5年。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但同时每年又有10万多家死亡;民营企业有60%在5年内破产,有85%在10年内死亡。为什么我国这么多的民营企业初期发展很好,后期却无法发展,甚至被淘汰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民营企业缺乏激励约束相容的财务治理结构是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总量已超过1000万家,主体是民营企业。这类企业在促进经济、创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几年,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资金匮乏的占到近80%,其中20%资金严重缺乏。本文从财务角度出发试着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提出几点对策,与众商榷。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20多来年,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显示了它的旺盛生命力。中国现已正式加入WTO,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点,我国民营企业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中怎样站稳脚跟,不断地健康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困境 据有关部门估算,目前我国GDP中,约有60%~70%来自非国有经济的贡献,其中民营经济又占主要成份。调查统计,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总数已有3000多万家,就业人…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工商注册的企业约有1000万户,其中国有企业约占2%,大约20万户;民营企业约占98%;另外还有个体工商户2800万。民营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达到60%。全国职工在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约占75%,民营企业为保持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解决下岗分流和再就业问题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我们也应看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是沿海民营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2005年年底,全省拥有各类民营中小企业30.41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6%;资产总额3568381亿元,占企业总资产的82.6%;从业人员113071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82.7%.2005年,民营企业(非公经济)创造的经济增加值对浙江省GDP的贡献率已由47.1%提高到65%,民营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正在中国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没有一个国家的民营经济在20年内取得像中国民营企业这样的成绩。1980年来,中国民营经济产值和就业人数以每年71%和41%的速度增长。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户数的99%以上,其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和就业人口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40%和75%。然而小型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为三年,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而民营企业是这个奇迹的重要引擎之一。有关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50%。尽管民营企业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但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存活率很低,据统计,我国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85%的民营企业在10年内死亡,多数民营企业初期发展良好,后期却倍受制约甚至夭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有效的财务治理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被誉为民营企业常青树的万向集团为例,通过剖析其财务治理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有关资料统计,到2004年我国民营企业已超过600万家,可以说,民营企业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民营企业的生命力非常脆弱,平均寿命仅为3-5年。据商务部的资料显示,我国内地每年新生15万家家族企业,同时每年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家族企业在5年内破产。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民营企业不断发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民营企业的寿命普遍很短,据调查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3.5年。2005年中国新注册成立15万家民营企业,但同时有10万民营企业倒闭或破产,其中经营10年以上的企业仅有10%,人力资源管理不善是造成民营企业破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甲子兴邦。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企业经历了一个异常曲折的消亡和再生之路,从新民主主义经济下的“利用、限制、改造”到社会主义的单一公有制,再到1978年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再生和大发展,民营企业的命运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密不可分。毋庸置疑,民营企业的发展伴随着我们对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民营企业消亡、再生和今天大发展的历史证明:民营企业是中国实现强盛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本期我们用10年的间隔来梳理中国民营企业60年的历史,意图寻找民营企业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2.
张岩 《河北企业》2009,(12):61-61
2008年.河北省民营经济单位达到190.7万个,其中民营企业15.4万家,民营经济从业人员1450万人.完成营业收入30972.1亿元。上缴税金1019.6亿元,约占全省财政收入的56%。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应当看到,河北省的民营企业在总量、人均指标、企业规模、效益、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上与经济发达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原因是河北省民营企业竞争力较弱。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20多来年,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显示了它的旺盛生命力。中国现已正式加入WTO,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点。我国民营企业现在是什么样的状况?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中怎样站稳脚跟,不断地健康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困境调查统计,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总数已有3000多万家,就业人员达1亿多人,2000年的年产值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最具活力的民营科技企业已有20万家,各项经济指标的年…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绝大部分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比较窄,主要靠民间集资创办,靠自筹资金发展,而来自银行贷款极少,来自国家预算投资更少。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据初步统计,河南省民营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高达67%,其中城镇个体经济自筹高达90%以上,联营经济达55%,股份制经济达54%。由于河南省民营企业多数平均利润水平不高,仅靠利润留成来作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5.
据相关资料表明,近十几年来,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3倍;从业人员增长了近12倍,年均增长27.72%;产值由1989年的42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2141.6亿元,增长了52倍;资产总额为18790.7亿元,税后利润为1068.7亿元;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50.5万/人,同比增长27.2%,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由于民营企业整体规模小,融资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艰难处境。根据国内最新成果表明:中国企业平均寿命7-9年,而中小民营企业只有2.9年。笔者认为中小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忽视了培养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民营企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像广东、浙江等地区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已高达70%以上,也出现了许多明星企业,但很多民营企业犹如昙花一现,存活不了几年。据统计,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但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民营企业的寿命平均只有2.9年,中国民营企业平均每分钟有9家倒闭,能够生存3年以上的不足10%。因此,如何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民营企业当前最紧迫的战略问题。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描述,国内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如刘力钢教授认…  相似文献   

17.
《公司》2001,(8):6-7
一、民营企业同国有企业应该公平竞争 茅于轼(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开发银行在年初委托我们做了一个民营企业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把中国的民营企业定义为个体户加上私营企业,那么现在一共有8200万人就业,国有单位(指国有企业加上政府部门)的就业是8600万人,两者的就业人数几乎是相等的。此外,除了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是民营企业之外,还有许多戴“红帽子”的假集体企业,实际上是私营的,另外还有公司制里面的私有部分,还有外资、合资企业里面都有大量的私营成分。可见,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新的增长点。从民营企业对经济的贡献来看。2003年.我国GDP的55.6%。工业新增值的74.7%.社会销售额的58.9%.税收的46.2%和出口的62.3%都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2004年民营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一半以上;各类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我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各类民营企业的投资比重也超过了40%。这说明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已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中.存在时间超过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经消失,生存期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左右。民营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培养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庆玲 《现代企业》2007,(11):19-2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重要性得到充分体现,现代企业迫切需要具有现代化知识水平与技能的员工,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被摆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我国民营企业的离职率居高不下。留不住人才成了老大难问题,严重制约着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民营中小企业已经超过1000万家,占国民利税收入的比例为44%,占全民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所以民营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民营企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繁荣市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吸纳了大量社会闲散人员和下岗职工,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尤其是我市经济发达的地区,目前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以上,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5%以上。虽然民营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管理上却存在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