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20,(5):33-35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近期撰文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新概括。 相似文献
2.
3.
<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创新,世界经济正加速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数字经济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唐山交通又一个黄金发展机遇期。今后五年,我市交通将充分依托区位优势和港口发展,全面提高区域公路交通网络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构建促进经济发展的公路网络和运输服务两大平台,努力实现高效交通、廉政交通、法制交通三大目标,推动唐山交通事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为早日实现唐山交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6.
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确定了天津新阶段"三步走"战略目标,提出了大力发展海河经济、海洋经济、优势产业、区县经济、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五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8.
信用与法律是维持市场秩序的两个基本手段,相互之间具有替代性和互补性。市场的运作是建立在制度与非制度的紧密配合中的。历史发展证明,凡是市场经济发达的社会都是法治昌明和信用卓著的社会。信用与法治的协调发展是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的条件和前提。 相似文献
9.
10.
十六大报告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这既是对我们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类在20世纪末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从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出发,要完成这一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已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20,(11):48-50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来斌近期撰文认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确保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2.
13.
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核心的内容和重要的基础.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必须不断地提高其自身素质,以便能创造性地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需要,为农村建设持续进行并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轨道,快速、有效地推进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异常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桂林市委、市政府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深入实施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发展战略中,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入手,狠抓档案收集、保管等环节管理,夯实了基础工作,有效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公司档案工作部署,夯实管理基础,突出主体管理,创新工作思路,加快信息建设,拓展服务渠道,为企业增储建产和生产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Richard Beriley 《海外经济评论》2009,(40):38-40
【摩根士丹利9月16日】虽然美国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但各方对“双底”衰退的担忧仍然挥之不去。这种担忧不足为奇,因为经济复苏很少一帆风顺,目前美国经济依然脆弱,难以承受冲击;而且,几乎可以肯定,刺激汽车和住房需求的暂时性措施失效后,二者的销售将出现“补偿性”回落。如果我们判断正确,按年率折算的实际经济增长率果真由3季度的4%降至4季度的1.5%,那么关于二次见底风险的争论势必会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7.
18.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7月24日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可以说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户籍制度改革,其目的是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合理引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最重要的是破除了长期以来的二元户籍制度,实 相似文献
19.
20.