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和发电业能源需求推动能源消费增长。在非经合组织国家,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经济体,工业是推动最终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BP2030世界能源展望》是在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年鉴》诞生60周年之际(即2011年1月)首次发布的,这也是BP公司第一次对长期能源发展趋势进行展望。BP公司强调,展望不是在"一如往常"模式下的推断或是建立政策目标模型的尝  相似文献   

2.
《展望2010》没有采用统计分析部分权威发布的基础数据,其能源消费数据与中国实际情况并不相符,高估了中国中长期能源消费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夸大气候变化紧迫性利益倾向明显相比于能源安全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在近几年才成为《展望》关注的焦点。《展望2006》第一次提出"实现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双重目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下滑导致2009年世界石油需求预期下降,但石油开采成本刚性使得油价下跌空间有限,美元贬值预期为国际油价反弹埋下伏笔。伴随着需求减弱和投机力量的此消彼长,2009年国际油价或先探底后反弹,我国战略石油储备起步较晚,应抓住低油价时机,加快储备进度,境外油气资产并购良机显现,中资石油公司应与中资金融机构形成合力,携手迎接国际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东南亚地区的能源需求也在不断上涨。2013年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东南亚能源展望》报告显示,未来20年东南亚地区的能源消费将翻番。到2035年,该地区的能源需求将达到10亿吨石油当量,占全球能源增长的10%。其中,天然气需求将增长77%,从目前的1410亿立方英尺至2500立方英尺;石油需求将从目前的每日440万桶增长至680万桶。东盟主要的能源指标  相似文献   

5.
《时代金融》2014,(6):46-47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东南亚地区的能源需求也在不断上涨。2013年国际能源署发布的《东南亚能源展望》报告显示,未来20年东南亚地区的能源消费将翻番。到2035年,该地区的能源需求将达到10亿吨石油当量,占全球能源增长的10%。其中,天然气需求将增长77%,  相似文献   

6.
《展望》在越来越多的方面被国际能源署所引导,在受到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影响下,做出了诸多不够客观、有失权威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试图在新一轮能源革命到来前占据主动,引领全球能源格局  相似文献   

7.
王海燕 《新疆金融》2006,(11):43-46
一、里海能源现状1.里海能源在世界上的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里海能源已引起世界性的广泛关注,对里海能源储量的评估有多种说法,差距很大。俄罗斯认为里海石油储量不应少于150—200亿吨。美国能源部估算,里海的石油储量在290亿桶—2000亿桶(40亿吨—272亿吨)之间,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8%。英国《世界能源统计评论》估计里海石油的最终可开采储量为160亿桶,英国石油工业界公认的该地区石油最终可开采储量(包括尚未发现的)为250—350亿桶;英国认为,与里海有可比性的是英国的北海,而不是沙特;里海石油储量仅占世界总储量的3%,而不是美国国务院所说的16%。日本估计里海地区石油储量为6000亿桶,里海石  相似文献   

8.
于敬波 《中国外资》2013,(2):220-221
<正>2012年11月份瑞士银行公布了目前世界石油储量前十的最新国家排名。在此份名单中,按2010年统计结果居第一位的是沙特阿拉伯。沙特石油剩余可开采量362亿吨,占世界的26%,天然气可剩余开采6.7万亿立方米,其石油出口占国家出口总额的95%,国家收入的75%和GDP的45%。石油经济使该国始终保持较为繁荣的景象。中资石油工程服务企业(以下简称"中资企业")从20世  相似文献   

9.
对世界能源市场起到了不同引导作用的各类"展望"在涉及和论述有关中国内容时,往往因为不能全面了解、理解我国能源经济现状而得出不准确、不客观的结论。为此,我国作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必须编写和发布自己相对权威的"能源展望"  相似文献   

10.
需求强劲是"罪魁祸首" 市场人士认为,以美国为主的国家对世界市场石油需求强劲和供应相对短缺是油价高企的主要原因.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其石油消费量占全球的25%,进口量占全球的27%.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微弱复苏,在经历了2009年的供需降低后,2010年世界石油供需全面回升,尽管石油需求回升幅度低于供给回升幅度,石油库存仍维持高位,但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一度导致美元指数走低,国际油价震荡上行,创下了年内新高。世界炼油能力年内波动较大,10月炼油能力降至年内最低点,但随后有所恢  相似文献   

12.
展望提出,及至2030年全球能源贸易将持续增长,然而由于生产和消费在地域分布上的错位,不同地区能源的能源供应安全水平差别显著——亚洲和欧洲的进口依存度将上升,而美国的进口依存度会下降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是能源需求不确定的主要决定因素。为了评估不同经济增长水平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展望分析了基准情景、高经济增长和低经济增长3个情景。高经  相似文献   

13.
《新疆金融》2007,(5):I0001-I0001
能源供给完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保证能源供应的安全是国家发展社会经济首先要解决的战略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的能源消费大国,近六成的进口石油来自中东和非洲,经过波斯湾霍尔本兹海峡、马六甲海峡等全球极其敏感地带运输到中国的石油,已分别占我国进口石油总量的60%和80%以上。石油供应来源单一以及主要通过海路运输,使我国能源安全面临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4.
李辉 《上海金融》2007,(4):13-15
最近二十多年以来,世界石油金融市场蓬勃发展,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石油期货市场中来,使国际石油市场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石油价格的金融化趋势越来越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应该发展本国的石油金融市场,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争取石油定价权,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投资》:近几年来,国际石油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行。请您谈一下我国发展替代能源的战略意义。吴吟: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需求还将持续增长。2006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47%。石油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着眼于长远发展,发展替代能源是  相似文献   

16.
资源诅咒     
2011年2月,利比亚政局剧烈动荡把这个地处中南海南岸的北非小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虽然地处沙漠地区,利比亚却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出口石油,迄今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之一。利比亚的石油收入占国家出口  相似文献   

17.
石油需求:增长迅速 石油需求主要由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变化,替代能源的发展和节能技术的应用决定,并与全球石油消费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正相关.而反过来,异常高的油价势必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又会影响石油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石油以其运输方便、能量密度高,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运输驱动能源,约占运输能源比重的90%。加上其在化工领域的用途,可以说石油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但是,石油的生成最少需要200万年,现今发现的油藏中最久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能源需求也最大的国家。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示,中国的能源需求,与其经济增速一样,正在逐渐放缓。  相似文献   

20.
封面秀     
《中国外汇》2013,(16):13-13
《经济学人》:过时的能源 2005年以来,石油的需求一直就在下降,而页岩气技术的发展、汽车技术的进步也抑制了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如果石油需求不再快速上升将产生重大影响:环境可能得到改善、国际公司排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